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公路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我国公路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路是主要以汽车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这两件事把公路的发展推向了现代公路的新阶段。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5万公里,里程规模居世界第一。2)普通国道我国普通国道网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26.5万公里。

我国公路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是主要以汽车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公路工程则是以公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

1886年,德国的Karl Benz和Gottlieb Dai mler在同一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他俩成为公认的现代汽车发明者。从1886年汽车出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公路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汽车数量不多,多数公路由原来的马车道改造而成。

1920—1945年是公路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公路运输开始普及,公路的修建标准逐步成型,欧美各国已初步形成了国家的公路干线网,畜力车相继被淘汰。在这一阶段,公路发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高速公路的出现;二是一门新型的学科——交通工程的产生。这两件事把公路的发展推向了现代公路的新阶段。

1945年至今是公路的飞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公路的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公路运输进入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的公路网体系(包括高速公路网骨架)已基本建成。

20世纪初汽车进入我国,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公路建设缓慢,到1949年全国通行的公路约8.07万公里,且大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速度很快,相应的建造技术也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来,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底的88万公里猛增到2017年末的477.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5万公里,里程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公路建设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增加公路的建设里程及提高建设标准。

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公路的投资建设力度并编制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国家公路网总规模达到40.1万公里,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干线公路网络,实现首都辐射省会、省际多路连通,地市高速通达、县县国道覆盖。1000公里以内的省会之间可当日到达,东中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往返、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可当日到达;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内外交通联系紧密,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网格局;有效连接国家陆路门户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形成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与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联系更加便捷。

1)高速公路(www.xing528.com)

我国高速公路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约11.8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按照“实现有效连接、提升通道能力、强化区际联系、优化路网衔接”的思路,补充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保持原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体框架基本不变,补充连接新增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地级行政中心、重要港口和重要国际运输通道;在运输繁忙的通道上布设平行路线,增设区际、省际通道和重要城际通道;适当增加有效提高路网运输效率的联络线。

2)普通国道

我国普通国道网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26.5万公里。按照“主体保留、局部优化,扩大覆盖、完善网络”的思路,调整拓展普通国道网:保留原国道网的主体,优化路线走向,恢复被高速公路占用的普通国道路段;补充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边境口岸;增加可有效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部分路线;增设沿边沿海路线,维持普通国道网相对独立

3)农村公路

除少数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外,全部实现通硬化路,新增3.3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改造约25万公里窄路基或窄路面路段,对约65万公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增设安全防护设施,改造约3.6万座农村公路危桥,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的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13.5万公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