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植物油料厂概况及战时工业档案文献

中国植物油料厂概况及战时工业档案文献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惟均系生料出口,不但徒增无谓之运输费用,更以品质漫无标准,恐影响将来之国际贸易,乃拟设立四外销产品加工厂,乃成立中国植物油料厂及中国茶叶公司。在此期间,滇缅公路不久亦被截断,仅余中印驼峰一线,故国内物资奇缺,尤以动力油料为甚。后以中印油管架设完成,价格下落,然该厂业已奠定基础。截至目前止,据该厂自称业已装运出口桐油约150余吨,值国币1万万。

中国植物油料厂概况及战时工业档案文献

前实业部部长吴鼎昌氏,以我国桐油茶叶、生丝及猪鬃等货品,年销外洋,为数甚巨。惟均系生料出口,不但徒增无谓之运输费用,更以品质漫无标准,恐影响将来之国际贸易,乃拟设立四外销产品加工厂,乃成立中国植物油料厂及中国茶叶公司。后吴氏即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致其他两厂,未克成立。中国植物油料厂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资本200万元,为业务之发展及便利计,由实业部(现经济部)、产油区各省政府及油商共同投资,计实业部409000元,湘、鄂、浙、皖、川各省政府共1338000千元,商股共253000元,计52户,主要者有聚兴诚银行5万元,杨典章18000元,王方舟12000元,陶伏生1万元。

董事长周诒春,副董事长谭熙鸿,常务董事余籍伟、杨季谦,董事胡嘉诒、谭岳泉、伍廷飏、何北衡、林继庸、贺衡夫、储应时、陶伏生、杨典章、张嘉铸、车穆馨,常务监察吴国桢,监察吴景超、张兹闿、李祖华、陈湘如。

厂内重要职员计总经理张嘉铸(禹九),协理邱良荣、胡安恺,总秘书刘瑚,特派专员王龙生、黄佐时,财务处长朱孔惠,上海办事处经理邱良荣,兼任上海厂厂长张德成,芜湖分处主任李德新,汉口办事处经理刘瑚,兼任襄理孙家松,温州办事处经理杨宇衍、副经理章时纯,□州分处主任岑亚喜,重庆办事处经理黄道墉,副经理杨志鸿、徐廷正,万县分厂襄理朱文汀,南川分厂主任刘昭灵,成都分厂主任刘通权,香港办事处经理卢世振,广州办事处主任林松坡,梧州办事处经理杨增、副经理杨永宜,襄理方宜孙、李斌良、钟美全,南宁分厂主任彭麟才、禄步分厂主任倪昌祖,长安分处主任陈景威,长沙办事处经理梁旭,襄理江晓林、金效光,常德分处主任张文斋,常德分厂主任唐兴穆,沅陵分处主任张寿嵩,重庆铁工厂厂长兼经理张德成兼任(现已停工),副理朱廷翰,天津办事处经理伍崇温,青岛分处主任黄羽佳,香港办事处特派员杨耀林。职员共258人,职工450人。

该厂业务情形,约可分为三期,自民国二十五年开办时起至民国三十年太平洋事变止为第一期。主要业务为收购桐油,加以精炼,输送出口,系以贸易为重心,炼油榨油为补助。上半期桐油,均由上海出口,因系贸易性质,而上海商业机构又颇健全,故资本虽仅200万元,以周转灵便,业务进展甚为迅速,除最初成立之上海、重庆、万县3厂外,先后在汉口、芜湖、杭州、长沙、常德各地设立分厂或办事处。下半期以京沪武汉相继失守,乃改由香港出口,同时以财政部成立贸易委员会,桐油采统购统销改策。以该会成立伊始,诸事多不熟黯(谙),仍由该厂代为购运,及至复兴公司各处机构先后成立,人手亦已熟练后,太平洋事变又起,海运断绝,桐油为廉值笨重之物品,自无法负担滇缅公路及飞越驼峰之运费,出口贸易遂告中断。在此期间,曾增设香港、九龙、衡阳、沅陵、柳州、海防及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各县市分厂或办事处。

自民国三十年太平洋事变起,至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止为第二期。因海路断绝,桐油无法外销,而动力油料又不易输入,乃改外销为内销,将桐油裂化为汽油柴油,由贸易转为制造,除裂化汽油及柴油外,并利用菜油及茶油、麻油、草麻油等制炼滑润油及制造肥皂、油漆、松香松节油等,约计每月可产汽油2万加仑,柴油200吨,各种滑润油1万加仑,肥皂1500箱,油漆5000磅,松香40吨,松节油5000磅。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并代重庆日用品管理处制炼大批食油。在此期间,滇缅公路不久亦被截断,仅余中印驼峰一线,故国内物资奇缺,尤以动力油料为甚。代用物品,效力虽然较逊,惟尚可用以应付,故出品销路甚佳。后以中印油管架设完成,价格下落,然该厂业已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日本投降后为第三期。海路又告畅通,动力油料将由外商廉价供应,以前之裂化代用汽油、柴油及滑润油制造,均已成为祭余刍狗。故该厂此项制造,均已次第停工,仍拟重理旧业,转变制造为贸易,现正积极恢复以前沦陷区域之原有机构,并拟扩展至全国各处。将来总办事处,拟设汉口,华中、华西、华东产品,由上海出口,华南由香港出口,华北由天津出口,东北接收完竣,亦拟成立办事处。现有机构,除总办事处(现时仍在重庆),尚有办事处九,计上海、汉口、温州、重庆、广州、香港、梧州、长沙、天津;分处九,计芜湖、杭州、成都、柳州、南宁、长安、常德、沅陵、青岛;炼油厂五,计上海、万县、南川、禄步、常德。截至目前止,据该厂自称业已装运出口桐油约150余吨,值国币1万万。惟现时川省桐油,以水脚过高,外汇汇率又未决定,暂难出口,广西方面尚可采购一部,拟经梧州运出。该厂为扩展业务计,曾向四联申请抵押透支及押汇共24万万元,业经核准5万万元。

该厂设备情形,以散置各处,而财务处一部又已迁往上海,详细名称及数量,均无法查稽,仅能得一概括情形:计房屋地产约1800万元,家具490万元,运输工具350万元,化验设备72万元,炼油设备83万元,榨油设备20万元,储油设备180万元,制造设备1030万元,动力设备330万元,杂项设备400万元,备用机具340万元,工具130万元,图书40万元,未完工程36万元,总计共5340万元,均以原价计算。

财务方面,三十四年度帐目,尚未结出,仅有上半年度资产负债表,兹附录于后,以供参致,惟账册一部已运赴上海,无法查对。据该厂孙会计主任云:财务处理素采稳健政策,如现金及银行存款项内,为4300余万元,惟内有美金约100万元,英镑20余万元,均系按官价折合者,同仁储款,应付款项,应付年金各贷方项目,内部多为特别准备,故盈益仅220余万元。就历年而论,三十四年为最坏之一年,上年度盈余多用以冲销湘桂战争所受之损失,如长沙、衡阳、柳州各处资产之销帐,下年度因抗战已获胜利,积极筹备复原,费用亦颇浩繁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