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课程实践改革研究:接受式学习策略

高校体育课程实践改革研究:接受式学习策略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教师以语言传递信息,学生以直接感知运动表象和动作技能特征及身体练习实现教学活动。在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进行有效的精炼口头提示、手势提示和教师亲自示范。接受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及时处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正确与错误程度,是一个重要策略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实践改革研究:接受式学习策略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教师以语言传递信息,学生以直接感知运动表象和动作技能特征及身体练习实现教学活动。因此,接受学习只有运用于合适的教学目标,恰当的学练内容和适宜的练习时间,才能使接受学习有意义并达到期待的教学结果。

(一)有效地呈现和组织新学的技能教学内容,并赋予结构

呈现方式可以是精练地讲解或出示挂图等形式。以大三年级学习向前跳跃练习和蹲踞式跳远为例。教学中首要要素是以小步骤呈现教材,课时必须以分解的学习内容出现。例如:原地双脚向前跳跃立定跳远双脚连续向前跳跃蛙跳单脚、双脚交替向前跳跃(是人体基础跳跃跑动中单脚起跳向前跳跃空中呈蹲踞姿势的蹲踞式跳远能力的一种方式)。

课时内的学习内容必须细化为多个有效且紧密衔接的步骤进行学习。结构的呈现及分解,关键之一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每次学习目标、内容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呈现时要使学生在教师呈现下一点之前掌握稍前一点。

关键之二是引导学生能够明确几个关系:建立部分与整体关系,学习好每一小步骤,上每一个小台阶均是一次过渡,均是一次迈向目标的提升;鉴别序列关系,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按照技能特征顺序安排,教师所教的内容方式和学生要学习的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方式一样,这样既教了预期的内容,又教了正确的(动作结构)序列;发现组合关系,学练方法可根据动作序列分别采用分进式、连进式、递进式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特点不同,采用交叉混合式,以强化或解决动作结构中相关联的衔接部分或薄弱环节。如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衔接问题,或起跳后腾空问题等寻找比较关系,在内容的比较中(可与向上跳跃和跨越式跳高比较),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观察到它们的相似与差异,较好地理解它们的结构和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练习,拓宽学生参与广度。

在教学内容呈现以后,紧接着是引发期待行为的练习。学生在练习中,从认知上能说出或描述动作技能作用和过程,在学习的态度上能注意听讲,观察示范,积极参与练习的意识较强,为达到动作技能的掌握的目的,乐意做多次重复的练习,尊重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意见,改进练习方法,提高练习质量。

在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进行有效的精炼口头提示、手势提示和教师亲自示范。提示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正确动作概念的理解,可以帮助指导学生在动作练习中连接行为,并避免错误的发生。

示范是最直接教学活动,学生能从模仿示范动作,或者从观察中推断出要学习的行为。无论是教师示范还是学生示范,尤其是教师示范,示范动作应与先前学过的动作技能有联系。新学的动作示范准确,优美。示范动作的方向、速度、幅度,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建立心理意象。

在示范后的学生模仿性练习中,学生经常期望的是教师某种类型的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表扬应针对具体的动作技能,表扬的语言应亲切、诚恳,如“你的立定跳远的起跳,起跳与双臂迅速向前上方摆动的配合很好,若能再想一想,我们刚才讨论的起跳时双腿的爆发性用力问题会更好。”而不是“你的起跳动作差,你又没注意观察示范和听讲。”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从模仿中受益,教师始终要观察学生学练情况,及时提示学生注意动作的关键环节,或请同学为全班演练后再说出动作过程及特征,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步骤加以想象形成心理意象,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www.xing528.com)

注重及时提供反馈和纠正,提高学生学练活动的注意力和参与态度。

接受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及时处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正确与错误程度,是一个重要策略问题。问答是伴随课的开始,每一动作练习(小步骤之后)或课的结束时的思考为线索。有效的提问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具有唤起和保持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作用。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的认知程度,提问应紧扣教学期望的结果,请学生围绕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作简要描述。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迅速应予以肯定;对回答正确但犹豫的学生,要给予积极地反馈;对由于粗心而答错的学生,最佳的程序是表明该学生答错了,并立即转向下一名学生,寻求正确答案。这样做可以让粗心的学生意识到他(她)失去了由于回答正确而获得的表扬的机会。对由于不知道而出错的回答,这样的错误在课时和单元教学初始阶段容易出现,这时最好提供暗示、探询、简化问题或加以刺激,从而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用教师的策略疏导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产生正确答案,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促进他们能够正确回答以后的类似问题。

当学生的知识性回答和技能动做出现错误时,对知识性的错误回答,可引导学生复习、收集或与同伴研讨正确解答所需要的事实或信息;也可提供一个不同但相似的问题,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解答;也可提示正确解答的步骤、线索或暗示,利于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对技能动作的错误,要善于对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为学生掌握与提高技能进行帮助,这不仅是提高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安全锻炼,避免运动损伤的需要。

纠正错误动作和进行帮助时,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予以纠正和帮助。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动作不重视,不认真;二是学生对学习的动作技术概念不清;三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四是学生因心理因素或疲劳而学习情绪低落;五是学生受原有的技能的干扰。体育知识性错误的纠正方法,有的也适用于对错误动作的发生及纠正。但是,我们更应重视对已发生的错误动作的纠正,要善于运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乐于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动作结构、顺序和要领。要善于根据动作错误性质和学生的差异性,采取条件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及自我暗示法等,促进学习的深入发展。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练的时间,促进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与组织的环境中将知识技能组合成动作序列。

有效的学练程序是教师根据课时教学目标,精选内容结合学情而设计的,当学生的学习热情已被激发,提供了反馈并予以纠正,此时的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自主学练。在自主学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把知识、技能的概念、结构、顺序、要领和功能等融会贯通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当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序列,或学习单元形成的时候,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发展。

从对接受学习教学策略的阐述,了解到要有意义地应用知识技能,学生必须理解熟悉这一知识技能。学生只有通过有效地反复地练习才能获得丰富的运动事例与联想,才能不断地提高知识技能水平。

为了保证学生课上积极地参与练习,应关注到以下几点:一是在课上第一个学练的动作技能中进行全班指导,这有助于形成一个明确的“小步骤练习”的开端;二是在引发和反馈练习之后,要立即着手安排下一个练习,这有助于学生明白自主练习和前面提供的指导练习是相关的;三是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要亲临各小组观察、指导、提问及简单的对话,以利于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