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奔明主: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

投奔明主: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公英明神武,天下归心,等击破宇文化及之后,杨侗愿意与魏公里应外合,铲除恶人王世充,魏公未来的路,再清晰不过。李密援军一到,与徐世勣里应外合,在自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终于将宇文化及打垮。可实际情况下,李密义无反顾地“抛弃”徐世勣,西入潼关,投靠了李渊。一番纠结之后,徐世勣最终决定:效仿李密,投降大唐。

投奔明主: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

公元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及其追随者发动了江都兵变,逼死了隋炀帝,随后带领十万余众,一路北上,来到了黎阳。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发动江都兵变?因为私心。宇文化及为什么能够发动江都兵变?因为大家都想家了。

北方乱作一团,长安洛阳的两个孙子濒临死亡,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心却大得很。

正如《桃李章》中所吟诵的:“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杨广带着萧皇后滞留在扬州,一点也没有北归的意思。老婆、孩子、热炕头,隋炀帝的身边什么也不缺,可他带来的那些手下呢?一个个抛妻弃子跟随他来到扬州,原以为只是短期旅游,欣赏一下江南风景,品尝下当地特色小吃,便可以回到北方老家,但是一转眼两年过去,皇帝连一丝回去的意思都没有,怎不叫人心烦!

而且再好吃的扬州炒饭,吃多了也会腻!一些水土不服的人开始怨声载道。宇文化及意识到了“民意”的变化,偷偷加以利用,成功实施了江都兵变。大权在握的他,带领着归心似箭的人们,开启了回家之旅。

要想顺利回到长安老家,黎阳是必经之地。宇文化及的到来,搅乱了整个中原。对于刚刚继位的花季少年杨侗(杨广的孙子)来说,为爷爷报仇的机会随着宇文化及的到来而一天天临近。不过他自己没有刀,想让宇文化及死,他只能借刀杀人

王世充的刀?

王世充未必同意。即使他同意,杨侗也不会这么做。杨侗很清楚,王世充为了保住洛阳,与李密展开殊死较量,已然是险象环生,再去招惹拥有十万之众的宇文化及,显然太傻。

杨侗暂时还需要王世充来保护洛阳,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倘若李密与宇文化及联起手来灭洛阳,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洛阳不保,自己的命也就无从保起。

要想保命,必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一件怪事出现:洛阳郊外的血腥战争场面忽然消失,原本执著的李密忽然调转矛头,向正围困黎阳的宇文化及宣战!

杨侗究竟做了什么,能让李密的思想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赦免李密的谋反罪,册封李密为魏国公、太尉尚书令、东南道行台行军元帅。

这显然不够。

除此之外,杨侗还偷偷派人告诉李密,王世充飞扬跋扈,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洛阳城在他手里,已经是鸡飞狗跳。魏公英明神武,天下归心,等击破宇文化及之后,杨侗愿意与魏公里应外合,铲除恶人王世充,魏公未来的路,再清晰不过。

这对于李密,才是致命诱惑。

除了李密,人小鬼大的杨侗还不忘册封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这是徐世勣第二个右武侯大将军的官衔。

隋朝虽然已经岌岌可危,但毕竟是正宗;右武侯大将军的职位,还是令人振奋——徐世勣接到朝廷封赏的同时,又接到了李密的指令:死守黎阳,死磕弑君逆贼,死等援军。

置之死地而后生。五千人对阵十万人,徐世勣的现实压力巨大。面对十万敌军的日夜围攻,黎阳城有几次差点被宇文化及攻破。危急时刻,徐世勣创造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坑道战,从城内挖了数条地道一直延伸到黎阳城外,依靠一夫当关、百夫莫开的坑道优势,大量歼灭敌人。

总算挺过来了。李密援军一到,与徐世勣里应外合,在自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终于将宇文化及打垮。

徐世勣依旧镇守黎阳,李密依旧回师洛阳,他帝王梦依旧。

宇文化及被打残了,李密也破了几个窟窿,杨侗笑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杨侗以为自己是渔翁,可惜他不是。

真正的渔翁,是曾被李密打得找不着北的王世充。当李密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进攻洛阳时,城中的王世充笑了:李密元气大伤,徐世勣又不在现场,这盘棋,要好下很多。(www.xing528.com)

公元619年,在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之后,王世充决定对李密进行最后一击。此时的李密已不堪一击,瓦岗军简单抵抗之后,全线溃败,李密带领残兵,逃往关中

李密为什么不向东部逃窜,而是一路西奔?要知道,此时驻守黎阳的徐世勣,手头还是有些人马,而且管辖着东至黄海、西到汝州、南临长江、北达邯郸的广大领土。倘若李密能成功逃到黎阳,再稍微卧薪尝胆一下,与徐世勣携手扳回一局,也不是不可能。可实际情况下,李密义无反顾地“抛弃”徐世勣,西入潼关,投靠了李渊

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东部的路已经被王世充堵死,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李密只能向西部逃窜;第二,关中的李渊与李密曾经称过兄道过弟,李密想凭借旧情谊,说服李渊东击王世充,再调动东面的徐世勣,来个东西夹击,一举灭掉王世充,为自己报仇雪恨。

李密向着西方“极乐世界”一路狂奔,将曾经的兄弟徐世勣远远抛到身后。徐世勣的处境异常尴尬:主帅忽然投降,他这个次帅,该何去何从?

倾黎阳之兵,死攻洛阳,为李密报仇?

传说中的“真龙天子”李密都完成不了的心愿,自己就能完成?徐世勣的心里,还真没底。

况且,如果自己执意西征,那盘踞在东北方向的窦建德一定会有所动作,到那时腹背受敌,被王世充与窦建德蚕食的命运,会毫无疑问地降临。

关键中的关键,是李密并没有让自己这么做。没有接到李密的确切指令,听话的孩子徐世勣,犹豫了。

一番纠结之后,徐世勣最终决定:效仿李密,投降大唐

徐世勣将自己管辖的所有州县的基本情况做了归纳总结,制作成一份相当详细的统计表格,派人送往长安,交给李密。

为什么不是交给李渊,而是李密?巴结一下正“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新领导李渊,比依旧抱着既失势又失意的旧上司李密的大腿不放,似乎要实惠很多。

可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许多不看实惠看恩惠的人。徐世勣觉得拿别人的胜利果实来换取自己的大富大贵,是件丢人的事。他要做的是完璧归赵,而不是借花献佛。

李渊和李密得知消息后,都很感动。

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徐世勣,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李渊表达了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之后,立刻操起老本行,给徐世勣封官!

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右武侯大将军。这是徐世勣第三个右武侯大将军的官衔。

当徐世勣跻身国公行列时,尉迟恭连个县公都不是;当徐世勣官拜三品的右武侯大将军时,房玄龄依旧是秦王府的记室,杜如晦依旧是秦王府的兵曹参军

可是公元643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时,徐世勣排在第二十三位,尉迟恭排在第七位,房玄龄排第五,杜如晦排第三,大有后来居上的感觉

感觉都是人造出来的。有时人与人之间感觉的区别,就像初恋与二婚,初恋往往意味着要向世俗宣战,二婚往往意味着要向现实低头。

虽然后来的徐世勣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对太宗皇帝的托孤肝脑涂地,但他毕竟不是李世民的“初恋”,毕竟在玄武门事件中选择了中立。虽然从个人感受来看,李世民对徐世勣没有特殊情义,但在国家利益层面,两人始终维持着教科书式的良好的主仆关系。

但毫无疑问,李渊对于徐世勣是铁了心的喜欢,以至于他做出了两项重大决定:对于徐氏家族,要赐李姓;对于徐世勣的父亲徐盖,要封为济阴王(山之阳、水之阴曰南,济阴就是济水之南,简称济南)。

赐徐氏家族李姓,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唐朝的李姓为国姓,在李渊时代,能够被赐李姓的,基本都是各个山头的一把手。李勣(此后开始使用李勣的名字)作为瓦岗寨的第五把手或者六把手,能够赐姓李,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加封李勣的父亲徐盖为济阴王,更了不得,因为能够封王的基本都来自皇帝亲族内部、同一姓氏,徐家虽然被赐李姓,但本质属性仍姓徐。让外姓人做王,足见李渊对李勣的喜爱。

不过徐老爷子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除了生养了一个有用儿子之外,对于国家实在没什么突出贡献,因此他坚决要辞去王的封号。李渊无奈,最终改封徐盖为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