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十八节洋务运动:清政府自强求富的革新运动

第十八节洋务运动:清政府自强求富的革新运动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八节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的一些思想开放的官僚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文教以及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奕讠斤和文祥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为适应洋务运动规模日益扩大的需求,清政府派遣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就这样,全国掀起了开办洋务运动的高潮。但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触及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十八节洋务运动:清政府自强求富的革新运动

第十八节 洋务运动

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的一些思想开放的官僚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文教以及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

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的国门再次被打开。清政府在中央设立总理衙门,以适应列强对华外交的需要。奕讠斤和文祥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后来,清政府又设立了南、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南北各通商口岸的商务和处理各种对外事务洋务派地方大臣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

江南制造总局造炮厂洋务运动开始时,以“自强”活动为中心,在天津上海、广州、福州、武昌等地聘用外国教官、购买枪炮、训练洋枪队。同时,洋务派官僚在各地创办兵工厂,制造枪炮和船舰。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的军械所。后来,他还在苏州设立了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创立江南制造总局,专门制造枪炮和轮船。同年,李鸿章又把苏州的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充为金陵制造局。70年代后,西安、兰州、福州、广州、北京等地都相继设立了中小型军火厂。兵工厂的设立,对改造清军的军事装备,促进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www.xing528.com)

为适应洋务运动规模日益扩大的需求,清政府派遣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同时,洋务派还开办学校,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1875年,清政府又派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筹建北洋、南洋海军

在建立大批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出现了资金短缺、材料、燃料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这时候,洋务派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的工矿业和运输业。就这样,全国掀起了开办洋务运动的高潮。

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中国在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了具体地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进程,打破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封闭的格局。但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触及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