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有效路径

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有效路径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将探讨实施素质教育的四条操作路径。而对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推理方面的训练则较为不足。归纳推理的主要功能是发现结论、发现真理,而不是验证结论、验证真理。归纳能力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它的培养更多地依赖过程的教育,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不是结果的教育。

高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有效路径

本节将探讨实施素质教育的四条操作路径。

一、不仅要重视教育,更要注重智慧教育

学生通过学习,理应越学越聪明,但事实上,一些学生却没能越学越聪明,反而越学越呆板,越学越僵化。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学习任务太重,从而忽视了智慧教育,禁锢了思维的发展。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是前人科学探索的结果。而智慧则体现在过程中,既体现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更体现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继承的教育,而培养智慧的教育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创新的教育。因为智慧体现在思考和活动的过程中,智慧表现为对问题的处理、危难的应对、矛盾的发现、现象的概括、本质的思考等。智慧是对知识经验的一种升华,智慧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把握,决定于对知识的运用。从学习的角度看,智慧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也有不同,知识的学习依赖于结果,更多地需要耐力、记忆和理解;智慧的学习依赖于过程,更多地需要活动、思考和创造。

既重知识、更重智慧的教育是一种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育,既重视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又把学生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探究体验提升到了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激化智慧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智慧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灵活运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需要多次的尝试错误,这个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二、不仅要重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重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则有所忽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往往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

对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没有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的学术价值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造和创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的激情。老师对于学生的发现要格外珍惜,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分缕析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提问需找到疑难处,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老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双向思维训练,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

我国教育在较长时期内比较偏重单向思维训练,基本模式是从一些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推出一个结果,即标准答案。在思维方向上,属于正向思维;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收敛思维;在推理形式上,属于演绎推理。而对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推理方面的训练则较为不足。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逆向思维,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和矛盾,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只有经过反思的结论才是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因此,逆向思维是现代人才的重要品质之一。

发散思维可以开拓思路,增强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对于考虑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提出多个决策方案、提出新的创意等来讲都是很重要的。既有收敛思维能力,又有发散思维能力,也是现代人才的重要品质之一。(www.xing528.com)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是一种基于概念、按照规则、通过诸多例证进行的推理。以数学为例,演绎推理是基于公理、定义、定律、公式和符号,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命题证明或公式推导的。演绎能力是一种能够熟练使用演绎推理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质也是一种演绎能力,目的都是验证已知的结论。这种方法,造就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基础知识(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扎实,基本技能(运算技能与证明技能)熟练。但是,演绎推理不能用于发现真理,因此,依此而塑造出来的人及其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较难实现创新。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是由一些命题推出一个一般性较大的命题的推理形式。归纳推理的主要功能是发现结论、发现真理,而不是验证结论、验证真理。

从学习来说,演绎推理属接受性学习,归纳推理属发现性学习;演绎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依靠知识的传授,归纳能力的培养则更多地需要探究思维的启发;演绎推理主要侧重获得一种知识,归纳推理主要侧重激发学生的智慧。归纳能力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它的培养更多地依赖过程的教育,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不是结果的教育。演绎能力与归纳能力各有特点,各有各的主要功能,现代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四、进行交往式学习、创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的培养

1.交往式学习

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学习性交往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促使知识增值。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学生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求得新的启发和发现。第二,活跃学生思维。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缺少交往的学习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第三,只有基于交往和合作的学习,才能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同学情谊、师生情谊之所以可贵,不是形式上的在一个班学习,而是学习上的沟通、交流、合作形成的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生活方式,这种交往式的合作学习越经常、越深入,学生的成长发展就越快。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是学习促进人格发展的一种内在机制。

2.创新性学习

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它是对已有的东西,即书本上写的、老师讲的和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的突破。因此,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精神,敢于和善于质疑,这是创新素质的一种突出表现(外在突破);还要培养学生不唯己、不守旧的精神,敢于和善于打破已有知识经验的制约和思维定式的束缚,不断否定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这是创新素质的另一种突出表现(内在突破)。学生经常产生一些突破,其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创造素质就会不断得到发展。素质教育鼓励创新性学习,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珍惜学生的创造成果。

3.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体验是指一种全身心参与的活动,是全身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体验强调身体的直接参与。学习不仅要用大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获取直接经验,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重视感知、想象、情感、直觉等感性因素的作用。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融于心智的存在。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同样是记忆,未曾经历过体验的记忆犹如过客,而在体验基础上的记忆则如同经过消化后摄取的营养;未曾经历体验的理解是表层的理解,而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则是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的深度理解。教育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个结论,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个过程、体验某一结论。

探究是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实质,求得问题的解答。它按照一定的猜想、推测、假设,甚至是朦胧的直觉,对所接触的对象(事实、数据、观念、材料)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组合、连接,从而证明一种假设,形成一种思想或观点。探究作为获取知识的方式,与被动记忆、被动理解的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是主动性,探究永远是学生主动捕捉和叩问,而不是由老师或书本给学生一个问题;其次,探究总是猜想先于行动,学习者在与问题的接触碰撞中,总是猜测可能的解题方向和结果;再次,探究的原则是事实高于一切,总是想方设法去证实猜测的对错;最后,探究的结果是对猜想的验证,它不再是与己无关的知识,而是个人的探究成果,是个人智力劳动的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