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往事:骆宾基的珲春记忆

吉林往事:骆宾基的珲春记忆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骆宾基原名张璞君,1917年生于吉林省珲春县。这性烈好强的新娘便是骆宾基的母亲金氏。骆宾基开始记事儿时,父亲已经破产,只能靠变卖存货和铺面勉强维生。年幼的骆宾基性格敏感内向,他常常带上心爱的俄罗斯纯种猎狗奔跑在珲春寒冬冰封的河谷或是夏日旷野的青纱帐里。广袤、雄浑而又生机勃勃的黑土地,绵延在骆宾基的精神底部,成为他后来文学创作的内在背景。13岁那年,骆宾基插班县立高小读书。

吉林往事:骆宾基的珲春记忆

骆宾基原名张璞君,1917年生于吉林省珲春县(今吉林省珲春市)。他的一生植根于这片热土,创作出大量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东北边陲小城珲春的美丽和神秘。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思念与理解,充满了对日寇铁蹄下艰难度日的父老乡亲的牵挂与同情。他的文学激情和他对珲春以及珲春人的热情,让所有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为之动容。

父亲青山是山东省农村一个贫苦农民。光绪年间,20岁的张青山应招到“关外”筑中东铁路,后来就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做生意。先是在珲春走乡串村贩潍县绸,接着开了一家茶铺,渐渐地成了一个小有资产的商人。年近40岁时娶了外村一个俊俏而又精明的农家女做“二房”。迎亲那天,新娘子下了喜轿,一眼瞥见人丛中有个髻上插着“福”字的主妇模样的人,猛地悟到自己是被骗“做小”了,顿时气迷心窍,晕了过去……这性烈好强的新娘便是骆宾基的母亲金氏。

骆宾基开始记事儿时,父亲已经破产,只能靠变卖存货和铺面勉强维生。母亲终年为人做针线活儿,一心想攒上一笔“私房钱”,日后好供儿子上学。年幼的骆宾基性格敏感内向,他常常带上心爱的俄罗斯纯种猎狗奔跑在珲春寒冬冰封的河谷或是夏日旷野的青纱帐里。广袤、雄浑而又生机勃勃的黑土地,绵延在骆宾基的精神底部,成为他后来文学创作的内在背景。(www.xing528.com)

13岁那年,骆宾基插班县立高小读书。从这时起,他知道了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信任,什么是“五四”“五卅”,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和“宁汉分家”。第二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当老师为同学们讲了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后,教室内一片沉寂。骆宾基抑制不住内心愤怒:“从此真要做亡国奴了吗?不,不能这样!”年幼的他开始为祖国的命运而忧虑。

1933年,带着家中唯一的毛毯和母亲给的一笔费用,骆宾基转去北平读书。因错过了报名时间,大约有一年半光景,他住在沙滩附近的一所公寓里,每天去“北大”或中国大学旁听,去北平图书馆看书。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狄更斯作家所写的童年回忆以及契诃夫小说具有浓厚兴趣,是这些作品诱发了他的写作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