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东交大工作回忆:足迹与发展

华东交大工作回忆:足迹与发展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1977年到华东交大工民建专业学习,1980年1月毕业留校工作,直至退休一直都在华东交大土建学院。这里目前是华东交通大学筹建处,道路南北共占地3000亩。校舍建好后上海铁道学院整体搬迁过来,改名为华东交通大学。在上海期间我们听说了上海铁道学院不再搬迁,华东交通大学在南昌继续办学。1980年1月我作为华东交通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留校,从上海铁道学院回南昌报到。专业增多,学生增加,而教师减少,显然教职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华东交大工作回忆:足迹与发展

我1977年到华东交大工民建专业学习,1980年1月毕业留校工作,直至退休一直都在华东交大土建学院学校即将迎来五十周年华诞的大喜日子,我就以土建学院的发展为主线,回顾自己所经历的学校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1977年春我到华东交大上大学,按报到通知书的指引,我乘坐从八一桥头到603厂的公交车,大概在现在江西理工大学门口附近下车,问了同车几个人才知,向西走一段路前面有一个竹门楼那里大概就是。挑着行李上坡下坡走了十几分钟,到如今学校西门附近,终于看到一个竹门楼。沿着碎石子路穿过竹门楼,心里顿时有一种无法相信的感觉。几栋红砖平房、一个篮球场、一个竹棚子车库和一个食堂,这就是大学?然而这里确实就是我们在此度过一个学期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对学校状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里目前是华东交通大学筹建处,道路南北共占地3000亩。校舍建好后上海铁道学院整体搬迁过来,改名为华东交通大学。1975年、1976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后由于唐山地震,建设学校的主要队伍被拉到唐山去抗震救灾了。我们到校时学校建设的现状是:1—5号教学楼基础完成,学校医院南边那一栋建筑结构已经建好,现学生一食堂对面的学生宿舍建到三层。此时工地上只有少量的施工人员,工程进度异常缓慢。1977年9月由于教学条件的问题,我们搬到上海铁道学院学习。在上海期间我们听说了上海铁道学院不再搬迁,华东交通大学在南昌继续办学。工民建专业是应江西省要求办的,所以划归华东交大。我们快毕业时,顶着寒风从上海铁道学院到南京路王开照相馆照毕业照。到照相馆时带班老师告知,学校的领导要从南昌到上海来与我们合影,照相需要延后,时间另行通知。第二次通知照相时,由于时间仓促,班上两位女生未能赶上。

1980年1月我作为华东交通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留校,从上海铁道学院回南昌报到。此时79级工民建本科生已进校,他们的教学、住宿以及学校图书馆占用1号教学楼。2号教学楼是整个学校所有单位的办公场所。材料力学试验室(现学校南区网球场位置)刚建好,仪器设备都还没有进入。校医院1号楼和一食堂对面的学生宿舍没有门窗,也没有粉刷,仍然是建厂局施工人员居住。学校最先建成的两栋家属宿舍刚分配,一些教工正忙于搬家。教工单身宿舍(现研究生院楼)即将完工。报到后有幸参加了全校期末大会,会议地点就在材料力学试验大厅,全部到会人员也就百把人,坐在长条凳上听校领导讲话。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校边建校边办学,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大批教职工的引入,特别是1982年之后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分配到校,学校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建工系1979年工民建本科专业招生,1983年又增加了给排水专业,到20世纪80年代末,建工系在校本、专科生已达500~600人,教职工更是号称“一百零八将”,全系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已近30人。到1987年,系里对教师系列就开始停进本科生,明确要求今后引入教师必须有研究生学历。20世纪80年代进入建工系的年轻教师一律要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过教学关。当时年轻教师上讲台前至少要辅导一遍课,而且助课前要将教材上的习题全部做完。如果是协助老教师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在指导前必须按指导书要求独立做一遍。独立开课前一律要进行试讲,我清楚地记得一位讲结构力学的老师先后试讲三次才获得通过。在这样的过程中,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很快,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得以传承下去。在过教学关的同时,系里也大力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并且开始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1987年建工系举行了第一次教学科研论文报告会,到1988年举行论文报告会时,年轻教师的论文报告已占所有论文报告的一半以上。

从建工系的发展进而推广到学校,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尽管处于边建校边办学的时期,学校各方面条件仍较艰苦,但这是华东交通大学蓬勃发展的年代。

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拉大,“孔雀东南飞” 成了全国各地人才的流向趋势。20世纪80年代进入学校的青年教师开始大量调离,建工系明显感到教师不足,在想方设法调入人员的同时,到1994年左右又不得不开始实行本科生留校和引进本科生以充实教师队伍。1996年当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完成后,20世纪80年代调入学校的老教师大批退休,建工系更是人员紧缺,1998或1999年土木系教职工名单总人数仅有96人,而全系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有十几人。记得在1998年左右,陆龙文老师在结构教研室黑板上写下曾在教研室工作已退休或调走人员名单,超20人。而此时,整个结构教研室人员仅有10人左右,这其中多数还是20世纪90年代留校和引进的本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教研室乃至扩大到建工系,甚至学校,是重新再建也不夸张。1997年一个96届工民建毕业生回校办事,我们聊天说到学校老师收入,他听后说,老师你还没有我收入高。杨福运老师2000年后有一次晒工资条,1999年他加上国务院津贴100元,月收入未超过1000元。工资收入不高,是留不住教师的原因之一。(www.xing528.com)

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是土木系专业发展最快的年代,且从本科生培养进阶到研究生培养。1995年土木系第一个硕士点——“结构工程”获批。1994年建筑学,1995年铁道工程,1996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管理工程,1997年桥梁工程等专业先后招生,同时为2000年艺术设计、2001年交通工程专业招生做了准备。这些专业的开办为2000年后土建学院扩大招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比20世纪90年代末的教工人数,可以想见这些专业开办时人员的紧张程度,不少新专业开办时,学习该专业的科班教师均只有1~2人,其他教师就只能在土木系现有人员中调配。专业增多,学生增加,而教师减少,显然教职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20世纪80年代青年教师教学培养的做法已难以实行,到20世纪90年代末多数青年老师进校后基本不再辅导助课就直接上讲台开课了。由于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整体下滑,全系的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得非常有限。2000年我具体负责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的申报材料,按当时本校人员队伍力量和科研成果,填不出申报表要求的两个研究方向,也无法用高水平的项目填满那几个代表性成果页和凑齐30篇高水平文章。不得已只能通过特聘外校教授,并借助他们的材料来补齐申报表中不足的内容。2002年我再次负责工程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的材料组织工作,在科研处翻遍全校各院系的相关成果,勉强凑出两个研究方向,但六项高水平成果和30篇水平相对较高的文章根本凑不齐,最后申报结果可想而知。那一年土建学院申报三个二级点,仅有岩土工程硕士点获批。在我的记忆中,全校当年还没有达到这个比例(3∶1)。也就在这一年,推动我校科研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出台了。

从土建学院看全校,20世纪90年代华东交通大学困难重重,人心浮动,是一个艰难前行的年代。

2002年下半年,学校计划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整个方案需要在校教代会上讨论并通过。然而由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骨干教师的离开,当时的在校教师对这一改革方案配套的教师科研考核指标(在今天看来是很低的)感到压力很大。为了保证“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校教代会上顺利通过,校领导分别下到各联系学院代表团做工作。徐健副校长参加我们土建学院代表团讨论,他对学校出台该方案做了许多解释。他当时讲的大意是:学校目前科研水平亟待提高,这个并不很高的考核标准可以推动教师去投入科研。2003年1月3日,学校正式推出《华东交通大学岗位设置方案及相关政策》(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是我校第一次对教师开始按照绩效考核分配,对教师积极投入科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我个人的认识而言,《方案》是我校从以教学为主的学校,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型的一个关键文件,而《方案》的讨论过程,是使全体教师思想认识发生转变的过程,《方案》的推出是华东交通大学办学过程的一次重大改革。

(作者: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原书记 教授 徐海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