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研课题研究:推动教师发展,激发教研合力

教研课题研究:推动教师发展,激发教研合力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研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教研课题大都以教师集体研究的形式开展,无论校内或校际,都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和睦团结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形成教研合力。他坚信教研课题能使教师收获科研成果、助益教师专业发展,发现新的更广阔的教学天地。教研的目的是改变学生、提升教师、发展学校,在改变学生的过程中提升教师,学生改变了,教师提升了,学校自然就发展了。

教研课题研究:推动教师发展,激发教研合力

教研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教研课题以教师教学实践为中心,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放在首位。通过开展教研课题,促使教师关注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与教育目标等理解更加透彻,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教学问题,提出多种假设与策略,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和探索。同时,教研课题大都以教师集体研究的形式开展,无论校内或校际,都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和睦团结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形成教研合力。教研课题研究中的体验和收获还能使教师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改变日常教学活动中刻板化和程式化的流程,真正成为教学问题的解决者和教学规律的探寻者。

教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开展教研课题意味着教师需要广泛学习,成为积极的学习者,要向教育理论研究者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教师不仅需要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及先进教育理论,阅读最新的教育研究文献,分析各种教育学说和观点;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证实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对研究结论进行冷静客观的反思和处理,探寻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通过“做中学”“研中学”的过程,锻炼与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进而积累教学经验、提炼教学智慧并形成教学风格。

教研课题研究为教师升华教学艺术、形成教学风格奠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工作创新创造的标志之一,也是名师的重要品质之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成熟离不开教研课题研究的奠基,特别是知名的优秀教师和特级名师,都基于教研课题研究生成了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例如,李吉林、邱学华、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和应彩云等名师都是在长期教育教学研究中,总结和升华教学经验与教学反思,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凝练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资料链接1-2-1

名师的教研之路

李吉林:在6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先后编写了《为儿童的学习》《情境教育三部曲》等28本专著,并发表论文350多篇。曾主持“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等课题。2016年4月,李吉林做了《为儿童研究儿童,三十八年做一个课题》的主题报告,介绍了自身“学、思、行、著”的研究方略,不断把教学实践中的感受进行系统性理论概括和提升,最终形成情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6](www.xing528.com)

邱学华:编写专著《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看图解应用题》等,主编《尝试教学全书》《小学数学教学全书》《六年制小学数学课外读物(1-6)》等论著。曾主持“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等课题。他首先在数学教学实践领域提出了尝试教学法,将其拓展、运用到多个学科,提炼出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经过系统化的整理,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理框架和操作体系——尝试教育理论。[7]

魏书生:编写了《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等20余部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曾主持“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等课题。他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六步课堂教学法”。他坚信教研课题能使教师收获科研成果、助益教师专业发展,发现新的更广阔的教学天地。

李镇西:在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文章数百篇,编写著作30多部。李镇西认为教师教研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我们教育本身的需要,或者它就是教育本身,如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研;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研。教研的目的是改变学生、提升教师、发展学校,在改变学生的过程中提升教师,学生改变了,教师提升了,学校自然就发展了。[8]

窦桂梅:编写《超越·主题·整合——窦桂梅教学思想探索》《玫瑰与教育》等10余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小学立德树人成志育人模式实践研究”等课题。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语文教学内容分散等问题提出了“主题教学”理念,并围绕主题教学思想,构建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位一体的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随后立足主题教学的立人思想,将主题教学进一步提升为主题教育。[9]她强调,一名骨干教师既应该是教育的优秀实践者,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积极研究者。

应彩云:就如何了解儿童,体察儿童的需要,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行了专题探索,对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教育进行了细致研究。编写了《孩子是天,我是云》《在墙面环境中学习》《情景阅读》等专著,发表了《浅谈幼儿园德育环境》《拥有自己的天空》《我给幼儿讲故事》等文章,并编写了一系列童话故事。先后开展了“幼儿自主学习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角色游戏的评价与孩子的认知”“师幼互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等系列课题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