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康复学:概念与特点

中医康复学:概念与特点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一般认为,预防医学是以健康期为主,临床医学是以发病期为主,康复医学是以发病后期为主。养生学是预防人们不受致病因素的侵袭,保证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的一门科学,起到了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康复学是对疾病患者,或已经伤残,发生功能障碍、失去健康者,使之恢复健康的一门学科。

中医康复学:概念与特点

一、中医康复学的概念

康复,其义为“复原”、“恢复原来的良好状态”、“重新获得能力”等。康复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能力的恢复。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记录:“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其形乃彰。”又曰:“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其后《旧唐书》和明代的《万病回春》中对病后的恢复,均应用了“康复”一词。康复医学是随着社会上需要康复的残疾人口增多发展的,现代康复医学迅速发展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大量伤残退伍军人的安置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战结束后医生Rusk等人总结经验,大力倡导康复医学,把战伤的康复经验运用于和平时期,服务于广大病残患者。随着现代康复医学发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功能康复越早进行,残障会越好的得到恢复。因而提倡关注疾病的同时,注重功能的康复,二者同时进行才能使机体整体康复,更好地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各种方法和训练手段,促使伤残者、病残者、老衰病或急性病缓解期患者、精神障碍、手术后患者、低能畸形儿童等,在全身功能、精神与工作能力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或改善,使他们尽可能地恢复生活自理和劳动的能力;使他们能参与社会生活,能自食其力,同健康人一样,平等地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门学科。

二、中医康复学的学科特点(www.xing528.com)

中医康复学的研究对象、适应范围,以及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均有别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因而相当于“第三医学”的范畴

然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三者的范畴,在实际情况中要截然分开,还有一定的难度。是由于人的绝对健康和疾病的界限,发病和病后康复的界限,尚难以明确的划分。但一般认为,预防医学是以健康期为主,临床医学是以发病期为主,康复医学是以发病后期为主。预防医学是在平时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临床医学是针对疾病发生中的症候,及时治疗,祛除疾病;康复医学是对病残、伤残及慢性病后期,以尽可能恢复其功能及智能为目的。

中医康复学与养生学,尽管研究的对象、适应的范围及其学科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其学术渊源、理论基础、方法技能等方面,却有内在的联系。养生学是预防人们不受致病因素的侵袭,保证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的一门科学,起到了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康复学是对疾病患者,或已经伤残,发生功能障碍、失去健康者,使之恢复健康的一门学科。两者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了维护健康,在理论上、方法技能上也有其共同之处。有关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在历代医药文献中,亦可见其端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