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田径运动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田径运动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的子系统中,重点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张学研等人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基本结构是由3个层次、6个系列、43项因素所组成的。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原有知识和技能储备。

田径运动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学”的子系统中,重点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体育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所需人才的摇篮,近50年来,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塑造高素质的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素质包括哪些内容,结构如何,关系怎样,这是每一个体育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素质观,并有利于不断完善自己的方向。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调查分析,有人认为体育院校学生素质结构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六项素质构成,每一项素质中又包含了多项内容,具体结构及权重见表2-10。

表2-9 跨栏跑技术评价表

续表

(译自Brent McFarlane的《The Science of Hurdling》)

表2-10 体育院校学生素质结构及权重

续表

(引自张绍礼《体育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汇编,2001年,p.201)

上述六项素质构成了一个综合立体的育人工程,是一个高标准、全方位的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过对六项素质提出的各自的任务和功能进行剖析,认为思想品德解决的是“成人”的问题,个性心理素质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其他四项素质解决的是“成才”的问题,而且是以能力为核心,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可表述为“德育领先,心理驱动,四项素质协调推进”的主体框架(图2-4)。这个图形比较形象地反映出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是我们育人的最高目标,居各项素质之首,同时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又根植于各项素质提高的培养过程之中。个性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推动四项素质提高的动力,以能力为核心的其他四项素质的提高又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能力素质是其他三项素质的核心,能力的提高为其他三项素质奠定了基础,也决定可发展的速度和局度;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的发展对能力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支持和烘托作用,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图2-4 各项素质之间关系图

(引自张绍礼《体育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汇编,2001年)

(二)体育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人们一直非常关注体育大学生的能力培养,近几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体育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是通过在校四年的教育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因此,可以认为体育大学生的能力是完成社会给予的体育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它以智力为核心,在掌握教育理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未来从事体育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弄清楚体育大学生能力的基本结构,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张学研等人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基本结构是由3个层次、6个系列、43项因素所组成的。具体结构见表2-11。

表2-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构成及权重

续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引自张学研《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及评价的研究》,《体育科学》,2000年第6期)

(三)田径运动技术学习方法

“教”与“学”构成了教学系统。教师的教只能是教学的外部条件,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通过内部条件发生作用。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原有知识和技能储备。学习的动力系统主要指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等,它解决的是学生愿不愿意学的问题;操作系统主要指学习方法及其运用,它解决的是会不会学的问题。现今的体育院校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很好,练习也非常刻苦,但学习效果不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现就田径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及其选择和运用作一简单介绍。

1.田径运动技术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必须拥有的一种手段。《田径运动教程》中介绍了四种田径运动技术基本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与练习、相互指导练习、自学自练、自我暗示学习,并提出了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这里根据田径技术学习实际状况,介绍四种学习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视觉观察获取动作的运动过程、结构,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的方法。

(2)练习法:学习技术动作主要依靠练习法,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其他方法的使用。

(3)心理演练法:心理演练法是借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通过想练结合,建立神经与运动器官的联系,达到熟练完成动作的目的,主要包括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集中注意力法等方法。

①表象训练:指体育参加者在暗示语的指引下,不进行明显的身体动作,而在头脑中通过意念表象某种运动动作或情境的整貌,并唤起实际运动操作情况下的感觉,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②自我暗示学习:通过词语的概念,对训练者自身心理产生影响并进而控制活动行为过程的一种方法。

③集中注意力训练法:学生对关键教学环节的注意集中程度就是能学好教学内容的关键。

(4)言语法(也称大声思维法):就是在学习动作时,把自己学习动作的思维过程用言语表述出来,能监控自己学习过程,以便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从而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田径运动技术学习方法的选择

1.根据掌握技能的不同阶段选择学习方法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动作的认知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完善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和初步掌握阶段、改善和完善阶段、巩固和提高阶段。根据不同的运动技能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运动技能学习的初期,学生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知觉的准确性较低,动作之间的联系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整个动作显得忙乱紧张不准确。此阶段的学习方法多采用视觉观察示范动作或技术图片,进行模仿练习,练习也多采用分解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初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把个别动作联系起来,神经过程逐渐形成了分化抑制,注意的范围扩大,紧张程度降低,动作之间的干扰减少,多余动作趋于消除,动作的准确性提高,识别动作错误的能力有所加强,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这时的学习方法,练习时主要采用完整技术与分解技术练习相结合,随着运动技能的完善,完整技术练习的比重不断增大;通过心理演练法进行学习,以加强神经与各运动器官的联系,完成动作之前先想一遍动作过程,对重点、难点、经常出现错误动作进行自我暗示,然后练习,运动技能提高效果明显。到技能动力定型阶段,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完成的动作不太需要意识参与,掌握的动作已经成为有机的整体,各动作都能以连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完整练习为主,并且多参加比赛、测验,提高在不同环境中运动技能的稳定性和创造性。大声思维法贯穿在学习的始终,它通过不断“说出”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随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对自己的学习作出适时的调整。预习和总结法一般运用在动作学习前后。

2.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选择学习方法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可分为三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他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他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则来调节、控制自己的加工过程的知识,他解决的是“办得如何”的问题。对陈述性知识学习时,采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总结的学习方法。田径教学中,许多理论章节需要背诵,以明确田径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田径运动的知识绝大部分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学习中多采用重复练习、不断强化的方法。根据动作的结构,将动作分成序列或组织成模块,便于技能学习。

3.根据自己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选择学习方法

每个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选用学习方法时,要因人而异。身体素质好、运动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多采用完整技术练习,反之则多采用分解练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