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岭南私家园林:中外园林史

岭南私家园林:中外园林史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岭南地区已出现民间的私家园林;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又逐渐影响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此后,龙氏族人经年精修,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

岭南私家园林:中外园林史

“岭南”一词源于《晋书·地理志(下)》中将秦代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在地理上泛指中国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地区,古称南岳。汉代,岭南地区已出现民间的私家园林;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又逐渐影响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清中叶以后造园活动日趋兴旺,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粤中四大名园有佛山顺德的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禅城的梁园

岭南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水系交错,珠江三路在此汇流形成三角洲流入南海。岭南在中国建筑气候区划中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同时纬度较低,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地理位置及地貌形态因素使岭南地区形成独特的气候条件,表现为全年高温多雨,一年中最典型湿热气候从5月持续到9月,常伴有雷雨台风天气。春季2月至5月受沿海暖湿气流影响易出现“返潮”现象,秋季温湿度适宜,冬季较短暂且温度不低,但由于湿度较高导致人体感温度低,产生湿冷感受。岭南独特气候特征促使应对湿热气候的地域性设计手法形成与发展,是塑造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的客观物质条件。由于区域内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相似,形成人们相近的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发展至今“岭南”地区一般特指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香港、澳门地区。

1.清晖园

清晖园(见图7-54、图7-55)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明朝万历丁未(1607年)状元黄士俊(1570—1661年)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建筑黄家祠、天章阁和灵阿之阁。清乾隆年间,大良进士龙应时(1716—1800年)购得旧址,修葺扩建,植花莳草,渐成规模。1805年,龙廷槐(1749—1827年)建小方园。1806年,其子龙元任扩建,称“清晖园”,请同榜进士、江苏书法名家李兆洛题写园名。后其子龙元僖(1809—1884年)建龙太常花园、楚芗园,几经周折转手,龙太常花园后改称“广大园”。此后,龙氏族人经年精修,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

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清晖园的布局是园中有园。其三大块大体为:由原正门进入的东南区,中部的旧园区,西北部近年兴建的新园区。区域间虽有分隔,但却以游廊、甬道以及别出心裁的各式小门相互连接,融为一体。以旧园区为例,其西部以方池为中心;中部偏北的船厅等是该区的精华所在;南部的竹苑、小蓬瀛、笔生花馆等组成庭院,形成园中有园,即大园包小园的格局和韵味,委婉多姿。

清晖园没有刻意营造假山,这主要归因于地利之便。其三面环山,只要稍筑台阁,即可登高眺望远处山麓。以凤台为例,远处为凤山,凤山山麓绵延而来,经凤台接引而入园,而园内林木森郁,与远处山麓之青黛一脉相承。如此清晖园与凤山看上去融为一体,园内实无山胜有山。清晖园北端地势较低,傍池筑船厅,于船厅登高,东可远望太平、神步,西见梯云山也借景之妙法。山势远来,直引至园内池塘,则此池塘仿如远方山麓脚下的山塘,与山景浑然一体。

清晖园内水木清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茏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突显出中国古典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园内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作文章。

清晖园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惜阴书屋、竹苑、斗洞、狮山、八角池、笔生花馆、归寄庐、小蓬瀛、红蕖书屋、凤来峰、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阁等,造型构筑各具情态,灵巧雅致,建筑物之雕镂绘饰,多以岭南佳木花鸟为题材,古今名人题写之楹联匾额比比皆是,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古朴精美,品味无穷(见图7-56 至图7-60)。

图7-54 清晖园鸟瞰图

在花木配置方面,园内花卉果木逾百种,除了岭南园林常见的果树,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七瓜枫、羽毛枫等,并从山东等地刻意搜集了龙顺枣、龙爪槐等北京树种,品种丰富,多姿多彩,其中银杏、沙柳、紫藤、龙眼、水松等古木树龄已百年有余,一年四季,葱茏满目,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

2.可园

可园(见图7-61)于1849—1850年间兴工建造,至1864年(园主人张敬修故去)才基本建成,此间经历多次扩建与改建;在可园造园历程中,张敬修倾注心血、亲力亲为,并留下诗文以阐述其造园意境、寄景抒怀。通过张敬修撰《可园遗稿》中《可楼记》所述——“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可知其造园重要理念为营造“幽”之意境与寄托“畅”之情怀;结合其诗文中“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可知其选址的意向所在以及对庭园造景的重视。可园的兴修伴随着张敬修十几年“三起三落”的戎马生涯,其间不断汲取广西、江西园林之精华,并结合东莞实际,修建了可堂、可楼、可轩、邀山阁、问花小院、滋树台、擘红小榭、花之径、环碧廊、湛明桥、曲池、草草草堂、双清室、雏月池馆、绿倚楼、壶中天等,借景于北面可湖,形成了“连房广厦”的内庭园林空间,格局完整而富有岭南特色。

图7-55 清晖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蔡倩仪)

图7-56 清晖园白木棉九鱼图(灰塑)

图7-57 清晖园竹苑(灰塑)

图7-58 清晖园福临门金箔(漆木雕刻)

图7-59 清晖园八仙法器(石湾陶瓷

张敬修虽以武将身份起家,却颇有丹青风雅。大门上的“可园”二字就出自张敬修之手,以喻乐知天命、随遇而安,表达了对仕途和人生的理解。可园修建与园主人张敬修仕途起伏休戚相关。张敬修一生为武将戎马奔波,因清代战事频繁而屡次出征作战以慷慨赴国;仕途上多次起落,其间历经险恶与郁郁不得志,后期则到达乐知天命随遇而安的旷达境界,将私园命名为“可园”。

张敬修出身文人世家,为唐代宰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后人。张氏一族自宋代迁居莞城,以诗文传家;张敬修二哥张熙元善经营,富甲一方,在张敬修23 岁时为其捐得同知一职,自此张敬修出仕为官,以武将身份起家。1845年受林则徐虎门销烟影响,张敬修参与修筑炮台、抵御外敌有功,受朝廷封赏并调至广西平定匪乱;平乱期间,张敬修仗义疏财“募勇购械以御贼”,却与当局招抚了事方略相违,满怀抱负而不得志。1849年张敬修以弟亡母病为由罢归莞城,修葺宅园以奉养慈母,是为可园建园初衷。张敬修罢归故里后,本想建私园以诗画会友,将以终老;而后因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被朝廷召回重用上阵作战,其间张敬修作战英勇屡立战功。1856年5月兵败重伤回乡养病,至同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受诏负伤作战取得大捷,复官江西按察使;1860年初赴任,1861年七月因病不得不退休归故里,回可园潜心于诗画造诣,至1864年正月卒。

图7-60 清晖园玻璃

图7-61 可园全景

根据文献记载,可园有过两次重要的改建:可园初次建成后,于北面临水可堂之上加建二层的“可楼”(后保护不当而毁,不复存在);继可楼建成后,于西面桂花轩之上(双清室西侧)加盖三层,建成现今四层高的“邀山阁”。可园最初格局为南面入口接待、西面宴请消暑、北面游憩起居三个组群;经过加建竖向上的楼阁后,西面、北面建筑组群在二层通过檐廊、露台、蹬道以相互连通,将生活起居空间、游览观赏功能抬升至二层及以上,最终形成可园现有的独特的组群式竖向楼阁布局形式。

张敬修写文以描述园内竖向楼阁建造思路,文中表述“吾营可园,自喜颇得幽致。然游目不骋,盖囿于园,园之外,不可得而有也。既思建楼,而窘于边幅,乃加楼于可堂之上,亦名曰可楼”;而后“既营可楼,览仍不畅,乃度园西置杰阁,凡三层,期于见山而止”又再度加建园内四层的“邀山阁”,以达到可园既“幽致”又“畅达”的空间与意境。

张敬修以庭园意境营造作为其借景抒怀的重要表达方式,造园自1849年起历经十五年,其间他带兵在外仍不忘委托其侄张嘉谟辅助建造;直到1861年才得以返乡,定居可园休憩养病,以诗文会友,而这段理想生活在三年后随张敬修病逝而终结。

可园作为私家宅园,庭园营造主要受园主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影响。可园除了作为私园之外,由于张敬修广邀文人雅士在可园雅集,在当时成为岭南地区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最重要的影响是其将居巢、居廉收为幕僚长住可园,以可园为教学、聚会主要场所而产生影响后世的岭南画派,这也成为东莞可园区别于其他私园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所在。因此,在了解可园张氏一族的人文历史背景之外,可园的历史背景还与岭南画派鼻祖“二居”与岭南文人雅集相关。

“二居”指清代画家居巢、居廉兄弟,其创造了撞水、撞粉中国画技法的居派花鸟画; “二居”对传统中国画的贡献除其独创技法外,在题材上以状写岭南风物为主,在当时岭南画坛独树一帜。“二居”早年为张敬修所赏识,居巢作为幕僚依附张敬修十七年,居廉先随张敬修,后与张嘉谟志趣相投,依附张嘉谟二十七年;“二居”早年创作生活与张氏家族、可园有紧密联系。可园、张氏为“二居”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可园、道生园为“二居”提供创作的诗意空间(张氏为其搜罗奇珍异草以观摩作画),文人雅集为“二居”提供文化氛围,其技法在园内成熟,其精品在园内完成,且在园内进行传道受业;另一方面,“二居”与岭南画派为可园注入文化内涵与价值,两方相辅相成。

居巢与张敬修感情深厚,追随其数次出仕作战、出生入死,张敬修去世前嘱咐张嘉谟筹足费用送之归故里;后居巢、居廉回广州建“十香园”开馆授徒,在两广桃李甚众。居廉应张嘉谟之邀在之后十年中多次往返广州、东莞两地,客居道生园作画。“二居”在可园内创造撞水、撞粉技法,达到其绘画艺术巅峰时期,也留下最多绘画精品。因此,称可园为岭南画派重要的策源地不足为过。

张敬修作为当时一方名仕,家雄于财而性耽风雅,常接济本地文人,且广招文人雅集于可园;在其第二次归家闲居期间欲结孟山诗社,后因再次出征而未果。当时经常往来可园的有著名诗人番禺张维屏、东莞简士良、广西郑献甫等人,也留下较多诗篇以描述当年在可园赏菊咏梅观月夜的活动。继张敬修过世,其子张振烈仍以诗文会友进行雅集活动,留下《绿绮楼诗抄》《雏月池馆吟稿》(已失传)等诗集,绿绮楼“坛坫之盛”广为闻名(“可作紫翁之柳堂观,可作树翁之啸剑山房观,亦可作余云根老屋观”)。后可园与文人雅集随张家式微而没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可园见图7-62。

可园(见图7-63)占地约2200 平方米,建筑绕庭布局。虽然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但园中建筑、山池、花木等景物却十分丰富。造园时,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园北临村中大池塘,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全园共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房,左回右折,互相连通,通过130 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设计精巧,布局新奇。可园的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共有130 多处门口,108 条柱栋,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路。

按功能和景观需要,可园大致划分为三个区,东南区为庭院主入口区,主要功能是接待客人和人员分流。东南区建筑包括建筑门厅、擘红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听秋居及其骑楼,其中建筑门厅和擘红小榭与门厅门廊形成东南区建筑的中心轴线。西区建筑是主人接待设宴客人、远眺观景的地方。包括双清室、可轩以及建筑后巷的厨房、备餐室等。双清室主要用于设宴活动,其北侧小天井可通风纳凉,在双清室可观赏莲花池中的睡莲,享受后巷冷风。可轩位于双清室西侧,可轩上方便是庭院最高楼邀山阁。北区建筑是沿可湖而建的建筑,独具游湖观景的功能,园主人卧室以及书房等皆位于这组建筑中。可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临湖设有游廊,博溪渔隐水面设有可亭与廊相对,人可以从曲桥上到可亭。可堂西面是壶中天,壶中天与可湖中间是船厅——雏月池馆,其二层是主人书房。雏月池馆西北角有观鱼籍及其平台。

图7-6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可园(www.xing528.com)

(图片来源:可园博物馆

图7-63 可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王平清)

可楼(见图7-64)高约17.5 米,共四层,又名邀山阁,取“邀山川入阁”之意。曾是东莞县城最高建筑,也是可园最有特色的建筑,平面近似方形,主体以青砖砌筑,体量坚实;外墙上窄窗点缀,以大阶砖出挑形成线脚,顶层再以木构架撑起歇山顶,四面通窗,可览远近之景。它是当年园主人休闲娱乐赏风景的最佳处,四面皆开窗,一阁豁然,可观八方之景。其立面造型是碉楼式,它是全庭的构图重心,体量虽大,但底层被遮挡,前有双清室烘托,侧有曲廊和平台陪衬,故感高而不威,挺而不孤,与园林简单轻松的气氛显得协调。邀山阁被老东莞人称为“定风楼”,因其四面通窗,仅以10 根木柱筑于石墩之上,无一钉一铁。而东莞是台风常袭之地,邀山阁却经多次狂风、暴雨、地震仍安然无恙,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艺。

图7-64 可园可楼

可楼整体形制与材料选用与古代城门的角楼、岭南民居的碉楼有几分相似。同时,园主特意将双清室前位置边界明显的登阁主楼梯用墙体围合、遮蔽,仿似如军事堡垒的入口般,做消隐处理,也表现出园主人早年从戎的意境。

可轩是邀山阁的首层,是张敬修接待宾客之地。厅内门罩、地板装饰为桂花纹。可轩的地板加工十分精细,砖块由人工手磨而成。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张敬修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唯恐质量不佳。可见,琢磨之精细。在厅中央还设有一铜管口,它是用来送风送香的。当年在隔壁小房里放着一台鼓风机,由仆人在小房里用鼓风机鼓风,再加上一些香料,风由地下的铜管徐徐冒出,凉风阵阵,清香沁人,宾主无论是高谈阔论或细语密斟,都不会受到仆人的打扰。可见其设计巧妙,独具匠心。

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取“人境双清”之意,表达出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双清室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板纹样、天花、窗扇皆为“亞”字形,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堂前有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此室结构奇巧,四角设门,便于设宴活动。

在这里普遍采用了岭南庭园惯用的套色玻璃。窗扇由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的玻璃镶嵌,色彩缤纷,令室内外景物增加了光影的变化。而大厅中央墙上的玻璃还制有居巢的字,更显其名贵,也由此可见园主人与居巢之间的深厚情谊。

3.余荫山房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的余荫山房,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咸丰年间,余荫山房原园主人邬彬(1824—1897年),寒窗苦读近十载,于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中举,后因捐纳得任内阁中书(官阶从七品京官文职),任职不久便在大选中被选用为司员外郎(从五品),抽签分为刑部主事。咸丰五年,因“克襄王事”(捐助军需)被咸丰皇帝诘授为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邬彬在京任职期间,正值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创造的高潮时期,统治阶级盛行营造官署,江南文人、官僚富商皆兴造私园。邬彬对此感触颇深,逐渐有日后辞官返乡也有一座自己的小园子,过着归隐悠闲生活的心愿。在京任职期间,邬彬延聘苏杭画师绘制园林景观图纸,因缘又得贝勒王爷赠予的水粉画一幅。咸丰八年(1858年),以母亲年迈为由,邬彬辞官归乡。在此期间,邬彬的两个儿子也先后中举。那时一家出三个举人,在乡里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因而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邬氏同族便将建造善言邬公祠和潜居邬公祠所剩的不足三亩的土地赏其建造房屋。邬彬参考苏杭画师的图纸还有获赠的水粉画,又借鉴广州“海山仙馆”,对此地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耗时五年,遣资白银三万两,余荫山房于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邬彬的后人于1922年在山房南面添建了一座瑜园,规模虽仅有余荫山房的一半,但无论在建筑外貌上还是在室内装饰上都与余荫山房融为一体。

余荫山房(见图7-65)虽不足三亩之地,但容纳颇丰。余荫山房的格局是以浣红跨绿廊桥为界,东西方向是两个水池并排的双庭结构,余荫山房岭南建筑(见图7-66)。庭园的轴线感非常明显,呈十字形布局,以水为布局中心,纵向由东至西为水池两口,横向桥廊飞架南北,建筑物分布于水池周边,好像“十”字加上方框,即呈“田”字状。内有红雨绿云、浣红跨绿廊桥、深柳藏珍三大景观和深柳堂、临池别馆、卧瓢庐、玲珑水榭(见图7-67)四大建筑。廊桥西边是与深柳堂和临池别馆隔池相望的方庭,东庭则以玲珑水榭为中心,卧瓢庐、来熏亭、孔雀亭等构筑物环绕水庭依次坐落。庭园原入口在园子西南端,由入口到庭园需先经过门厅和小院,两者一暗一明,空间有开合之感。继而一条翠竹夹簇的小径与方庭交接,由此正式步入主人的居室与庭园。四方形水池是该桥东区域的中心与视线焦点,玲珑水榭则是西庭景观视线始发核心。两庭核心一实一虚,视线也呈一聚一散之势。四方水池与八角水庭间水体贯通,以浣红跨绿廊桥作为边界过渡。全园多以回廊曲槛划分空间,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不影响空间通透度,又使空间具有深远的层次感。

图7-65 余荫山房平面图

1.童子拜观音山;2.浣红跨绿廊桥;3.玲珑水榭;4.狮山;5.深柳堂;6.临池别馆;
7.听雨轩;8.鹰山;9.杨柳楼台;10.花圃;11.来薰亭;12.孔雀亭

余荫山房在设计上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绿树成荫,建园理水,廊亭分布,充分展现了岭南庭园丰富的空间层次和重遮阳的空间特点,绿化和人工遮阳兼顾,有利于发掘遮阳设计要素;余荫山房是岭南庭园保留最完好的庭园之一,环境还原性高,还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特点。华南理工大学的邓其生教授认为,“余荫山房是四大名园中保存最完整、现状与原貌最符合的一个园林”。唐孝祥教授则认为其充分表现出岭南建筑“求真而传神,求实而写意”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岭南人崇尚自然真趣的审美趣味;其建成作为私人居所,功能性强。虽园地不足三亩(约1598 平方米),但承担了居住、休闲、创作、社交等作用。其作为私家园林对舒适性的要求较高,造园智慧里包含了建造中对热环境回应的经验实践,其应对气候的设计手法值得学习。

图7-66 余荫山房岭南建筑

文昌阁(见图7-68)为一座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着意展示岭南园林文化具有多元和兼容的特点。文昌阁高15.4 米,外观呈八角形,采用貌似四层实为三层的空间分隔,既加强了立面景观美,又符合阳数寓意吉祥。整座建筑高耸挺拔,直上凌空,飞檐优美,翼角起翘,气势不凡。每当风起,梵铃叮当,令人心旷神怡。殿内天花藻进绘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等,画工精细,生动引人。文昌阁两侧,回廊天花,亦满布番禺地方风情彩绘和催人奋进的民间故事连环画,寓教育于园林中。

图7-67 玲珑水榭

图7-68 文昌阁

4.梁园

佛山梁园是梁氏私家园林的总称,也是“清代粤中名园”。清嘉庆、道光年间,由内阁中书、岭南著名诗书画家梁蔼如及其侄梁九华、梁九章、梁九图等精心营造。梁氏家族虽以经商起家,但自从梁蔼如读书考取功名后,整个家族开始进入士大夫阶层。但与通常的士绅之家不同,梁蔼如的子侄虽读书,但都不乐仕进。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梁九章在四川任知州,深受上司器重,但“旋以亲老回籍,不复出”;梁九华“澹于仕宦,未及赴京师既丁外艰……治家严肃,玩好之物必禁”;梁九图“性淡雅,不乐仕进,唯喜山水”。由此可观梁氏家族的淡雅之风。梁园得名,本不是主人所命,而是当时友人(岑澂曾有诗“人原汾水无双士,诗是梁园自一家”)和后世人对梁氏家族园林的统称。由此可见,梁园本不是一人一家的园林,而是家族式园林。

元朝时期,梁氏先祖梁铭岳(字嵩山),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顺德麦村。到梁国雄时期,因兄妹众多,为谋求生机,佛山正值康熙以来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加上佛山经济发展,于是在清嘉庆时期,梁国雄就带领家人从顺德迁往佛山定居。他看到当地人拜神求佛的习俗很常见,于是就以贩卖香烛为生,由于做事勤劳,为人忠厚,很快便建立了梁氏家族发展基业,不久就在汾宁路开了间名为“兰香烛铺”的商铺。梁国雄注重教育,就让三个儿子进入社学学习,空闲时间让儿子帮忙打理生意。后来家族兴旺,生意越做越大,就在松桂里购置房产,长子梁玉成弃科举,管理家业。次子梁蔼如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中进士,供职朝廷。三子梁可成本打算进入仕途,由于大哥做生意需要人手,帮大哥打理生意。梁氏在短短几十年里,成为佛山大户。他们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最早造园者应是十四代梁蔼如,松桂里的“无怠懈斋”是其辞官归隐后对宅邸的改造。后来,梁九章在松风路西贤里修筑“寒香楼”“菊花楼”。道光年间,购得明代名仕程可则的故居“蕺山草堂”。在外游玩之时,在石滩看到九块异形黄蜡石,如获珍宝,于是花钱命人搬运家中,后来又购得三块黄蜡石,十二块异石藏于蕺山草堂。以奇石为主题营造成了“山斋傍水开玲珑,怪石秀成堆天留”的名园。因爱石成“痴”自号“十二石山人”,后来书斋更名“十二石山斋”。梁九华兴建了另一处园林群星草堂,与住宅、祠堂、景观浑然一体,是使用与观赏相结合的产物。道光时期,梁九图在群星草堂西面为他的爱妾陈姬建造了粉江草庐,利用大面积的水,营造出“几亩池塘几亩坡,一泓清澈即沧波;桥通曲径依林转,屋似鱼舟得水多”的景观。同治后期,由于受战乱影响,经济增长缓慢,好景不长,梁氏家族家道中落。风光已不再,人口增加使得生活贫困,梁氏家族有的变卖房产,背井离乡。梁九图在梁九华去世后,从粉江草堂搬回十二石山斋。粉江草堂因资金有限,年久失修,梁架林木遭到腐蚀,园林从此开始荒废。梁九华儿子梁思博把群星草堂变卖后,在外做官定居了下来。梁九图的后代大多留在了松桂里。宣统三年(1911年),爆发了“反酒捐”活动,梁九图儿子梁神隽因参与烟酒捐,阻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人便纠集人群,闯进梁氏园林,对梁家家产大肆破坏,一代名园残损不堪。由于梁九华的孙子梁冠澄在清末生意获得成功,后又把群星草堂赎买回来,对其进行修建。

梁园(见图7-69、图7-70)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园内果木成荫,富有岭南水乡特色。园林设计以置石石景和水景见长,搜罗英德、太湖等地奇石,有的如危峰险峻,有的似怪兽踞蹲,其中“苏武牧羊”“如意吉祥”“雄狮昂首”等更属石中之珍品。

园中亭台楼阁、石山小径、小桥流水、奇花异草布局巧妙,尽显岭南建筑特色。梁园素以湖水萦回、奇石巧布著称岭南;园内建筑玲珑典雅,绿树成荫,点缀有形态各异的石质装饰;不仅如此,梁园还珍藏着历代书法家帖。秀水、奇石、名帖堪称梁园“三宝”。

佛山旧为水乡,周边及街区内遍布溪流沟渠,因此梁园水景也是一大特色。汾江草庐内“缚柴作门,列柳成岸。两溪夹路,一水画堤。涧流潺潺……。沿涯遍植菡萏,参差错叠。……碧盖千茎,丹葩几色。月夜泛舟上下,足避暑焉。”“加以回浦烟媚,崎湾涨深,一地无尘,半天俱水。……伏流迸响,渺渺乎,浩浩乎,足以聘游怀祛烦累已。”时人陈璞访问汾江草庐后,作诗对其水景多有赞颂。

梁园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梁园的山都不是“叠”出来的,而是与整个造园质朴的风格相统一的,不求恢宏的气势而求石的神态韵味,以小代大,表现山川之奇。梁九图在诗中描述到,“衡岳归来意未阑,壶中蓄石当烟鬟。”这种以石代山取代“叠山”的方法,摒弃了石块的积压堆砌,省却了石头纹理及形状的比照磨合,可以更灵活自由地表达不同思想情感。相传梁园奇石达四百多块,有“积石比书多”的美誉。群星草堂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石庭”。它讲究一石成形、独石成景,在岭南私园中独树一帜。梁园的主人通过对独石、孤石的整理,突显个体特性,在壶中天地中表达了对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园内巧布太湖、灵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阔逾仞,小者不过百斤。在庭园之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极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苏武牧羊”“童子拜观音”“美人照镜”“宫舞”“追月”“倚云”等。景石间以竹木、绕以池沼。(岭南园林用石,石材有英石、黄蜡石、珊瑚石等。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分为黄蜡石、太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堆石法多是用太湖石或珊瑚石。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可用于室内室外。塑石法就是用灰泥和水泥仿石,节省石材,造型不受限制,玲珑多致,拳曲飞舞,是广州造石的代表。)

图7-69 梁园入口

图7-70 梁园平面图

1.大门;2.邸宅;3.二门;4.祠堂;5.荷香水榭;6.群星草堂;7.石庭;8.半边亭;9.石舫;10.韵桥;11.西门

梁园主人自梁蔼如之后已无“白丁”,个个习文弄墨,骚客云集。诗句中的“叩门过访多生客,除却求书便寄诗”“垂老兄弟同癖石,忘形叔侄互裁诗”可谓生动写照。在梁氏兄弟中,梁九章“工画梅,人争购之,时论称其秀逸中见古劲,当与金冬生并驱争先。喜鉴藏古今法书名画,刻有寒香馆帖六卷。当时粤中鉴藏家,南海有叶氏(梦龙)《风满楼(法帖)》、吴荣光《筠清馆(法帖)》及梁氏《寒香馆(法帖)》而三”。“汾水为粤城上游要地,南北士大夫往来络绎,道过者多与订缟纻交,而应酬赠答,佳章镌句,又往往清丽缠绵。”梁九图“九弱冠工擘窠书,兼有平原玉局笔法,旁通篆隶,尤工画兰,索书画者,几至踏破铁门限”。梁九华“精湛舆,营坟建祠不借手他人,皆经理周密。生平喜书画,尝得宋拓十三行,颇快意”。“晚年又好石,辟群星草堂,以奇石环列左右,与其弟九图日相品题”。“九华子思溥工诗,与九图相唱和,故有叔侄互裁诗之句。天伦之乐事,不让桃李芳园,一时传为佳话”。

梁园是研究岭南古代文人园林地方特色、构思布局、造园组景、文化内涵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展现了古代佛山文人对远离大都会尘嚣、享受林泉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广府文化”中对花园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间环境的向往。其典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荟萃、文风鼎盛的重要实物例证。梁园中部景观(见图7-71)。

图7-71 梁园中部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