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恪守古训国事优先-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恪守古训国事优先-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嘉庚勉励厦大师生顾全大局,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陈嘉庚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个人生活非常俭朴。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华侨史上空前杰出的领袖人物,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0年3月31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2963号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以纪念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特别贡献。

恪守古训国事优先-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1949年新中国诞生,陈嘉庚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从此,他报效国家的责任更重,积极性更高了。他把自己在新加坡的产业变为现款,加上筹款,共汇回1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扩建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他对国家大政和家乡建设提出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如鹰厦铁路和杏集海堤建设方案最为人们熟知。

陈嘉庚回国,不是为了养老,不是为了安度晚年,既不拾弄花草,也不饲猫养狗,更不吃喝玩乐,而是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集美学村和厦大的扩建、发展事业中去。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处于大变革之中,百废待兴,困难不少,国家财力有限,能投入高校的资金不多。陈嘉庚勉励厦大师生顾全大局,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自1950年10月起,在厦大扩建工程5年多的岁月中,从筹措经费、校舍设计到备料施工,他都全面筹划,事必躬亲,精打细算,一丝不苟。

陈嘉庚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个人生活非常俭朴。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例如,1950年回集美定居时,他亲自主持集美学村的校舍和村宅民房的修建工作,上百幢大楼拔地而起,却舍不得花半分钱重修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坏的自家旧居。他的居室陈设十分简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这位昔日鼎鼎大名的“橡胶大王”,晚年过的竟是如此清贫的生活:穿的是缝缝补补的旧衣服,用的是打了许多补丁的破蚊帐,自定伙食标准每日不超过五角。如有客人来访,每人每餐增加五角招待费而已。即使是接待贵客,也从不讲排场,从不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宴请,而是以诚待客。有一次,陈嘉庚请香港《大公报》社社长费彝民吃午饭,由陈老好友黄长水、庄明理二人陪同。席间仅米粉一盘,外加花生、皮蛋等四碟小菜,主食则是地瓜粥。黄长水怕费社长误会,特地告诉他:陈老一生就是以地瓜粥为主食,四碟小菜是为招待贵宾而设,已是额外的享受了。

陈嘉庚对子女严格要求是出了名的,他给子女留下最大的遗产是靠自己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他常对后辈们说:“你们青年人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单纯看重钱。我的钱是学校的钱,是国家的财富,我的钱不能留给子孙后代。”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临终前还把遗产3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国家给予陈嘉庚以国葬的哀荣,首都各界举行公祭仪式,主祭人周恩来,陪祭人有朱德陈毅谭震林习仲勋等13人,廖承志致悼词。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安葬于集美鳌园。(www.xing528.com)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华侨史上空前杰出的领袖人物,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把一生献给开启民智、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事业,献给民族空前危难、奋起图存的救亡大业,成为华侨的一代领袖和楷模。他倾资办学、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1990年3月31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2963号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以纪念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特别贡献。

嘉庚精神,永放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