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山县城乡面貌气象新:革命老区发展史

灵山县城乡面貌气象新: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灵山县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14个规模化养殖场减排项目全部完成整改。2017年,荔香大道二期、灵山大道、六峰路西段、友谊路延长线,县城至檀圩一级公路等一批进城大道路面扩宽改造、亮化、绿化工程取得了新的突破。灵山县城和陆屋镇分别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灵山县城乡面貌气象新:革命老区发展史

党的十八大以后,灵山县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灵山县邀请浙江大学南宁华蓝设计院等高资质单位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并经钦州市政府批准实施。顺利推进荔香大道一期、香山路、东边塘片区市政路网、城区给水系统扩建等工程。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0平方千米和13.2万人;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8.6%和32.5%,县城获“广西园林城市”称号。完善城市公交,县城新增6条线路,新投放60辆公交车运营。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城南片区19.8千米管网建设。深化“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逐步探索完善群众主体参与机制。城市生活绿岛一期工程、陆屋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建设13套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和农村环境连处整治示范项目,11万人受益。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7.8%和96.8%,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97.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指标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2014年,灵山县通过规划建设六峰山文化城、广西浙商国际商贸城、灵山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项目,提高了县城品位。县城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14个规模化养殖场减排项目全部完成整改。完成对檀圩镇水泥厂等4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设备拆除。

2015年,灵山县开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活动。全县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7亿元,其中县城完成投资4.5亿元。加快华源路、海岩路、城北路、高速公路入城大道、双鹤二路、文体中心三期工程、文体中心人防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污水管网9.9千米,整治入江排污口5个,陆屋镇污水处理厂、石塘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开展武利镇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陆屋镇垃圾中转站2座、石塘镇1座;实施自治区级村屯绿化示范村屯90个,一般村屯1650个,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5年革命老区村佛子镇马肚塘村绕塘路(佛子镇政府提供)

2016年,灵山县以实施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全县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县城完成投资4.7亿元,增长4.5%。重点推进游泳中心、西南进城大道拓宽工程等一大批市政项目建设。特色乡村建设展现活力。完成了佛子大芦村、石塘苏村、新圩萍塘村传统村落和文利升平村乡土特色示范村建设任务,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生态建设增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好成效。县城、陆屋、石塘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5%以上。开工建设1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2个镇管网、9个镇垃圾中转站、32个垃圾处理中心和18座公厕。开展农村供水服务1000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完成151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灵山县被评为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陆屋镇被评为全区新型城镇化“百镇建设”示范点。(www.xing528.com)

2017年,荔香大道二期、灵山大道、六峰路西段、友谊路延长线,县城至檀圩一级公路等一批进城大道路面扩宽改造、亮化、绿化工程取得了新的突破。六峰文化城一期、钦江大桥至接龙桥一江两岸河堤、六峰山环山步道、荔苑广场等一批惠民项目投入使用。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工建设;11个镇级和30个村级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项目全部峻工;武利、文利等15个广西“十三五”期间第一批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完成试水。灵山县城和陆屋镇分别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2018年县城江岸美景(檀宗文陈拓宇摄)

2018年,灵山县重抓大县城规划,城镇发展更有品质。完善规划编制,围绕构建“一城四镇”大县城格局和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以县城为龙头,新圩、佛子、平南、檀圩4镇为基础,高标准、高质量做好“一城四镇”规划建设。推进荔香大道三期、丰收路公租房基础配套设施、县城北路东段、陆屋镇绕城一级路的建设。打通县城友谊东路、华源路、新兴路等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推进大花坛改造工程、环秀桥亲水步道、灵山大桥至工农兵坝河堤绿化工程续建。积极推进南流江支流(武利江)、钦江灵山段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环境整治,完成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87家,关停取缔19家,停产整治改造68家。沙坪、平南、伯劳、太平等14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投入使用;陆屋临港产业园集中式污水治理设施、武利工业园日处理能力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三海街道旺圩村、沙坪镇井冲村、平山镇东正圩和陆屋镇广笪村等4个农村污水处理站试水运行。在全钦州市率先启动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县规划》。

2019年,灵山县启动县城国土空间规划,打通了海岩路南延长线、一江两岸河堤路东边塘段、新乐路、司马路等一批断头路。实施海岩路南延长线、丰收路和丰裕路道路提升、绕城公路、县城区绿化工程等一批市政项目建设。实施道路改造及园林景观美化亮化,提升环秀桥至钦江大桥一江两岸亮化工程、桂味园香荔园广场园林工程、双鹤公园环山休闲步道工程、江南路道路改造工程等市政道路景观亮化美化工程。开展两违“飓风行动”,拆除违法建设、违规设置、残旧破损广告牌等。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3.5%;城镇建成区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21.5平方千米,镇建成区面积23.5平方千米。开展“生活甜美”专项活动,开展“三清三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300多个基本整治型村庄的整治工作,超过700个村屯开展环境整治。佛子镇马肚塘村、太平镇那马村华屏村、新圩镇漂塘村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加强对钦江、南流江、大风江沿江企业的水污染防治排查和整治,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8%,城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全县生态养殖场达到174个,占全县规模养殖场90%以上。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县89个行政村获得市级以上的生态村命名,其中有47个村同时获得自治区级的生态村命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