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穆公征服关中,与晋国政治纠葛

秦穆公征服关中,与晋国政治纠葛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数代经营,至秦穆公即位时,秦已占有大半个关中。晋惠公这种忘恩负义的做法激怒了秦穆公,双方于公元前645年在韩原展开大战。晋大夫梁由靡于混战中率部截击秦穆公,将其击伤。虽然发生了韩原之战,但秦穆公还是希望与晋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晋公子圉在秦国当人质期间,秦穆公还把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一政策激化了晋国的政治矛盾,秦穆公乘机发兵送重耳回国,立为国君,是为晋文公。

秦穆公征服关中,与晋国政治纠葛

秦国僻处西陲,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嬴姓部落,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周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经过数代经营,至秦穆公即位时,秦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是一位有野心的国君,为了争当霸主,他先巴结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即申生、夷吾、重耳的姐姐)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宠爱骊姬。骊姬为了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陷害申生、重耳和夷吾。结果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流亡异国。这就是晋国历史上有名的“骊姬之乱”。

夷吾请求秦国帮助,并许诺说:“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意思是说,如果秦国能帮助他回晋国做了国君,他就将晋国河西的八座城池送给秦国。晋国发生政治动荡,作为晋国女婿的秦穆公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他接受了请求,派军队护送夷吾回晋国做了国君,是为晋惠公。但是,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就毁约了。

秦穆公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晋国发生旱灾,向秦国请求援助,秦穆公不计旧恶,运了大量粮食给晋国。可是一年之后,秦国发生了饥荒,向晋国请求支援,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反而乘机攻打秦国。晋惠公这种忘恩负义的做法激怒了秦穆公,双方于公元前645年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的黄河东岸)展开大战。晋大夫梁由靡于混战中率部截击秦穆公,将其击伤。就在形势危机之际,随秦穆公作战的三百名岐人(今陕西岐山东北)拼死冲杀,将秦穆公救出。原来,秦穆公早年丢过一匹好马,岐下三百野人“得而食之”。秦国的官吏很快破案,抓住了这三百岐人,并要“法办”他们。秦穆公得知后说:“君子不会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反而赐这三百人酒喝,这三百人非常感恩秦穆公。正所谓“种善因得善果”,在韩原之战中,就在秦穆公被晋军围困且已负伤之际,这三百岐人冒死相救,秦穆公因此脱险。此战,秦军大胜。晋惠公因战车陷入泥泞之中,无法行动,被秦军俘获。

俘虏了晋惠公之后,秦穆公“将以晋君祀上帝”,要杀了晋惠公来祭祀。后来,周天子替晋惠公求情,说“晋我同姓”,秦穆公的夫人也极力为自己的弟弟求情,于是,秦穆公没杀晋惠公,而是“与晋君盟”,秦国让晋惠公回到晋国,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同时“献其河西地”,把原来答应的土地划给秦国。

秦晋韩原之战其实是姐夫秦穆公与内弟晋惠公之间的恩怨之争,但这场战争客观上使秦国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将东部疆域扩展到了龙门一线。

虽然发生了韩原之战,但秦穆公还是希望与晋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晋公子圉在秦国当人质期间,秦穆公还把女儿怀嬴嫁给了他。然而,在晋惠公病重之际,公子圉偷偷跑回晋国。晋惠公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是为晋怀公。晋怀公不辞而别,秦穆公当然很生气,他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晋怀公则在国内继续执行迫害重耳及其追随者的政策,他下令晋国追随重耳的人限期回来,若不回来,就“尽灭其家”。这一政策激化了晋国的政治矛盾,秦穆公乘机发兵送重耳回国,立为国君,是为晋文公

为了巩固与晋国的关系,秦穆公在将重耳从楚国接来之际,“以宗女五人妻重耳”,而且,原来晋公子圉的前妻怀嬴亦在其中。开始,重耳不想接受,后来司空季子说:“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节忘大丑乎!”意思是说,公子圉主政的晋国我们都要夺过来,何况他的前妻!而且,接受了秦穆公和亲的好意,他会帮助我们回到晋国,您可不能拘于小节而坏了大事呀。于是,重耳与秦穆公亲上加亲,秦穆公既是重耳的姐夫,又是他的岳父。这种关系在今人看来简直是乱伦,但在当时却称为秦晋之好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了。这时,秦穆公觉得该轮到自己做霸主了,他说:“我曾几次帮助晋国平定内乱,就连他们的国君都是我立的。理应由我出任诸侯的首领。只因晋国战败了楚国,我才让重耳做了霸主的位子。如今重耳已经死了,我还忍让什么,是到了和晋国一争高低的时候了。”

恰在此时,守卫在郑国的大将杞子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征询蹇叔的意见,蹇叔回答:“经过几个国家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

秦穆公想称霸的愿望实在是太强烈了,以致对蹇叔和百里奚两位老臣的意见也不听了。他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然后就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员大将带兵出发。

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也。”意思是说秦军有去无回,必吃败仗。秦穆公很生气,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要是只活到中寿就死,现在你墓地上的树木都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这几乎就是在骂蹇叔是“老不死的”。我想听了这话的蹇叔,心里肯定也是“拔凉拔凉的”。但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在军中,蹇叔还是对儿子说:“晋人一定会在崤地阻击你们,崤地有两座大山峰:南边的那座大山是夏代君王皋的墓地,北边的山峰则是周文王的墓地。你必死在这两者之间,我就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吧。”

秦朝的军队就在蹇叔老臣的哭声中向东而去。

秦军的命运正如蹇叔所料。秦国的大军这边刚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中军元帅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就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地设伏截击。晋军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住,进退两难。秦国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全都被活捉了。

晋襄公得胜回朝。他的母亲文嬴原是秦国人,不愿同秦国结仇,对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这帮武人为了自己要争功,闹得两国伤了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杀了,恐怕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惩办他们。”晋襄公听母亲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三个俘虏释放了。

先轸一听让孟明视跑了,立刻去见晋襄公,说:“将士们拼死拼活,好容易把他们捉住,怎么轻易把他们放走呢?”

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刻派将军阳处父带领一队人马去追。追到了黄河边,孟明视等人的船已经离了岸。阳处父在岸边大声喊叫:“请你们回来!我们主公忘了给你们准备车马,特地叫我赶来送几匹好马,请你们收下!”

孟明视哪里肯上这个当。他站在船头上行了礼,说:“承蒙晋君宽恕了我们,已经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收受礼物。要是我们回去还能保全性命,那么,三年之后,再来报答贵国吧。”(www.xing528.com)

阳处父回去向晋襄公汇报了孟明视的话,晋襄公懊悔不及,但也无可奈何了。

孟明视等三个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听到全军覆没,穿了素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们。孟明视三个人跪在地上请罪。秦穆公说:“这是我的不对,没有听蹇叔的劝告,害得你们打了败仗,哪儿能怪你们呢?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

三个人感激得直淌眼泪,打这以后,他们认真操练兵马,一心一意要为秦国报仇。

又过了一年,孟明视认为秦国军队已具有打败晋军的实力了。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5年),孟明视向秦穆公请示,率兵攻打晋国。得到秦穆公同意后,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军带领四百辆兵车出发了。

晋君料到秦国不会甘心的,备战的事也没有放松,见秦国来攻就派出大军迎战。两军厮杀一场,秦军败下阵来。孟明视原以为这次可以取胜,没想到却吃了败仗,觉得这回秦穆公不会饶过他了。万没想到,秦穆公没有责备他,还让他继续执掌兵权,这使他对穆公感恩不已。从这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穆公虽然有时利令智昏,但总体上是一个胸怀宽广、体恤下属、用人不疑的国君。这也是他后来能称霸西戎的重要原因。

通过两次失败,孟明视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变卖家财,抚恤伤亡将士家属,亲自训练军队,和士兵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就在他紧张训练部队的时候,晋襄公命大将先且居(晋国大将先轸的儿子),率领晋、宋、陈、郑四国军队攻打秦国。面对士气昂扬的四国联军,孟明视沉着冷静,认为秦军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不可应战,就命令紧闭城门,加紧训练。许多秦国人都认为孟明视输怕了,成了胆小鬼,建议解除他的指挥权。秦穆公却向大家说:“孟明视肯定能打败晋军,咱们等着瞧吧。”

公元前624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等将领的严格训练,已经是一支虎狼之师了。孟明视认为征伐晋军的时候到了,他请求秦穆公挂帅亲自出征,并且还发誓说:“假如这次出征不能获胜,我绝不回国见家乡父老。”于是,秦穆公、孟明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晋国。秦军渡过了黄河,孟明视下令烧毁渡船,表示不打胜仗就不生还。孟明视亲率先锋部队,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过去被晋军攻占去的城池收了回来。消息传至晋国都城,朝野兵民一片惊慌,群臣见秦军如此凶悍,都建议回避一下,不要和秦军作战。晋襄公无奈,只得命令晋军坚守,不与秦军交战。

秦穆公见失地已经收复,也挫败了晋国的威风,憋了三年的恶气总算出了,就带领大军到崤山,在当年晋军堆乱木、树红旗的地方,把上次阵亡将士的尸骨埋好,且亲自祭奠一番。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跪在坟前,大哭不止,将士们看了都很感动。

通过秦晋之好到秦晋交恶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复杂微妙的政治格局。在齐桓公首霸之后,但凡有实力的国君都想做一把霸主。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之后,苦尽甘来,在姐夫兼岳父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国君,并很快建立了霸业。重耳一死,秦晋之好变成了秦晋交恶。秦晋两国从亲上加亲到兵戈相见,过渡得十分迅速。这充分说明了那是一个认实力胜过认亲情的时代。在争做霸主的巨大诱惑面前,所谓的“秦晋之好”也好,所谓的歃血为盟也罢,其约束力都有限得很,翻云覆雨、见利忘义乃至恩将仇报已经成了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常态。正因如此,古人才有“春秋无义战”的感慨。

秦穆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的关系几经波折,他本人与献公至襄公的几代晋君之间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恩怨。但总的来说,他是帮助晋文公重耳称霸的贵人。但,也正是这个秦穆公,在重耳刚刚去世就发动了对晋国的战争(这在春秋时期显然是不厚道的做法)。这颇有点“成也萧何,败亦萧何”的味道。

秦晋争霸的结果是互有胜负,秦国收复了失地,但晋国实力犹在,还遏制住了秦国东进的脚步。

东进之路被晋国遏制,秦穆公只好把目光转向西部。当时,在今天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他们生产落后,常常偷袭秦地,抢掠粮食、牲畜和人口,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

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就派大臣由余出使秦国。由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了收服由余,秦穆公隆重地接待他,向其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同时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在此期间,秦穆公给绵诸王送去女乐,通过女色和音乐麻痹绵诸王的斗志。果然,绵诸王开始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掉,他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之时,秦穆公才让由余回国。由余赶紧劝诫绵诸王,但绵诸王正在享乐的兴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忠告?

由余的建议不被采纳,本人还被绵诸王疏远,心情很郁闷。在这种情况下,秦穆公派人劝其归顺秦国,于是,由余就跳槽到了秦穆公的麾下。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由于由余在西戎生活过,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他给秦穆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建议。

公元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贺穆公以金鼓”,即周天子赏赐给秦穆公12只金鼓。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穆公霸西戎”。作为春秋时期一位有名的国君,秦穆公“东服强晋,西霸戎夷”,事功方面也相当了得。秦穆公虽然没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有称霸中原的霸业,但他举贤任能,通过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人,逐渐把秦国从游牧部落变成了农耕政权,这种转变对秦国来说至关重要。

公元前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去,用了177人为他殉葬,这是自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反映了秦国社会落后、野蛮的一面。秦国很有才干的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针虎也在殉葬人群之列。这样大量毁灭人才,秦人非常哀伤,作诗《黄鸟》三章来哀悼他们。在《史记》中,司马迁借“君子”之口评价秦穆公:“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也。”历史的发展果然如“君子”所说,秦穆公死后,继任的秦康公、秦共公、秦恒公等人向东拓展疆土的计划都失败了。此后,秦国干脆放弃了东进企图,所谓的霸业亦随之烟消云散。直到春秋末期,秦国都只能局限于关中,失去了昔日的风光。秦国的再次崛起,则要等到战国时期——它通过商鞅变法再次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