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中心3D噪声地图与空间形态耦合的数据与技术方法

城市中心3D噪声地图与空间形态耦合的数据与技术方法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在线性相关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现这一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一般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首先是拟合优度检验,利用多重判定系数R2表示,R2为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之比,反映了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全体之间线性相关程度。

城市中心3D噪声地图与空间形态耦合的数据与技术方法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研究在线性相关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现这一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扩展,其基本原理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类似,只是在计算上更为复杂,因此本书将使用SPSS软件来完成。

多元线性总体回归方程为:

y=β01x12x2+…+βkxk

其中回归系数β1表示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自变量x1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的因变量y的平均变动单位,其他回归系数的含义类似。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一般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

对于多元线性回归,需要测定方程的拟合程度、检验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4]。首先是拟合优度检验,利用多重判定系数R2表示,R2为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之比,反映了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全体之间线性相关程度。0≤R2≤1,R2越接近1,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越高,反之,R2越接近0,拟合程度越低。其次是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F检验,F统计量为平均的回归平方和与平均的残差平方和之比,用于检验所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是否可以用线性模型来表示。如果F统计量越显著,则说明自变量造成的因变量的变动远远大于随机因素对因变量造成的影响,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也越高,一般认为F值的相伴概率值P应小于0.05。最后是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t值为该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与其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的比值,用于检验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线性影响是否显著。如果某个自变量xi的回归系数βi的标准误差较大,必然得到一个相对较小的t值,表明该自变量xi造成因变量变化的能力较差,因此当某个自变量xi的t值小到一定程度时,该自变量xi就不应该保留在回归方程中,同时t值所对应的相伴概率值P一般应小于0.05。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量的样本数据,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区分出对某一特定变量影响较为显著的变量和影响不显著的变量。实际的城市声环境即是多因子综合影响下的结果,其中部分因子与其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进行相关性分析。(www.xing528.com)

2)声环境参数及指标因子的统计

在耦合分析前对分析所用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考虑到城市声环境的分布特点与街区空间形态的关系,本书研究以街区区块为基本单元计算各项指标数据,依据主要道路路网将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划分为80个区块,分别统计各区块行人高度处的平均声压级建筑密度、天空可视度、围合度、最高高度以及错落度。其中:

行人高度处区块平均声压级——耦合分析使用的声环境数据为街区区块的人群活动高度的平均声压级,数据基于前面软件模拟分析得到的空间声压级分布数据,在软件中在指定街区区块内以5 m为网格单元布置测声点,高度设为人群活动平面高度1.6 m,读取各测点声压级数据后导出并统计平均声压级。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数据基于基础空间数据计算得出,各区块的建筑密度为“(区块内建筑基底面积/区块总面积)×100%”。

围合度——围合度指标数据基于空间模型数据计算获得,各区块的围合度采用“区块内所有沿外围道路一侧的建筑边长之和/区块周长”来表达。

建筑尺度——建筑尺度指标数据基于空间模型数据计算获得,各区块建筑尺度为“区块建筑基地面积/区块内建筑个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