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话哲学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影响

对话哲学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影响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层提出“对话哲学”的理论。这种乐于山水、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的理想期待,对中国的艺术家们影响巨大。中国绘画注重意境,讲究神似,通过精神层面的共鸣,与自然对话,达到意境的最高峰。对话哲学体现的是一种思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自然界的风光、虫鱼鸟兽都是可以对话的主体。对话哲学奠定了中国绘画顿悟、画外之功等重要理论,验证了对话哲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对话哲学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影响

德国著名宗教哲学马丁布伯层提出“对话哲学”的理论。他认为,对话是两个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中两个主体共同参与并相互影响对方。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师徒传承就是师与徒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对话中进行经验交流、相互造就。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画家往往自以为主体,通过分解“自然”这一客体使其具有主体特征,这也叫做第二自然。而如果把“自然”当作主体,提升到与画家相等的地位和高度,这就可以进行精神上的对话。正如布伯所言:“艺术的永恒源泉是形象惠临人,期望假手于他而成为艺术品”。因此,艺术产生于人与自然的“视觉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思想影响巨大。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儒学思想始终相伴而生。《论语》有说:“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乐于山水、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的理想期待,对中国的艺术家们影响巨大。中国绘画注重意境,讲究神似,通过精神层面的共鸣,与自然对话,达到意境的最高峰。中国绘画的这种独特的与自然对话的方法,使中国的艺术家对大自然有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因而能抓住自然的象。在中国的哲学理念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又是万物之灵,应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用心去体会自然之境,精神与自然同流而永在。正如郭熙的“林泉之心”学说一样,画家需要对自然山水进行直接的观照,然后把取象与其深度的意境结合起来,这就是创造,这种创造就是依赖于与自然的对话。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语言要求画家要有审美的胸襟,与山水自然对话的经历。

中国古代的绘画名家无不是游览自然山川,收集创作素材,与自然对话,得其精髓和真意,然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凡名家,无不是有如神质,把绘画提高到哲学高度,游历名山大川,与自然对话交流。如明初画家王履通过游览华山著作《华山图》;清初弘仁通过云游黄山,描绘出黄山之景及松石;而画家王鉴带着弟子游览各地的轶事广为人知。(www.xing528.com)

对话哲学体现的是一种思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自然界的风光、虫鱼鸟兽都是可以对话的主体。与日月同眠,与花草共舞,与流水伴唱,建立一种生命之间的对话沟通活动,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体验自然万物,以一种审美的眼光鉴赏人间百态,这就形成了一种“心意”,绘画的灵魂,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的师徒传承模式构建了师与徒之间的亲密交流和对话,这即是心领神会的交流方式。

在中国画所创建的对话领域中,师与徒不仅仅是对绘画理论基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师与徒在山水对话中达到了内在的思想及感悟的共鸣。对话哲学奠定了中国绘画顿悟、画外之功等重要理论,验证了对话哲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