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廷理《知还书屋诗钞》,重要的社会文献

杨廷理《知还书屋诗钞》,重要的社会文献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廷理诗作今存逾千首,绝大部分保存在《知还书屋诗钞》中。杨廷理《知还书屋诗钞》可说是部诗体自传,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在此之前,有刘汉忠编校的《知还书屋诗钞》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于1996年出版。另外,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代诗文集汇编》及2013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州乡贤著述影印丛刊》皆收录《知还书屋诗钞》。

杨廷理《知还书屋诗钞》,重要的社会文献

诗文集。[清]杨廷理撰。道光十六年(1836年)删定汇刊本。

杨廷理(1747—1813),字清和,号双梧,又号半缘、苏斋、更生。广西马平(今柳州)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次年朝考第一,引以知县用签发福建。先后任归化宁化、侯官等县知县。乾隆五十年以政绩卓异,升任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次年,台湾天地会林爽文举事,围府城,协知府守城,知府败死,摄府事。事平后任台湾知府,升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特加按察使衔。后因原侯官知县在任内亏空库银千余两,杨氏亦因“交代未清”而遭无妄之灾,被革职查办,遣戍新疆伊犁,历时6年始归。复援例降捐,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再任台湾知府。赴任前,向嘉庆皇帝建议开发噶玛兰(今台湾东北之宜兰)。到府视事未及一年,又遭人诬告丢官,撤回内地。嘉庆十四年(1809年)被派赴台平定淡水械斗事件。嘉庆十五年(1810年),被委派进驻噶玛兰筹办开发、设厅事宜。嘉庆十六年(1811年),第三次任台湾知府,嘉庆十八年(1813年)卒于府署。在官多有利国利民善举,尤其在开发噶玛兰方面,其功至伟。《宜兰县志》等台湾方志对其治台给予了很高评价。

杨廷理喜诗,仕宦游历、所见所闻所感等,多形诸诗。每一生活阶段结束后,即把该时期所作诗篇按时间先后编排,辑集刊刻,今可考其名者有《西来草》《东归草》《南还草》《北上草》《东游草》《双梧轩诗钞》《再来草》。其中《再来草》尚有原刻本存世。杨廷理诗作今存逾千首,绝大部分保存在《知还书屋诗钞》中。《诗钞》系许乔林将杨廷理各种诗集原刻本编校,“谨循《东游草》自序以实以率之义,稍删其涉酬应者,合《劳生节略》为十卷”。[462]诗钞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锓板,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原刻本。《诗钞》计有《西来草》3卷,《西来剩草》1卷,《东归草》1卷,《南还草》1卷,《北上草》1卷,《东游草》1卷,《拾遗草》1卷,附《劳生节略》1卷(杨廷理自述生平事迹)。

杨廷理的诗,正如他在《东游草》自序中所说:“古人以诗记兴,作者兴会淋漓,精光万丈。予以诗记事,据事直书,漫无含蓄……实、率二字,余诗居多。” [463]具有记事、实录、真率的特点。确实如此,许乔林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刊本《知还书屋诗钞·叙》中评介说:“乔林尝谓《诗品》之实与率,唐宋大家能之。实者,诚也,运其三长九能,不屑有所缘饰,第任心以达恉,无意求工而自工,是之谓实,是之为率,非但如(司空)表圣劲健疏野之谓也。”又说:“生平以实心任事,以率真待人,光明磊落,不免与俗龃龉,然屡踬旋起,圣主有‘朕所素知’之褒。殚竭血诚,力图报称,才与识足以副其所学。至其以实心任事,以率真待人者,则百折不回也。”[464]可见其诗品人品,表里一致。其一生为国分忧,为民解困,“报国从来拼一身”,“弃民弃地忧臣职”,“海峤未宁臣敢老”,“驰驱王事愿含贞”,是他一生思想的真实写照。如果将其诗按地域分作西北、两粤、闽台三大部分,那么以在西北的诗写得最多,也最好。其谪戍伊犁时期诗作,录为《西来草》《西来剩草》。在极西边塞,流放飘零中,艰苦备尝,仍以昂扬的调子歌咏所见风土民情,由衷赞美国土之壮美辽阔,常带有一种清刚向上之气。如《雪花吟》一诗,极力铺陈、描绘伊犁雪景之奇丽,最后发出“不缘万里饱风雪,岂识琼楼与玉宇”的感悟。诗集中有大量诗歌,描写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象和风物,雄浑壮美,情景如画,豁人耳目。羁谪生活,穷愁困厄,故而思念亲人,怀忆故乡,亦是集中诗作的主题,如“顾影忽惊霜鬓改,思家怕见月轮移”(《中秋待月》),“剩有孤灯能伴我,夜归把酒读离骚”(《效行》)等,所作亦多,抒写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与孤独之感,宛转凄恻、真切沉郁,动人心魄。(www.xing528.com)

杨廷理《知还书屋诗钞》可说是部诗体自传,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他以诗记事,且诗钞中各集,经其生前按年编订,并有自序和自注。其一生仕履、遭际、感喟、心志,莫不昭然,从而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如流放制度、流人生活、台海关系、噶玛兰开发,在其诗中均有真实生动的描绘,为治史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民国时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收录其重任台湾知府后所作的《东游草》评价云:“下卷……亦多在台纪事,并屡言开港。盖此书诗注甚详,其重要愈于正文。而全书所记有关事实者二:一为讨平朱濆之乱,一则开噶玛兰港。”[465]其评价正是着眼于诗作的文献价值而论。顾绍柏先生则称:“其描写西北边境的诗,大大扩充了中国古代边塞诗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466]

杨廷理诗集《再来草》1卷,嘉庆十一年(1806年)刊本,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有藏,收录其捐复知府的诗作,其中有部分诗作未见于《知还书屋诗钞》。杨廷理著作还有《东瀛纪事》一卷[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刻本、道光十七年(1837年)其子杨立亮重刊本等],记述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在台湾平定林爽文事件始末;《议开台湾后山噶玛兰即蛤仔难节略》[今存道光十七年(1837年)杨立亮重刊本],详述自乾隆、嘉庆年间蛤仔难(即噶玛兰)开发设治的经过、曲折,对开发噶玛兰提出建议,颇有远见卓识,是噶玛兰开发设治的重要文献。

2000年香港新世纪国际金融文化出版社出版,由刘汉忠编校的《杨廷理诗文集》,除囊括以上诗文集外,另辑遗诗文若干。在此之前,有刘汉忠编校的《知还书屋诗钞》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于1996年出版。另外,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代诗文集汇编》及2013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州乡贤著述影印丛刊》皆收录《知还书屋诗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