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复祖与信丰中学的故事

徐复祖与信丰中学的故事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丰中学,学生们能常见到徐复祖。徐复祖在与审干人员交谈时,高兴时称“陈老总”,不高兴时直呼“老陈”。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动荡年代,徐复祖波澜不惊地在信丰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二十几年。1976年,徐复祖在信丰县城因病辞世,享年77岁。徐复祖和信丰还真有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信丰中学任教十年,一家人在信丰居住近三十年,这种结局,是他未曾料到的。[1]刘义顺,即徐复祖,兴国杰村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任信丰中学教师。

徐复祖与信丰中学的故事

有人说,人生道路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这几步,不但会毫不留情地改变人生轨迹,还因此塑造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在信丰中学任教的十几年间,徐复祖一直是一个内心世界充满纠结、充满矛盾的综合体。

自豪和自卑。当年在中央苏区,像徐复祖这样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毕竟不多,并在战火中得到锻炼,逐渐成为红军的高级将领。这是一段他念念不忘并引为自豪的经历。他在给学生上历史课,时不时会流露自己的革命经历。在他房间墙上,悬挂着苏区反“围剿”的敌我双方作战示意图。一种老革命、老资格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在脱党、脱离革命后,徐复祖毕竟有一段服务旧政府的不光彩历史,或者说污点。在政治运动不断的那个年代,真要较真追究起来,谁都受不了。徐复祖懂这个道理。因此,他在信丰中学任教,为人低调,除教学和教研外,极少与其他老师交往,更遑论与学生打交道。这是他性格的另一面:谨言慎行,特立独行,骨子里还是“自卑”二字。

在信丰中学,学生们能常见到徐复祖。那时他刚退休,仍住在学校。偶尔能见到一个瘦弱的老人,拿着饭盒,穿过操场去食堂吃饭,人们说,这人是徐复祖老师。几年下来,徐复祖在学生中的朦胧印象就三句话:“老革命”“逃兵”“陈毅给他写过信”。

怨气和泄气。首先是对陈毅有怨气。他认为,自己是陈毅的部下,而陈毅没有尽到保护、爱护部属的责任,在打“AB团”时冤枉了他,差点要了他的命。他在自传里说,当年抓他的是陈毅,后来劝他回来的也是陈毅,因此他拒绝了。徐复祖在与审干人员交谈时,高兴时称“陈老总”,不高兴时直呼“老陈”。

这种对党组织的怨气,表现在以后的工作上便是泄气。在教学上,徐复祖表现平庸,既无败笔,也缺亮点,无可圈可点之处。有县委审干结论和陈毅回信罩着,信丰中学党组织和领导对徐复祖恭敬有加,关照备至,能照顾的都办到了。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动荡年代,徐复祖波澜不惊地在信丰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二十几年。(www.xing528.com)

1976年,徐复祖在信丰县城因病辞世,享年77岁。

当我们以客观求实的态度来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时候,徐复祖的人生三部曲可用光荣、暗淡、平庸六个字来概括。徐复祖和信丰还真有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他数次转战信丰,作为红二十二军的领导人之一,他见证了陈毅和肖菊英在信丰喜结连理。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信丰中学任教十年,一家人在信丰居住近三十年,这种结局,是他未曾料到的。

【注释】

[1]刘义顺,即徐复祖,兴国杰村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任信丰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