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园林史:探索文化艺术世界

中外园林史:探索文化艺术世界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世纪后半叶,以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为中心,出现了新的美术动向,意味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佛罗伦萨画派成为新美术运动最主要的流派。图10-12美第奇家族花之圣母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外园林史:探索文化艺术世界

中世纪的意大利,古代文化并没有完全泯灭殆尽,成为人们心中潜在的文化意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继承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阿拉伯、印度、中国的东方文化

人文主义者掀起的新文化高潮,表现出更加旺盛的创作力,使意大利在建筑、绘画、文学创作,以及新的哲学思想方面率先进入全面繁盛的时期,此后又影响到整个欧洲,在法、英、德、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先后出现文艺复兴文化热潮,代表作有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三美神》和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见图10-5、图10-6)。

13世纪后半叶,以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为中心,出现了新的美术动向,意味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佛罗伦萨画派成为新美术运动最主要的流派。代表作有多纳泰罗的《祖孔》和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的《大卫》(见图10-7、图10-8)。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佛罗伦萨仍然是最主要的中心。随着意大利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不安,人们的宇宙观和民族意识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昔日城市共和国的革命精神发挥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的作用。

图10-4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建筑与艺术相结合

图10-5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三美神》

图10-6 列奥纳多·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图10-7 多纳泰罗的《祖孔》

图10-8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的《大卫》

美第奇家族(见图10-9、图10-10)是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家族,创立于1434年于1737年因为绝嗣而解体。美第奇家族在欧洲文艺复兴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科西莫·美第奇和洛伦佐·美第奇是代表人物,是站在历史上的富豪。

图10-9 科西莫·美第奇(www.xing528.com)

图10-10 洛伦佐·美第奇

佛罗伦萨随处可见美第奇家族象征的盾牌标志(见图10-11),所见之处皆其家族昔日产业,美第奇家族产业繁盛程度可见一斑。美第奇家族在13世纪末期就出现在佛罗伦萨市,此后家道渐盛并进入了市政府机构,文艺复兴时期富可敌国。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心脏是佛罗伦萨,那些最为人熟知的艺术家,多半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创作设计的作品都由委托人定制化,美第奇家族成为最大的金主,在雄厚资本的支持下,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多纳泰罗、提香等大师,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美第奇家族银行从一个佛罗伦萨的地区银行,发展成一个资产遍布欧洲的超级大财团。美第奇家族虽然不担任政府里面的任何职务,但依靠它的财富实力,却可以让政府里面几乎所有官员都听命于他们。美第奇家族成为佛罗伦萨真正的实际控制人。以君主的姿态荣登统治地位,美第奇家族断断续续统治了佛罗伦萨长达三个世纪。然而,财富的增加却让科西莫·美第奇倍感不安。因为《圣经》中对于他这种靠放贷而吃利息的行为,有明确的罪责规定,认为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死后需要进到第七层地狱中接受惩罚。为了给自己和子孙后代赎罪,科西莫·美第奇在教皇大人的建议下,开始捐钱修建修道院,抵消他在地狱当中的罪孽。后来又发展到资助绘画和建筑,这样一来,他慢慢也就真的喜欢上了艺术。

图10-11 美第奇家族象征的盾牌

美第奇家族(见图10-12)的造园活动如下。

(1)卡雷吉奥别墅:美第奇家族最古老的别墅。

卡雷吉奥庄园是美第奇家族所建的第一座庄园,柯西莫请著名建筑师雕塑家米开罗佐设计别墅建筑和饰和凉亭,凉亭周围绕着绿廊和修剪的黄杨绿篱,庭中设座椅,规划整齐对称。

风格特点:保留中世纪城堡建筑风格,建筑开窗很小,并有雉堞式屋顶,显得封闭而且厚重;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仅仅反应在开敞的走廊处理上;庄园地势较高,可一览托斯卡纳地区的田园风光。花园布置在别墅建筑正面,采用几何对称式布局,园内饰有花坛水池,缀有瓶饰,并设有内置座椅的休息凉亭;高篱划分出绿廊,设有整形的黄杨绿篱植坛。园内设有果园,观赏植物品种数量也很多。

(2)卡法鸠罗别墅:柯西莫命米切罗兹设计的有壕沟、吊桥的城堡园。

(3)费索勒的美第奇别墅:是米开罗佐为柯西莫的儿子设计的,也是美第奇家族最著名的别墅。庄园由三层台地构成,位于费索勒山丘的斜坡上,视野开阔,依山就势,建筑与平台密不可分。

图10-12 美第奇家族

花之圣母大教堂(又名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见图10-13),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花之都,大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来得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狭窄的街道里,仿佛还能听到文艺复兴时期那辉煌的马蹄声。建筑和绘画也还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光芒。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妩媚。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花之圣母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科西莫·迪·乔凡尼·德·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涅内斯基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仿佛整座圆顶已经在心里建好了。他的墓就在教堂地下,教堂广场上他的塑像手指着心爱的圆顶。圆顶内部是瓦萨里所绘制的穹顶画《末日审判》(见图10-14),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浮雕比比皆是。登上教堂北侧的463 级台阶到达圆屋顶,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老城区的街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