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雕塑本体性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雕塑本体性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以美国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威廉·塔卡的《雕塑的语言》中的雕塑观为基准,来研究现代雕塑语言的本体性,且将这种“本体性”规定为“作为‘自定的物’”。据此,本书在这部分的研究中对塔卡雕塑观中“物性凸显”这一观念进行相应的层次分析。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为:引用论证法、描述性研究法以及文献综述法。引用论证法和文献综述法比较常见,大多数论著都以这两种方法为主,但是描述性研究法却是本书独有的。

雕塑本体性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本书以美国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威廉·塔卡的《雕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中的雕塑观为基准,来研究现代雕塑语言的本体性,且将这种“本体性”规定为“作为‘自定的物’”。作为“自定的物”的雕塑不再以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如再现、表现、题材、观念等——来评判自身,它自有一套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就是“物”。为了更加清楚地展开研究主题,本书开篇首先对雕塑本体语言研究的理论语境进行了清楚的阐述。也就是说,雕塑发展到现代(或后现代)为什么会回到本体语言的探索这一大的创作方向和发展趋势?它背后的逻辑根据是什么?什么是艺术上的“物性凸显”(或“物感”)?物感又有哪些面向?

在此基础上展开本书的第二部分,也是核心——威廉·塔卡《雕塑的语言》的雕塑观研究。简要介绍塔卡其人及其大致的雕塑观方向,然后对艺术上的“物感面向”进行分析,最后对其雕塑理论在“物性凸显”方面的表述进行层次划分。《雕塑的语言》全书分为八章,前五章以传记的形式记述了五个现代雕塑家的雕塑创作、雕塑作品以及他们的作品在“物性凸显”上的突进方式,后三章则是专章阐述雕塑作为“物自体”的独特性,分为《物》《布朗库西在特尔古日乌(剧场性)》以及《重力》三部分。据此,本书在这部分的研究中对塔卡雕塑观中“物性凸显”这一观念进行相应的层次分析。

通过对塔卡《雕塑的语言》这本书中雕塑观的研究,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视野,一个观看、评价、理解现代雕塑的全新视角,一套不从主观、客观,再现、表现,内容、形式,意识形态、社会批判,而从雕塑作品作为最原初的物质、它的形与空间、它的材料、它的体量感的视角来进行阐述与分析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威廉·塔卡雕塑观的研究不仅对现代雕塑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雕塑创作和雕塑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引作用。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为:引用论证法、描述性研究法以及文献综述法。引用论证法和文献综述法比较常见,大多数论著都以这两种方法为主,但是描述性研究法却是本书独有的。原因在于,笔者所看的《雕塑的语言》为塔卡的英文原著,因此在研究之初对它有一个翻译整理的过程,以便对其有一个确切的把握,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对于塔卡的论述不可能一一引用,因此在这里插入描述性研究法,以便展开论题。

【注释】

[1]本刊:观念是怎样炼成的——隋建国访谈,载《画刊》2012年04期,第31页。

[2]高明潞:《返回工艺,返回物质:展望的“观念雕塑”(节选)》,《中国美术馆》2010年第09期。

[3]林元亨、吴燕子:《朱成的时间残片》,《西部广播电视》2008年第04期,第67页。

[4]高明潞:《咏物——焦兴涛转述“物”的方式》,《中国艺术》2012年第01期,第54页。

[5]C.Greenberg,“Modernist Painting”,in C.Harrison & P.Wood (eds),Art in Theory 1 900-1990: A n A nthology of C hanging I dea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Itd.,1992,p.756.(www.xing528.com)

[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7]尚晓风:《央美雕塑论坛系列讲座之一——尚晓风〈泥塑心法〉》,尚晓风雕塑作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771b370100qgb1.html,访问日期:2019年10月16日。

[8]吴兴明:《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文艺研究》2014年第1期,第12页。

[9]同上。

[10]Alison Sleeman: William T ucker: The L anguage of sc ulptor,16 February 1995.Source: Henry Moore Institute Online Papers and Proceedings.www.Henry-moore.org/hmi

[11]尚晓风:《央美雕塑谈论系列讲座之一——尚晓风〈泥塑心法〉》,尚晓风雕塑作品的博客,2011年4月1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771b370100 qgb1.html。

[12]尚晓风:《雕塑基础教学浅谈》,《艺术教育论坛》2005年第02期,第30页。

[13]尚晓风:《央美雕塑论坛系列讲座之一——尚晓风〈泥塑心法〉》,尚晓风雕塑作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771b370100qgb1.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