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教育中家园意识与国家民族认同的探讨

外语教育中家园意识与国家民族认同的探讨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恶魔被消灭后,鹿厅这个地理空间再次成为国王与武士、百姓一道共庆胜利的欢乐场所,体现了家园意识和国家民族认同的统一。将《荒村》与遭受外族入侵的英国文学作品进行比照,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家园意识,记住国家遭受外敌蹂躏的苦难历史,激励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努力。

外语教育中家园意识与国家民族认同的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观念都是以特定的时空体系为依托,没有超越时空体系的抽象国家观念。地理疆土以及地理关系是国家概念的重要体现媒介。没有疆土,就无法产生民族认同意识,自然也就没有国家存在。地理疆土是国家存在的物质载体,其关系如同皮肤和毛发之间的依赖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地理疆土,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进行英国文学的课程思政教育时,探讨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书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崇高情感,而且适当通过中外文学作品对比,更能厚植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情感。

英国中世纪英语作品《贝奥武甫》(Beowulf)被视为英国的民族史诗,其中的地理空间叙事较为生动地表现了家园和荒原对立的主题。丹麦国王赫罗斯加(Hrothgar)与他的人民修建了一座宏伟的礼堂“鹿厅”,以供国王和他的部下宴乐、休息。鹿厅成为欢乐、安全、幸福、休闲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园概念,这里有灯光、欢声笑语、可口的美食、温暖、休息的处所等,显得温馨、祥和、幸福。这个地方之所以被命名为“鹿厅”,因为它象征了王权,有国王、官员、士兵、行吟诗人等在此聚集。因此,鹿厅这个地理空间将国家和家园融为一体,意味着国家的安定是家园祥和的保障和前提,政通人和可以让身处这个国度的人民享受到安全和幸福。这样,家园情感和国家民族认同达成了一致。但是,这么一个明亮而充满欢乐的地方却招致了外部力量的嫉妒和仇视,一个名叫格兰德尔(Grendel)的恶魔趁着黑夜的掩护潜入鹿厅,杀死酣睡的武士。格兰德尔的居住地是沼泽地,那里浓雾弥漫,显得荒凉、无序、危险。这里,我们看到国家正遭受外部异己力量的入侵和破坏,整个国家陷入恐怖之中,国王的百姓自然忧心忡忡,无奈国王年事已高,且国内没有武士足以击败格兰德尔,但丹麦王心胸开阔,接受了来自邻国武士贝奥武甫的援助,恶魔及其母亲被消灭,鹿厅的危险解除,丹麦王国的百姓再次享受到和平生活

这里,金碧辉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的鹿厅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地理中心和王权中心,而且是丹麦王国的情感和认同中心,象征国王与他的武士、百姓有着良好的关系,鹿厅是这种认同情感的地理体现。这个地理中心被外部势力侵犯,意味着丹麦人的家园情感受到了冲击,丹麦国王不希望他的国家被一种无序和暴力所破坏,不希望他的国度变成被恶魔统治的荒野,便欣然接受贝奥武甫的援助。当恶魔被消灭后,鹿厅这个地理空间再次成为国王与武士、百姓一道共庆胜利的欢乐场所,体现了家园意识和国家民族认同的统一。

遭受外族侵略的苦难叙事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常见题材,作家笔下常是一片毫无生机的地理景象,那里的人民虽然善良且勤奋,却过着十分悲苦的生活。这从九叶派诗人穆旦的诗篇《荒村》便可见一斑。这里仅摘录第一诗节:

荒草,颓墙,空洞的茅屋,

无言倒下的树,凌乱的死寂……

流云在高空无意停伫,春归的乌鸦

用力的聒噪,绕着空场子飞翔,

像发见而满足于倔强的人间的

沉默的溃败。被遗弃的大地(www.xing528.com)

是唯一的一句话,吐露给

春风和夕阳——

干燥的风,吹吧,当伤痕切进了你的心,

再没有一声叹息,再没有袅袅的炊烟,

再没有走来走去的脚步贯穿起

善良和忠实的辛劳终于枉然。

该诗完成于1947年,中国刚摆脱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和践踏,又陷入内战的苦难之中。诗的标题《荒村》暗示了一个死亡主题,诗行正是通过地理景观书写呈现了死一般的景象,虽然是春天,却没有一丝春天的生气。穆旦1935年入清华大学读书,但是,随着日本帝国主义逐步占领中国的广大地区,他流亡到昆明,与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师生一起,成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从北京到长沙,再到昆明,穆旦目睹了中国大地的凄苦景象。将《荒村》与遭受外族入侵的英国文学作品进行比照,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家园意识,记住国家遭受外敌蹂躏的苦难历史,激励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努力。

人类认知世界是从所处的环境开始的,环境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类是从地理开始认知世界的。地理空间几乎含纳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事件、文化传承、语言形态、风土人情等等,都离不开地理这个物质载体。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篇《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有鲜明的家园地理记忆主题。诗题中的“漫游”与“流云”暗示一种无根的漂泊状态,但诗作者陶醉于英格兰湖区的美丽景色,湖边那些随风摇曳的艳丽水仙花扫除了他内心的茫然感和忧郁情绪,代之而来的是喜悦和欢乐。虽然华兹华斯对工具理性持批判态度,他却是热爱英国的。诗中的湖区让他找到了灵魂的寄托,成为家园般的情感寄托之地,诗人的国家认同通过地理叙事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