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式艺术教育关联多元世界

生态式艺术教育关联多元世界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艺术知识的传授和艺术技能的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终极目的是通过艺术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人文素养。正因此,生态式艺术课程极其注重艺术与文化的链接关系。艺术与世界的这种多元联系决定了它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沟通桥梁。

生态式艺术教育关联多元世界

与专业艺术课程注重艺术知识与艺术技能的传授不同,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侧重于审美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它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在滕守尧先生看来,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是指“学校课内和课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艺术学习内容。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和过程,获得特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得到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情感,提高人文素质”[24]。由此可见,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艺术知识的传授和艺术技能的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终极目的是通过艺术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人文素养。审美力与人文素养作为人的综合素质是在日常审美和复杂的学科关系中生成和发展的,正如同自然界的任何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空气、阳光、水和特定的生态环境一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力与人文素养,就必须还原审美力和人文素养的生成环境,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的关系连接起来,让它们之间形成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的共生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艺术是人类生活的诗意点缀,也是人类生活的媒介,“艺术是社会有机体的机能之一”[25],人类依靠艺术实现彼此的沟通交流。而到近现代主义的艺术人类学阶段,艺术与生活开始区别开来,艺术具有了“美”的纯粹精神属性,它虽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又开始通过社会、政治、自然等渠道重新融入生活,诸如达达艺术、偶发艺术等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将艺术视同于生活本身。由此可见,在艺术发展史上,艺术曾高于生活或远离生活,但并未真正离开生活。据此,生态式艺术教育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还原艺术的生成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感知、表现与评价生活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从而达到提升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目的。具体说来,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来训练其艺术感知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以艺术手段反映生活与表现生活来训练其艺术创造能力;通过艺术作品与生活背景的深刻联系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生活情趣

再看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宏观意义上看,它是人类思想、情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集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艺术实践的对象、主题、内容和价值取向。因而,透过艺术我们能了解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学习阐释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艺术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哲学等一般意识形态,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与文化修养。譬如,我们从圆明园的九州景区比附“天下九州”之说,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粉饰太平的政治意向;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尖底陶瓶的设计领悟出做人的道德智慧。正因此,生态式艺术课程极其注重艺术与文化的链接关系。具体说来,教师既要注重讲授本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内涵,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信仰、礼仪、制度、经验、技艺、生产活动等情况,还要引导学生接触世界其他地区和其他时代的艺术,增强学生对人类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并在纵横比较中加深学生对艺术哲学背景与思想文化渊源的理解。譬如在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自然油画的比较中,我们得知,中西绘画特征的差异归根于哲学观念与审美趣味的不同。当然,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仅让学生了解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中西方艺术经验融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艺术样态。(www.xing528.com)

艺术与科学看似两个截然对立的学科:艺术是感性的,科学是理性的。但人类艺术发展史表明,艺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艺术创造以各种形式昭示科学的发展方向,譬如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其科幻作品中描绘了深海旅行月球探险的故事,这些艺术幻想已被今天的科学所实现;另一方面,人类在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积累又会推动新的艺术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总之,艺术与科学的发展是互补共生、互相促进的关系。这里的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对艺术的推动更为直接。譬如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层面的发掘催生了诸多的艺术流派与思潮:超现实主义以“自动化写作”的方法表现人类的原始冲动与精神实质;抽象表现主义以“有意味”的线条表现个体的梦境幻觉;当代电影艺术以蒙太奇手法表现人的无意识活动。又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数学、几何学与物理学的发展诞生了现代绘画的三维透视法,现代医学与解剖学的发展为绘画、雕塑对人体的准确把握提供了科学基础。因此,生态式艺术课程十分注重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在教学中不断渗入相关科学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选修相关科学的基础理论课,甚而精心设计人文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的艺术活动。在生态式艺术教学课堂中,引入人类学的学科视野能对抗当下的文化殖民主义,这有利于维护艺术文化生态的平衡,促进世界艺术园地的繁荣,也能促进学生整体艺术思维的形成;在自然科学领域,引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能创造出新的艺术观看方式和艺术样式,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与体验,这种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并行的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三种关联涉及艺术的生成环境、艺术的自律与他律、艺术的学科生态群、艺术的功能等,“涵盖了学生艺术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各个层次。既有日常感知和审美感知,又有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有创造性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又有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连接;既有评价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又有对多元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渗透;既有艺术与科学的连通,又有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发展”[26]。艺术与世界的这种多元联系决定了它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沟通桥梁。艺术教育本可以发挥综合中介的功能,克服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受科技理性与工具主义的影响,艺术教育沦为了艺术技能的训练与艺术知识的输灌。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使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重新归位,让教育者认识到艺术教育的生态关联,逐步完善和发展综合艺术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格与综合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