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忻城县革命老区九大工程加速脱贫

忻城县革命老区九大工程加速脱贫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重点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已开工项目共7个,计划用地41.40公顷,已全部落实用地。五是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2018年6月起,忻城县35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相继开业,全县35个服务站皆已进行线上运营。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实施,全县所有村屯实现饮水安全。教育厅等帮扶单位积极深入忻城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忻城县投入资金970万元,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现造林面积31295亩,森林覆盖率58.57%。

忻城县革命老区九大工程加速脱贫

一是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实施“115”工程效果明显。

“十三五”时期,忻城投入专项资金2700多万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1700多万元),用于发展“10万亩百香果”工程,实现新增种植面积1.65万多亩。投入300万元发展“10万头育肥牛”工程,受益农户1000户3815人。投入1000多万元,发展种植“5万亩秋糯玉米”,受益农户达5213户19754人。投入50万元发展桑蚕扶持贫困户产业。

积极引进总投资约6.1亿元30万头生猪养殖精准扶贫项目,整个项目满负荷生产后,年可出栏生猪约30万头,实现畜牧产值约6亿元,每年可为参与合作的家庭农场提供代养费及租金约6000万元至9000万元,为忻城县打造生猪调出大县、畜牧强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重点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十三五”期间,忻城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规划搬迁6413户27534人(自治区下达搬迁任务为270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54户25056人。已开工项目共7个,计划用地41.40公顷,已全部落实用地。计划建设安置房2162套,已竣工426套,竣工率19.7%;计划搬迁9598人,已完成搬迁307户1545人,搬迁率16.10%。依托城镇安置搬迁群众,将城镇化建设与移民搬迁相结合,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依托工业企业、旅游业、商贸市场开发等平台,引导搬迁群众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就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扶贫搬迁安置目标。

三是加快推进金融扶贫工程。2018年累积发放贫困户贷款5809户,金额25706万元,授信22411户,金额83348万元。小额信贷主要是以两种方式解决贫困户增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己贷款自主经营实现增收。对于一些没有生产门路、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由贫困户贷款,选择有资质的合作社或企业入股委托经营,通过分红增加收入。

四是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工程。忻城县旅游资源丰富,莫氏土司衙署是目前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风光旖旎的红水河七彩画廊景区,素有“小三峡”之称。2018年加大薰衣草庄园建设力度,该园已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评定,仅2018年5月游客接待量达到5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就达到了1.8亿元,同比增长30%。通过薰衣草庄园引导项目周边群众直接参与旅游接待服务等方式,增加就业人数1200多人,带动周边乡村食宿、农业观光等40多个农村“小微”项目发展。2018年有683名贫困农民到庄园务工,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可达2800元。忻城县做好旅游扶贫,打造绿色产业,拉动全县经济,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和脱贫致富搭建了良好平台。(www.xing528.com)

五是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忻城县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签订了农村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已经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完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物流仓储中心建设,对800多人进行了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培训。正式应聘第一批(34名)农村淘宝合伙人,这34位合伙人分布在忻城县12个乡(镇)。2018年6月起,忻城县35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相继开业,全县35个服务站皆已进行线上运营。其中马泗乡村级网点于2015年9月份注册淘宝网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忻城县内的特色农产品珍珠糯玉米、土榨红糖、土制面条金银花茶蓝莓、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外销额超过100万元以上。新型的电商销售模式具有无限的扶贫潜力,是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新力量。

六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忻城加快推进和完善贫困村道路、饮水、住房、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全部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预脱贫的寨北、里苗、雷洞、板河村已全部实现屯屯通硬化路。实现全县113个行政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覆盖率为86.92%。在改善人居环境上。2018年共有2639户在册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按照贫困户类别,共投入补助资金7207.20万元。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实施,全县所有村屯实现饮水安全。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全县130个行政村均实现村村有办公楼,村级卫生室、戏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七是注重推进培训扶贫工程。结合重点扶持项目和群众生产需求,采取送教下乡的培训方式,开展百香果种植、核桃种植、家禽饲养等方面知识培训。培训扶贫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2018年参加培训人数9206人,完成年度计划培训人数8000人的115.07%。通过培训,提高农户技能,增强群众自主脱贫致富的能动性

八是同步推进教育、社保、结对扶贫工程。认定为城镇“零就业” 家庭的搬迁移民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实现享受从学前教育大学本科应补尽补政策。全面落实“五保”“低保”等政策,努力实现脱贫线和低保兜底“双线合一”。加强结对扶贫,举全县之力,凝聚区、市、县各级帮扶力量,实现帮扶到村到户全覆盖。教育厅等帮扶单位积极深入忻城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协调解决问题。教育厅挂点帮扶忻城县红渡和古蓬两个镇共7个贫困村,作为后援单位,教育厅在十余年的结对帮扶过程中,下大力气,对挂点的7个贫困村每个村筹集资金100万元,对联系村屯进行了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力改善扶贫点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为贫困村打赢扶贫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是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采取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美丽忻城”乡村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忻城县投入资金970万元,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现造林面积31295亩,森林覆盖率58.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