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历史纠葛及伊斯兰政治势力对西班牙的影响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历史纠葛及伊斯兰政治势力对西班牙的影响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座西班牙伊斯兰教势力控制的华丽都城之中,伊萨克公开斥责穆罕默德为假先知,而这是要用极刑惩罚的大罪。这44人的勇气终于触动了西班牙的其他基督徒,一部分批评者甚至改变了立场。纵观历史,从欧洛日之死一直到1492年,西班牙政治领域的首要问题始终和伊斯兰政治势力相关。在阿尔摩哈德王朝统治时期,最伟大的犹太思想家之一、医师兼哲学家迈蒙尼德逃离了西班牙。在12世纪的西班牙,出身农民与获得骑士封号并不矛盾。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历史纠葛及伊斯兰政治势力对西班牙的影响

852年,一位名为伊萨克(Isaac)的苦修隐士眼见其他基督徒接受了穆斯林征服西班牙的现状,离开自己父母的信仰,改信了伊斯兰教,对此他极为不满。于是,伊萨克离开他在乡下的居所,出现在科尔多瓦(Cordoba)街头。在这座西班牙伊斯兰教势力控制的华丽都城之中,伊萨克公开斥责穆罕默德为假先知,而这是要用极刑惩罚的大罪。在当局看来,也许伊萨克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招致何种后果,若他知道,他肯定会停止愚行,回到自己的家乡。事实上,伊萨克对将会发生什么十分清楚,但他并未停步。不久之后,他便被处以极刑。

一开始,基督教高层对伊萨克的牺牲没什么反应,但后来,其他基督徒也开始效仿伊萨克。在保守的基督徒看来,这些人与其说是殉道,不如说是自杀,他们的行为是违背上帝旨意的罪行。859年时,这样的殉道/自杀行为已经达到了44例,最后一例是一个名为欧洛日(Eulogius)的神父,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赞扬这些献身者。这44人的勇气终于触动了西班牙的其他基督徒,一部分批评者甚至改变了立场。在科尔多瓦殉道者刚刚出现时,伊比利亚半岛上改信伊斯兰教的基督徒数量并没有马上下降;事实上,从短期来看基督徒的反抗甚至有所减少,因为那些不够坚定的基督教信徒们宁可放弃信仰,也不想忍受当局日益严酷的压迫——当局对他们的先知在公众场合遭到诋毁非常不满。

换句话说,关于科尔多瓦殉道者的记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普通的基督徒中发挥作用。然而,在殉道事件之后,伊比利亚半岛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信仰之间的紧张气氛就显露了出来,而且未曾缓和。纵观历史,从欧洛日之死一直到1492年,西班牙政治领域的首要问题始终和伊斯兰政治势力相关。不过直到11世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北方的那些未被征服的基督教小王国才真正开始反击,这一系列反击将促成基督教势力重新控制整个伊比利亚。

这场再征服运动(Reconquista,又译“收复失地运动”)也经历了高潮期和低潮期。虽然西班牙基督徒对自己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低人一等非常不满,但有充分证据表明,在穆斯林入侵之后的头三个世纪,即“伊斯兰治下的和平”(pax islamica)时期,一些基督徒和基督徒团体其实在经济上获利不少。而且,尽管在伊斯兰教势力统治的地方,基督徒和犹太人低人一等,但从许多方面看,他们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毕竟各个群体都有自由践行其信仰的权利。

这一时期开启的创造性交流,将使大量古希腊语作品借由犹太人与穆斯林的翻译、摘抄与注释,最终被翻译为拉丁语。和所有的主流宗教一样,伊斯兰教内部也有各式各样的派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时断时续。在西班牙,各个伊斯兰小王国(taifas,泰法)各自为政的分裂时期一直持续到11世纪90年代,当时在不同文化间有许多成果丰硕的交流。北非的阿尔摩拉维德王朝(Almoravids)试图扭转基督徒在再征服运动中取得的初期胜利,成功地在半岛取得了霸主地位,但上述交流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是,12世纪中期,阿尔摩哈德王朝(Almohads)——这批柏柏尔人通常戒律严格——在西班牙取代了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引入了严苛的监察手段,将其用于压迫其他宗教的信徒和伊斯兰教其他派别的人群。在阿尔摩哈德王朝统治时期,最伟大的犹太思想家之一、医师哲学家迈蒙尼德逃离了西班牙。

收复失地的战争逐渐发展出了一些特征,比如,交战双方会派出突袭部队烧杀抢掠,奴役战俘。当伊斯兰的哈里发政权(caliphate)分裂为一个个小王国(泰法)时,整个地区似乎都成了上述活动的目标,至少在基督徒一方看来,这些小王国脆弱可欺的表象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诱惑力。在每个这样的小王国中,都有一批具有战略地位的城市和堡垒,这些关键据点便成了基督教军队的主要目标。因此,围城作战成了这一时期双方较量中时常可见的战争图景,即便到了柏柏尔人王朝重新统一伊斯兰教势力的时期,围城作战也没有消失。

虽然当时双方也在海上交战,海盗活动和私掠行为也不少,但基督徒尝试收复失地时,还是循着罗马时代的旧路。这些旧路上的节点往往有城堡守护,基督徒若能够夺回这些堡垒,便能将其作为进一步扩张的基地。穆斯林征服者们还建造了新的城堡,用高耸厚实、形似城堡的围墙加固他们夺取的城市,保卫他们的征服成果。这种独特的景色使这片土地获得了“卡斯提尔”之名(Castile源于Castle-land,即“遍布城堡的土地”)。

双方进行的小规模突袭和全面进攻都没能让征服者的同信仰群体改变定居地。一直到12世纪,基督教军队在赢得胜利、夺取土地之后,通常的做法都还是建立起权力机构,统治原本就在当地定居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在一些地方,穆斯林人口占多数,因为此前要么有大批基督徒改信伊斯兰教,要么有一批又一批隶属于伊斯兰教不同派别的移民前来。后来,基督教军队获胜后,可能会驱逐大批穆斯林居民,但这只是“可能”而已。13世纪时,阿拉贡征服巴伦西亚,基督们控制了一个拥有绝佳灌溉系统的地区,但他们还需要伊斯兰农民的专业技术与劳动力,才能有效利用这片土地。可想而知,让穆斯林继续留在这一地区,统治者往往需要考虑发生叛乱的风险,而叛乱也的确时有发生。(www.xing528.com)

参与基督教再征服运动的军队各式各样。无论是保卫拥有城墙的市镇,还是进行野战,城市民兵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北欧的情况不同,在西班牙,骑士在城镇中和乡村里都很常见。双方交战的前线并非滴水不漏,战线本身也会不时发生变动,因此出身高贵的征服者们有时也会对乡村人口施以牢固的控制。在其他时期,乡民的生活就会轻松一些,他们甚至有机会出售自己的军事服务以获得骑士地位。在12世纪的西班牙,出身农民与获得骑士封号并不矛盾。而且,在穆斯林所抛弃或穆斯林居民遭到驱逐的地区,基督教君主们会鼓励基督徒移民前往定居。在这样的地方,新来者只要承诺提供军事服务,往往便能获得完全的自由之身。卡斯提尔可不是奴隶的土地。

还有一些更专业化的军队参与了再征服运动。前往东方的十字军远征催生出了军事修会,形成了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等团体,而在伊比利亚,也出现了守独身的修士骑士与军士,他们发誓甘于贫穷,服务于卡拉特拉瓦骑士团(Order of Calatrava,于1164年得到教皇的承认)和圣地亚哥骑士团(Order of Santiago,1170年建立)。事实上,他们也不得不甘于贫穷,因为西班牙的国王们无论对国际性军事修会有多关注,通常都不太愿意把原本可以用于收复失地的资金投到圣地中去。正如12世纪一首作于伊比利亚或其边境地区的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当收复失地的使命到来时,西班牙本土就是圣地。

不过,那些前往圣地的十字军也在再征服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147年,预定前往巴勒斯坦的十字军参与了围攻并夺取里斯本(Lisbon)的战斗。后来,这支军队又为多次胜利做出了贡献。不过,12世纪中期阿尔摩哈德王朝介入半岛局势后,上述战果中的一部分又得而复失。事实上,在夺取里斯本之后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每当葡萄牙的军队(无论是否有十字军的支持)取得重大进展,穆斯林一方便会发动反击,夺回一部分领土。1189年,参加第三次十字军运动的十字军又一次介入伊比利亚半岛的局势,取得了重大成功;然而不到两年,阿尔摩哈德王朝的军队便收复了失地。

基督徒这边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基督教君主们不愿意放弃内部纷争。葡萄牙的统治者总试图将其所在的地区变成一个独立国家,在从伊斯兰教势力手中收复土地的同时,摆脱信仰基督教的邻居们的控制(在12世纪过了三分之一以后,葡萄牙确实获得了独立)。葡萄牙和其他基督教王国之间进行战争的频率之高,丝毫不逊于与阿尔摩哈德王朝的对抗。正因为这样,葡萄牙的再征服运动虽然在13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取得了很多胜利,却一直到13世纪中期才完成。

葡萄牙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经历了反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再征服运动也一样。军队因此受挫,暴力也升级了。在此期间,双方都有人展现出了超凡的勇气,也出现了关于穆斯林和基督徒骑士精神的传说,但参战者的恶行也是惊人的。人们对野蛮的行径习以为常。双方都将奴役俘虏当成例行的处置手段。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威望,取决于他能俘虏多少对方的战士,而这些俘虏要么沦为奴隶,要么在付出金钱之后被赎回。如果战俘既不能当奴隶,又不能被用于勒索赎金,那么军队领袖展示勇气的办法便是砍下俘虏的头颅或割下他们的头皮,将这些战利品带回基地,或者在撤退离开敌人领地之前将敌人首级挂在杆头展示。在袭击港口城市的过程中,士兵们更是犯下了强奸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对整个半岛而言,两股势力的关键交锋是1212年的纳瓦斯德托洛萨(Las Navas de Tolosa)之战。卡斯提尔的阿方索八世(AlfonsoⅧ,生卒年1155—1214)成了这场大战的胜利者,控制着西班牙中部和南部的阿尔摩哈德王朝统治者们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遭遇了一系列屈辱的军事失败。在这场战斗之前,基督徒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们的整个冒险计划可能因为一场失败而土崩瓦解。阿方索竭尽所能,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其中不仅有他的卡斯提尔臣属,还加入了来自阿拉贡和法国的部队。据可靠估计,阿方索集结了多达6万人,这支军队是中世纪天主教徒组织起来的最大规模的军队之一,甚至可能是其中之最。不过,给这样一支军队提供薪饷也就成了繁重的任务。卡斯提尔的教会承诺捐出年收入的一半作为支持。而通常施加于教会的十字军税,即为了支持军队前往地中海东部进行十字军运动而征收的税款,不过是教士阶层十分之一的岁入而已。

阿方索赢得的胜利挫败了阿尔摩哈德王朝的大反击,沉重打击了伊比利亚的穆斯林势力,有助于基督徒发起攻势,比如,此后基督教势力在葡萄牙的推进便站稳了脚跟。在此后的40年时间里,基督徒在半岛的南部和东部接连取得胜利,尽管这些胜利不能和纳瓦斯德托洛萨之战相提并论,但所有这些战果就像阿拉贡-加泰罗尼亚人在1238年征服巴伦西亚时取得的成就一样,揭示出基督徒所控制的政治版图正稳步扩张。尽管伊斯兰教势力发起过一些动乱,其军队也发动过一些反击,但到了1252年,基督徒已经基本完成了在西班牙的收复失地活动。只有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那个小小的穆斯林势力附属国格拉纳达(Granada)还独立于基督教控制之外,这里曾多次成为穆斯林势力反击的跳板。尽管这样的反击气势惊人,让基督徒一时受了挫折,但是在13世纪中叶之后,收复失地活动就再也没有遇到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