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绵城市措施规划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按照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深入细化,再汇总优化,各地在措施规划时应结合本地特点有所侧重。对于近期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做好截污,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调蓄设施建设,辅以管网修复等措施,综合控制合流制年均溢流污染次数和溢流污水总量。

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海绵城市措施规划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按照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深入细化,再汇总优化,各地在措施规划时应结合本地特点有所侧重。

1.水资源利用系统规划

结合城市水资源分布、供水工程,围绕城市水资源目标,严格水源保护,制订再生水、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路径,提高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供水安全保障度。

明确水源保护区、再生水厂、小水库山塘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等可能独立占地的市政重大设施布局、用地、功能、规模,并复核水资源利用目标的可行性。

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对城市水环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确认属于黑臭水体的,要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要求,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治理的时序。黑臭水体治理以控源截污为本,统筹考虑近期与远期,治标与治本,生态与安全,景观与功能等多重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黑臭水体的治理措施。

结合城市水环境现状、容量与功能分区,围绕城市水环境总量控制目标,明确达标路径,制订包括点源监管与控制,面源污染控制(源头、中间、末端)水白净能力提升的水环境治理系统技术方案,并明确各类技术设施实施路径。要坚决反对以恢复水动力为理由的各类调水冲污、河湖连通等措施。

对城市现状排水体制进行梳理,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识别出近期需要改造的合流制系统。对于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要加大改造力度。对于近期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做好截污,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调蓄设施建设,辅以管网修复等措施,综合控制合流制年均溢流污染次数和溢流污水总量。

明确并优化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污)调节、湿地等独立占地的重大设施布局、用地、功能、规模,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恢复河流水动力,并复核水环境目标的可达性。(www.xing528.com)

有条件的城市和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城市综合采用数学模型、监测、信息化等手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加强实施管理。

3.水生态修复规划

结合城市产汇流特征和水系现状,围绕城市水生态目标,明确达标路径,制订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管控分解方案、生态岸线恢复和保护的布局方案,并兼顾水文化的需求,明确重要水系岸线的功能、形态和总体控制要求。

4.水安全保障规划

充分分析现状,评估城市现状排水能力和内涝风险。

结合城市易涝区治理、排水防涝工程现状及规划,围绕城市水安全目标,制订综合考虑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组合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技术方案,明确源头径流控制系统、管渠系统、内涝防治系统各自承担的径流控制目标、实施路径、标准、建设要求。

对于现状建成区,要以优先治理易涝点为突破口,合理优化排水分区,逐步改造城市排水主干系统,提高建设标准,系统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明确调蓄池、滞洪区、泵站、超标径流通道等可能独立占地的市政重大设施布局、用地、功能、规模。明确对竖向、易涝区用地性质等的管控要求,并复核水安全目标的可达性。有条件的城市和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城市综合采用数学模型、监测、信息化等手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加强实施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