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物运输组织实验教程:危险货物特性实验

货物运输组织实验教程:危险货物特性实验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货物运输过程,根据危险货物特性,确定几类典型危险货物在装卸、配装和包装等作业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本实验分别选取具有氧化、易燃、毒害和腐蚀特性的危险货物典型代表进行实验。

货物运输组织实验教程:危险货物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典型危险货物特性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熟悉它们的危险特性,了解一种危险发生的同时,伴随有其他性质的危险过程。

(2)结合货物运输过程,根据危险货物特性,确定几类典型危险货物在装卸、配装和包装等作业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

2.实验原理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本实验分别选取具有氧化、易燃、毒害和腐蚀特性的危险货物典型代表进行实验。各类物质特性及与运输、包装、储存相关的内容如下。

1)氧化性物质

本类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受热、震动、摩擦、遇酸或水会分解放出氧和热量,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具有助燃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包装:氧化性物质的包装和衬垫材料应与所装物性质不相抵触。封口要严实,包装要防潮,内外包装不得沾有杂质。

装卸与搬运:① 装车前,车内应打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残留有酸类和粉状可燃物;② 卸车前,应先通风后作业;③ 装卸搬运中不能摔碰、拖拉、翻滚、摩擦和剧烈震动;④ 搬运工具上不得残留或沾有杂质;⑤ 托盘和手推车尽量专用,装卸机具应有防止发生火花的防护装置。

存放与保管: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场所,防止日晒、受潮,远离酸类和可燃物,特别要远离硫磺硝化棉、金属粉等还原性物质。

2)易燃性固体物质

本类物质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害烟雾有毒气体,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此类物质分为一级和二级易燃固体。

包装:按危险程度分为Ⅰ、Ⅱ、Ⅲ类包装。盛装有遇空气或潮气会引起反应的物质时,其容器须气密封口。

装卸与搬运:作业时不得摔碰、撞击、拖拉和翻滚,防止容器破损。装卸搬运机具,应有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

存放与保管:本类物质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场所,防止日晒,隔绝热源与火种,与酸类、氧化剂必须隔离存放。

3)毒害性物质

本类物质指进入人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会与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物质和物品。

包装:对易挥发的液态物质容器应气密封口,其他的应液密封口,固态应严密封口。

装卸与搬运:装卸车前应先通风;装卸搬运时严禁肩扛、背负,要轻拿轻放,不得撞击、摔碰、翻滚,防止包装破损,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防皮肤破损处接触毒物,作业完毕及时清洁身体后方可进食和吸烟。

存放与保管: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内,不得露天存放。与酸类应隔离存放,严禁与食品同库存放。

4)腐蚀性物质

本类物质指与完好皮肤组织接触不超过4 h,在14 d的观察期间发现引起皮肤全厚度损毁;或在55 °C条件下,对20号钢或无覆盖层的铝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 mm/a的物质。按其性质不同,分为酸性、碱性和其他腐蚀性物质。

包装:腐蚀性物质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Ⅰ、Ⅱ、Ⅲ类包装。各类包装应选择耐腐蚀的包装物或容器,按所装物质的性质、状态采用气密封口、液密封口或严密封口,防止泄漏、潮解或撒漏。

装卸与搬运:作业前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品,对易散发有毒蒸气或烟雾的腐蚀性物质,必须通风作业,并使用防毒面具。货物堆码必须平稳牢固,严禁肩扛、背负、撞击、拖拉、翻滚。装车前卸车后必须清扫车辆,不得留有稻草、木屑、煤炭、油蜡、纸屑、碎布等可燃物。

存放与保管:应存放在清洁、通风、阴凉、干燥场所,防止日晒、雨淋。堆码整齐稳固,不得与可燃物、氧化剂等混存。

3.实验设备及用品

(1)蒸发皿酒精灯试管、火柴、玻璃棒、烧杯、量筒、pH试纸、不锈钢药勺。

(2)过氧化钠、溴酸钾、苦味酸(含水≥30%)硫粉、氯酸钾、浓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铁钉、铝片、纤维素丝。

4.实验步骤(www.xing528.com)

1)氧化性

(1)取约0.5 g过氧化钠于一干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注意管口不能对着人),在酒精灯上加热,将刚熄灭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另取约0.5 g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约3 mL的水,再用刚熄灭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从理论层面解释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对过氧化钠的运输和包装有什么要求?

(2)在通风橱中,取溴酸钾和纤维素丝各约0.5 g于蒸发皿中混合均匀,用明火点着,观察氧化剂的助燃性。

通过观察以上实验现象,说明在配装运输和储存含有氧化剂的物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2)易燃性

(1)在通风橱中,取约0.2 g硫粉于不锈钢药勺中,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二级易燃固体的燃烧现象。

(2)在通风橱中,取约0.2 g苦味酸(含水≥30%)于不锈钢药勺中,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一级易燃固体的燃烧现象。

比较二者燃烧的剧烈程度,并分析易燃固体在运输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毒害性

在通风橱中,往一支试管中加入约0.5 g氯酸钾固体,再加入约1 mL浓盐酸,观察氯气的放出。用手扇取,闻氯气的气味,然后在试管背面放一张白纸,观察氯气的颜色。

描述氯气颜色和对呼吸道的作用,说明毒性气体的危害特性。

4)腐蚀性

(1)往试管中加入2 mL的稀硫酸,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测定pH值,然后放入一颗铁钉观察硫酸对金属铁的腐蚀作用。

(2)往试管中加入约0.5 g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感受放热现象,并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测定pH值,然后放入铝片观察氢氧化钠对金属铝的腐蚀作用。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在运输和包装腐蚀性货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5.实验报告要求

(1)熟悉和了解危险货物理化性质实验的作用和实验步骤。

(2)记录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做出解释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6.实验注意事项

(1)未经许可不准随便动用仪器和设备。

(2)禁止用口尝任何物品。

(3)禁止将试样带出实验室。

(4)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且要随时注意设备动向以保证人身安全。

(5)爱护实验室设备。

7.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货物理化性质检测?

(2)实验结果对危险货运输组织过程有何参考价值?

(3)危险货物共分几大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