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友情如酒画媒,瓯掌故

友情如酒画媒,瓯掌故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几天,单位同仁因要写一篇赏析的文章,将余绍宋赠孙延钊的一幅山水水墨画与我共同欣赏。绍宋即出生于广州。孙延钊,为晚清大儒孙诒让的公子。孙延钊与余绍宋的结识起于京畿,北洋政府时期,余绍宋起任司法部参事,1921年,出任司法部次长;孙延钊则任北洋政府监署科长,两人共议国是,因家庭与学识结缘知交。当孙延钊重示此画作时,一下子抓着了余绍宋的心。孙延钊视画如珍璧,不因兵燹灭失,如呵护友情。

友情如酒画媒,瓯掌故

关于友情,古往今来评说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人活在世上,不同人生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而人与人的交往常常微妙异常,有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与他成为知己,与彼形同陌路,很难用逻辑去推理出来。择人而处是一门哲学,择友而从而交更是哲学里的哲学。过去觉得古人所谓“人生得一二知己足矣”的感喟有点矫情,对其挤牙膏式的吝啬不解。如今风刀霜剑人到中年,才知道,经营友情难,而维持友情更难。物化世界里,人情世故,能真正令人回味无穷的,往往不是物质。有人云:如果你想失去一个朋友,借钱给他吧。这大概是今天的一种写照。回观古人,交往大多在酬唱往来之间,在诗画雅集里面,在江南漠北红酒黄花、长河落日的记忆里。即便是扶助穷朋友也是无私的慨然,不揉进一点别的意念。如此,他们可以把纯粹的友情经营一生。

因职业上的关系,常接触古人的信札诗画往来。前几天,单位同仁因要写一篇赏析的文章,将余绍宋赠孙延钊的一幅山水水墨画与我共同欣赏。画作使人产生对于君子之交的感喟。因这幅画辗转了二十余年,沧桑巨变,事已非,画依旧,人已老,情仍浓。反观今日,诗画雅集没有了,秀才人情不值钱了,画讲润格,人分高下。不禁叹然。

余家名出龙游,其曾祖宦游岭南,任连州知州。绍宋即出生于广州。余氏家学渊源,上溯七代,俱善书画,家藏颇富。他早年习字,宗章草,30岁始,师从擅写竹石的京城画家汤涤。他的竹就是用章草的笔法画浓淡点染,摇曳生姿。不过他平生自诩“字第一,竹次之”。在余绍宋的绘画人生里,既有日本天皇裕仁之母因喜其竹而重金购置风、雨、雪、月四帧墨竹的传奇,也有梁启超于饮冰室大厅悬挂他的力作《双松图》的佳话。民国间,他与梁私谊甚笃。1925年,余绍宋撰成《龙游县志》,梁启超欣然为之作序,给予极高评价。

孙延钊,为晚清大儒孙诒让的公子。祖父孙衣言,曾任江宁布政使、太仆寺卿,为清“后清流”代表人物之一。晚年致仕回温州瑞安建的玉海楼,为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孙延钊与余绍宋的结识起于京畿,北洋政府时期,余绍宋起任司法部参事,1921年,出任司法部次长;孙延钊则任北洋政府监署科长,两人共议国是,因家庭与学识结缘知交。后烽火家国,各奔东西,有趣的是27年后两人重逢浙江。1949年正月,余当时担任浙江通志馆馆长,孙则任浙江通志馆编纂。当孙延钊重示此画作时,一下子抓着了余绍宋的心。烽火连三月的战乱,画依然如故,难怪余绍宋心绪难平,题诗作款,以抒心志。数月后,余作别人世。(www.xing528.com)

此幅画作纵32.5厘米,横88.7厘米,系水墨纸本。画作上峰回路转,林木葱郁。有山峰,有林木,有村庄,有小桥,有涧水,有扁舟,有碧湖,有樵人。坦石如席,间以杂花,亭角如翼,向天飞去,高士传神,如作壁上观。其画构图奇巧,布局生动,意境深远。辅以董源披麻、点苔法。留白尤见生动。画的题款有两处,左下角题款:“孟晋仁兄雅令,壬戌(1922)七月,余绍宋”,钤白文联珠“绍”“宋”。右上角题款:“‘落落交期廿八年,凭兹此幅记因缘。东涂西抹都非是,胜水残山却宛然。方喜追寻逃劫火,又伤聚合怯烽烟。重题不尽苍茫意,惜此须臾亦可怜。’己丑(1949)正月孟晋先生出示此幅,恍如隔世,漫题一律奉教,余绍宋记”,钤白文方印“越园”。孙延钊视画如珍璧,不因兵燹灭失,如呵护友情。今天重读此画,那种淡雅水墨气息裹合着人间绵延真情,如酒之醇厚,如饴之甘美。

余绍宋水墨山水图

一个甲子过去,两位老人都走了,画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