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山高明区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发展

佛山高明区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发展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高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高明革命老区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引的发展路子,城乡建设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投入资金11780万元推进以高明更合老区为重点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4300多名学生的就学条件。

佛山高明区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高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高明革命老区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引的发展路子,城乡建设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解决高明革命老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变高明革命老区相对贫困落后的问题,中共佛山市委、市政府和高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推进高明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提出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简称“双到”)的要求,召开革命老区建设专门工作会议,佛山市委市政府以及高明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深入高明老区镇、村,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高明革命老区村的扶贫开发作出了具体规划,制定了具体措施,同时分别成立了佛山市和高明区关于对高明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专门领导小组,确立了对高明老区革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目标是:“贫困户脱贫、基础设施改善提升。”

从2011年1月到2012年底,佛山市举全市之力,围绕“特色帮扶”和“项目帮扶”实施“输血工程”,围绕产业引领实施造血工程,开展高明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圆满完成了帮扶老区建设的各项任务,硕果累累。据统计,共在9大类96个重点项目投入资金8.83亿元(其中市级4亿元、区级2.53亿元、其他资金2.3亿元)。2013—2014年,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目标,以解决老区群众“一保五难”问题为重点,以培育壮大老区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老区农村延伸,确实推进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后续跟踪,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这两年完成村居生活设施、教育设施以及产业扶持项目,九大类共57个重点项目,投入资金6.41亿元(其中市级2.59亿元,区级1.76亿元,其他2.06亿元)。

中共佛山市委办公室和中共高明区委办公室发出的《关于佛山市高明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案》文件。

文中确定对革命老区高明扶贫开发的具体部署是“一年脱贫,两年提升,三年巩固”。同时把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一保五难”作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突破口。提出了“建设好老区村的社会保障项目,完善好革命老区的教育设施,实施革命老区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老区农村的安居工程,解决好老区群众出行难”五大问题。为确保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重新建立了市、区、镇三级联动的帮扶机制,进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党的十八大后的两年内,三级共选派驻老区村的干部143名,各帮扶单位的领导带队到被帮扶的村、户实施各项帮扶措施1352人次。2011和2012两年来,市区镇三级围绕“绿色帮扶”和“项目帮扶”,实施造血工程,突出组织、资金、宣传三大保障,确保高效推进老区帮扶开发“双到位”。据统计,两年共为高明老区实施了96个重点项目,共投入资金8.83亿元(其中市级4亿元,区级2.53亿元,其他投入2.3亿元)。

1.实施了革命老区村庄的社会保障工程。两年来,三级共投入15532万元,为老区全征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和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居民医疗保险,使高明老区农村社会保障覆盖水平不断提高。

2.实施革命老区的教育设施提升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投入资金11780万元推进以高明更合老区为重点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4300多名学生的就学条件。其中按照市一级学校标准改造了杨和中学,按照省一级标准改造了更合镇中心幼儿园,高标准改造了明城镇光明幼儿园,高标准改造了更楼中心小学教学设施和运动场,改造提升了更合中学的运动场和该校的教学设施,新建成了合水小学的新教学大楼。

3.实施了革命老区的饮水安全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投入了12300万元资金进行了合水水厂的二期、三期改造扩建工程,改善了市政供水管网设施建设;改善了革命老区明城镇明东、明西两个村委会的供水管网设施,使全清洁的自来水流进革命老区村庄的家家户户。两年来,高明革命老区完成改水项目103项,为147条自然村的4.5万人解决了饮用清洁卫生自来水问题。

4.实施了革命老区的安居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计投入资金314万元,为三镇一街154户农村低保贫困家庭进行住房改造,建设了154间安全使用的安居房,使高明老区一些住房困难户解决了安居问题。同时,两年来,高明老区完成村道硬底化工程190宗,里程9.2万米,135条自然村、5.7万人口得益。为115条自然村安装了巷道路灯,4万多人受益。两年来,三级政府为革命老区村建成文化设施项目133宗,完成其他生产生活设施项目217个。

5.实施了改善革命老区群众出行难的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投入资金4913万元,改造提升了革命老区37条农村公路,改造里程达到73.03公里,同时将全区的公交线路由12条增加到33条。基本完成了村村通公路的系统工程,全区187辆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天然气公交车,使老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www.xing528.com)

6.实施了改善高明老区的卫生服务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投入资金9128万元改善老区的卫生服务,更合卫生院,明城、富湾、荷城、新圩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个村级卫生服务中心,以及9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至此,革命老区高明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完成,老区群众看病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

7.实施了革命老区基本农田保护工程。2011—2012年,高明完成了农田保护区数据库的建设,全区154650亩基本农田共收到6193万元的农田保护补贴。

8.实施了对革命老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改善帮扶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投入了资金1204万元,开展老区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各驻村工作组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以一户一策方式对困难户进行精准扶贫,共实施就业帮扶330户,教育帮扶356户,生产帮扶300户,发放生产生活物资和启动资金帮扶共计1204万元。

9.实施了革命老区的农业产业化工程。2011—2012年,市区镇三级共投入资金11194万元,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帮助7家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12个项目有效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扩大,更合镇良村—香山万亩现代农业园和明城灌区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惠及15000多老区群众。

2013—2014年,继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目标,以解决老区群众“一保五难”问题为重点,以培育壮大老区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老区农村延伸,确实推进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后续跟踪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这两年完成村居生活设施、教育设施以及重点项目产业扶持项目九大类共57个重点项目,投入资金6.41亿元(其中市级2.59亿元,区级1.76亿元,其他2.06亿元)。

同时,高明各相关部门积极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对革命老区开展生产生活服务工作。例如,金融部门对老区帮扶发展发挥了支撑作用:金融部门以打造“信用村、信用户”为切入点帮助老区群众解决融资难问题。2011—2012年,全区农户新增授信贷款金额1745万元,23户农户获得了生产贷款支持,其中有288户获得了财政贴息支持41万元。

经过两年多的精准扶贫开发支持,第一年49个老区村569户帮扶的困难户,2152人全部实现一年脱贫,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500元增加到5250元,其中部分贫困户年均人纯收入超过10000元。第二年所帮扶的贫困户收入再次实现大的提升,同比增长150.3%,达到7390元,其中部分贫困户更年均纯收入达到了23500元。

通过实施上述九个方面对高明老区的帮扶开发和2013—2014年的后续帮扶,使高明老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之后这几年,高明党委和政府坚持对高明老区的帮扶工作认识不降,力度不减,工作不松,使高明革命老区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