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水市场比较对我国的启示-跨世纪节水行动成果汇编

国外水市场比较对我国的启示-跨世纪节水行动成果汇编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水权市场,促进水权的再次分配与转让,是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的重要表现。法制是保障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政策实施及效果产生的制度基础。市场要素发育成熟的国家均十分重视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更为突出。

国外水市场比较对我国的启示-跨世纪节水行动成果汇编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较早,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也较早,水市场已成为其分配水资源的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各国水资源的自然赋存数量以及国情各异,各国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的具体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比较研究国外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的共性与差异,对我们吸取他国有益的经验,寻求我国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模式、体制与政策,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1 国外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共性

国外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共性起源于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属性——满足人类生活生存需要,水是构成生命的元素,是人类发展的基础。通过以下分析表明,各国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特征。

(1)注重完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规章是各国促进水资源有序和最优配置的根本保障和重要前提。在涉及稀缺性水资源的配置上,各国都把加强立法、完善法制、严格执行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有力地维护和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涉及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法律规章均达10部以上。

(2)配置的原则和目标相同。各国均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水资源市场配置的根本目的,并着力维护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其主要措施是加强水资源权属管理,并通过收取水费和水污染排放费来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优先顺序划分为不同的用水类别,如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并以此确定供水的优先次序,体现了民生第一的基本思想。

(3)重视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应是一切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水资源的配置也不例外。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重视把培育水资源市场、让水权有序地转让放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水权市场,促进水权的再次分配与转让,是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的重要表现。同时,各国在制定水价时,都把市场供求关系作为水价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水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整水价,是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根本要求。各国也注重通过培育供水公司等市场主体来配置水资源。

(4)注重政府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还必须依靠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这从国外的实践中便可得到证实。美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均把政府看作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不可缺少的调控主体,并通过建立一系列政府水资源管理与调控机构,实施有效的水权、水价管理和水利产业政策以及财政货币政策来协调水资源的有序配置和最优利用,从而使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得到有机耦合,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在于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都十分重视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并把污水处理和排放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将排污费作为水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用水户的负外部效应内在化,保护了水生态环境,促进了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

(6)水价的基本构成相同。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都把水价建立在回收成本原则基础之上,基本构成部分包括水资源费、排污费、供水公司的成本及适当的利润,并且不同的用水类型实行不同的水价并进行分类管理。水价制定均充分考虑用户的承受能力、水资源的丰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供水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价的调整大都通过民主协商制度(如价格听证会等),并根据物价上涨幅度进行调整,以维持“以水养水”的供水用水良性循环。(www.xing528.com)

1.2.2 国外水市场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水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启示与借鉴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健全是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的关键。法制是保障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政策实施及效果产生的制度基础。在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的许多方面,仅靠政府的政策规定并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尤其是水资源权属分配及其水市场纠纷的处罚中,经济处罚仍然无法杜绝水资源的无序配置。同样,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会在宏观、中观领域中出现市场失灵,也需要用法制的手段来约束。在水资源配置的多头部门中,缺乏法制化的规章就容易使各部门、各地区在执行政策规定时出现不合作博弈,违背合作原则和政策规定而又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容易出现配置主体相互扯皮的现象,影响水资源配置的效率。因而,对水资源配置的主体、环节和内容通过立法予以明确就显得十分必要。

(2)设置精简高效的管理体系是实现水资源有计划配置的保障。水资源有计划配置是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有机耦合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水资源市场,而且更需要有一套精简高效的组织体系。自195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对各国水资源管理机构与组织体系进行了几次调整,最终的机构设置均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减少了多头执政,多部门相互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现象。即便有部门需要合作,都通过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在权利、义务与利益对等原则下,确定合作规划,共同致力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力地提升了水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国外的经验,管理体制就是强化国家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国家级和各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及各省市县的水务厅、局,形成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

(3)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是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市场要素发育成熟的国家均十分重视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更为突出。在水资源配置中,利用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建立水权交易市场,通过水权交易实现水资源从低效部门流向高效部门,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水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是市场在水资源管理、节约与保护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基本条件。水权转让的关键在于有明晰的水权。此外,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充分运用水价等经济手段可有效促进水利产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用水户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对于供水公司来讲,没有适当的水价,它就不可能承担供水、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维护等多项水务职能,造成水资源供给不足。同样,水费没有达到用水户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1%)以上,节水意识就无法培养,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4)开发与保护并重是水资源市场配置须坚持的原则。水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人类的用水需要是一个永无止境历史过程。虽然自然水资源是可循环再生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总是有限的,水资源供求不仅在短期内有矛盾,而且在长期内也有矛盾,也就是说,水资源将永远是稀缺性的自然资源,这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的同时,要充分保护好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再生,维持人类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资源是水资源有计划市场配置的一个根本要求,基本的措施是实行水质管理、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推广污水处理及节水方面的技术、对污水排放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等。

(5)民主协商制度是水资源市场配置的重要机制。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元素,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水资源作为各国的财富,在开发、配置使用和排污等环节应充分体现民主意愿,尤其在流域管理的以分水为主要行为的工作中,牵涉到上、下游人民间的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应充分利用好政治民主协商机制。通过民主协商机制,使流域水资源的配置方案建立在公共选择的基础上,以协调照顾好各方面的利益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