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西古镇:千年运盐河畔的春节习俗

余西古镇:千年运盐河畔的春节习俗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说他每年春节前,腊月二十四要回天庭汇报各家各户情况,到除夕才回来,所以二十四这天家家就得欢送他,俗称“送灶”。开井、封井余西有很多井,大户人家基本户户都有井,仅明代古井现在尚存8口左右。传说井有井神,就是井龙王,因此余西也就有了敬井神的习俗,即开井封井。初一年饭午夜12点一过,古镇上鞭炮声同时响起,新的一年开始了,长辈就开始准备早饭,因为是新的一年第一餐饭,称为“年饭”。

余西古镇:千年运盐河畔的春节习俗

送灶、接灶

古镇几乎每户人家在厨房灶头上供有用红纸木刻印刷的灶君神像。两边都贴着红纸书写的一幅小春联。内容几乎家家相同,上联是“上天奏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横批是“司命府”。灶君的全称是“东厨司命九岑灶君”。传说他每年春节前,腊月二十四要回天庭汇报各家各户情况,到除夕才回来,所以二十四这天家家就得欢送他,俗称“送灶”。

送灶这一天,要在灶头上供上一碟供品,其中送灶糖和“马料”这两样是不可缺少的。送灶糖用麦芽糖做成,形成有红绿条纹中间夹心的条状,然后剪成一块一块扁圆形的糖块。此糖用银针钉好,放在火上烧,即会膨胀变软,香甜可口,又叫发丝糖,小孩最喜爱。送灶糖由各杂货店一年一次专门请师傅做,优惠老顾客请年货专供送灶用。“马料”则是用剪刀剪成不到一寸长的枯稻草,供灶君回天庭骑的马食用,故称“马料”。

然后老人们点上一对小红烛,焚上香,一边跪拜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祷告:“灶君老爷上西天,好话多说,丑话遮瞒。”用一串纸元宝,请下灶君,把小春联撕下来连同“马料”一起焚烧。送走了灶君后送灶糖都给孩子们分吃了。

除夕灶君要回来了,就得迎接,称“接灶”。把寺庙统一印制发送的新灶君神像重新贴上,再贴上内容相同的小春联,然后供上一碟有豆腐黄干的素菜,和一小碗赤豆饭。照例点烛、焚香、叩头,最后焚烧一串纸元宝,就迎接灶君到家了,称“接灶”。

开井、封井

余西有很多井,大户人家基本户户都有井,仅明代古井现在尚存8口左右。尤其是明代洪武年间,位于衙门东西两侧的“龙眼”古井,水质清如“猫眼”,群众仍在饮用。传说井有井神,就是井龙王,因此余西也就有了敬井神的习俗,即开井封井。

每年除夕前,有井的人家要请井神,也就是用白纸木刻印制的俗称“井栏”马纸,马纸上还涂着红蓝颜色。正中是一眼井的井栏,井口往上露出龙头和半个龙身,两侧站立着两个僮儿,上有“井栏之神”四个字。请到家后用黄百(一种黄色粗纸)分成一寸多厚做底脚,把马纸在黄百上折好,再用关草在上面捆扎,成空心半柱状,然后竖在堂屋供桌上。除夕下午,焚香点烛,摆上供品和一杯茶,叩拜之后,将供的茶倒入井中;然后用盖将井口盖住或锁上,任何人不得再从井中取水。这就是“封井”。

正月初五,把井栏马纸请到井栏旁,主人供上一碗红枣茶,焚香点烛跪拜后,用一串纸元宝把井栏马纸在井旁焚烧,打开井盖,将红枣茶倒入井中,主人从井中吊起第一桶水,这就是“开井”。

斋“真容”、拜年

除夕是农历的最后一天,每家多于中午前后贴春联,贴门神年画,傍晚“笃囤包”,入夜先祭祖,后敬神。祭祖,不仅是“烧纸”,而且要斋“真容”。“真容”就是画师画的祖先遗容,又称“喜容”。

这些遗容都画在一幅幅挂轴上。一幅挂轴一般画夫妇两人,也有画一人。不论官宦或百姓,清末民初以前的“真容”,男的大部分都是头戴花翎(所谓顶子),身穿补褂(朝服),脚着朝靴,一身清代官员打扮。女的则头戴凤冠,身着霞帔,穿褶裙,一身明代服饰。也有一幅三代的,画面上画有三层的楼阁,旁边画有松柏,画的是祖孙三代,第一层是祖,第二层是子,底层是孙。也有不画像,在楼阁上画上牌位,填上三代人的名讳。民国时期画的真容就有些改动,男的就画成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脚穿布鞋了。这些画像千篇一律,都是民间画师所画,所以基本上都不像。

斋“真容”,就是把祖宗画像挂起来,前边放一张供桌,摆上香炉、灶台,在每位画像下放一只倒扣的酒盅和一双筷。还供上一块带红字的年糕,同时在上面放上宝塔形的大团儿或大馒头,然后供些水果或茶食之类的供品,最后焚香点烛全家跪拜。春节期间,族人、亲戚、朋友来访,除带上礼品外,首先必须到“真容”前点烛焚香行跪拜礼叩四个头,然后向在场的长辈叩一个头,才坐下喝茶叙谈,称为“拜年”。

初一年饭

午夜12点一过,古镇上鞭炮声同时响起,新的一年开始了,长辈就开始准备早饭,因为是新的一年第一餐饭,称为“年饭”。规矩特别多,孩子们不准多说话,大人们也必须讲吉利话。在除夕墙上就贴上“童言妇语一概无忌”的红纸条。

天蒙蒙亮就摆上大方桌,大户人家把桌连在一起形成大长桌,桌上一对红蜡烛。清晨一起身大人们分长幼相互祝福(一般不叫醒小孩),然后按辈分长幼依次坐下。只要是家庭成员,无论到场不到场,桌上都有一双筷一碗“年饭”,缺一不可。

“年饭”是用米和赤豆煮成的红米饭,饭上放二块红字年糕和一对小团儿(用米粉蒸热的小圆子)。以示全家团团圆圆步步高,吉祥如意的意思。桌上摆的菜也都是素菜,如豆腐、百叶、黄干之类豆制品荠菜芹菜粉丝……豆腐意“头富”,黄干意“升官升职”,百叶意“百业兴旺”,荠菜意“聚财”,粉丝意“长寿”,芹菜意“兴旺发达”,都是讨吉利的意思。(www.xing528.com)

“年饭”现在看是象征性的一种形式,每人一小碗饭,包括菜都不能吃完,必须要剩下一点,锅里菜饭也要剩下一部分叫“余了”或“囤了”,其意年年有余,永远吃不完。同时鞭炮也改成了高升,花生叫成“长生果”,小孩衣袋里零食吃完了也只能讲袋已经“满了”。大年初一,一般小孩不允许出门,只能在家里玩,大人们从除夕忙到初一都累了,大部分也都“自在”(睡觉)去了。

跳苍郎、跳财神

春节期间除了舞龙灯、舞狮子外,还有一人专门以哼唱形式说好话,如:“你家楼房亮堂堂,寿比彭祖还要长,合家老少多安康,家中必添状元郎……”等内容的,俗称叫话利市。也有二人一组带一些表演形式的如“跳苍郎”和“跳财神”。

“跳苍郎”,就是用细竹片扎成,然后糊上白纸,再贴上五颜六色的纸片做成一条“苍龙”。“苍龙”只有二尺左右长,形状像平时所讲的龙差不多。龙头和龙尾下,各扎有一根小棒,表演者左右手抓住两根小棒上下舞动,一边表演一边哼唱,另一人和。

“苍郎苍郎头对东”“好哇”“旭日高昇满堂红”“好哇”;“苍郎苍郎头对南”“好哇”“子子孙孙中状元”“好哇”;“苍郎苍郎头对西”“好哇”“一对金鸡朝家飞”“好哇”;“苍郎苍郎头对北”“好哇”“子子孙孙享洪福”“好哇”。以此祝愿全家兴旺发达,当然也少不了要给赏钱。

大年初五是“财神日”,古镇各商铺开市正常营业,这一天就少不了要“跳财神”。“跳财神”也是二人组合,一人扮“财神爷”表演,一人敲大锣配合。表演者头戴乌纱花冠,身着龙袍,腰缠圆形玉带,脚穿朝靴,脸戴金色面具,黑须,手拿一只金色大元宝。锣声响起,表演开始,但只表演不唱,像现在演哑剧一样。表演者用左手把袍角拉起,形成斗形,把元宝放在其内,朝里朝外忙个不停,朝外用右手向四方招招,朝里从袍角内向店内招招。敲锣的人有节奏地不断敲着锣相配合,反复数次。锣声停止,扮“财神”的人,捧着“大元宝”双手放到店家柜台上,恭喜店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主人开心地给“赏钱”。

年初五敬财神

古镇龙街是余西商业中心,年初五财神日各商铺正式开市,是新的一年第一天营业,为祈求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各商家店铺都要敬财神。

清晨一早,除到寺庙,求神拜佛外,还要在家里“烧财神利市”。方桌上供上“财神马纸”(就是用白纸木刻套板印刷的财神神像),摆上烛台香炉和供品。供品供有一只生猪头(称元宝),嘴衔一条猪尾巴意有头有尾。猪头下有两只脚爪,称招财。同时猪头旁还摆一把菜刀,一块豆腐,在菜刀上还放一把盐,其意是“快到富”。在烛台和香炉之间各放一个红纸包,内各包两块银圆。其他供品有整鸡、鱼、肉等,各家不尽相同。然后主人焚香点烛,跪拜放鞭炮。用纸元宝焚烧财神马纸,送神后开店门,所谓开市大吉,开始新的一年第一天营业。

上灯、落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旧称上元节,古镇旧俗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农村也有二月初一落灯),从十三到十八谓五夜元宵,又称灯节。

上灯、元宵节、落灯,这三夜都祭祖。十三日家家在祖宗遗容前焚香点烛,供上圆子(用粉做的汤圆),全家行跪拜礼,然后在祖宗供桌前焚烧纸锭。这天晚上全家老小都吃圆子,俗称上灯圆子。正月十三这一天照例祭祖在祖宗供桌上供上菜肴及馒头和年糕。有人甚至把年糕在腰上围上一圈叫节节高。十八落灯,就是春节正式结束,这天要在祖宗真容前,供鱼、肉、豆腐、黄干等,同时在每位遗容前供一小碗面条,俗说“上灯圆子落灯面”。然后照例焚香点烛,跪拜、焚烧纸锭,最后收起供桌上的一切供品器皿,再把祖宗真容画像收卷起来,春节期间的祭祖结束谓落灯。

五夜元宵期间,除祭祖外,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古镇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红灯,又称天灯。灯形也有不同,有圆形的“宫灯”,也有小型五六个上下一连串的小天灯,还有灯内转动的马灯,猜谜灯等各色各样的灯。这几天孩子们成群结队,有的提着三脚蛤蟆灯、金鱼灯、荷花灯,有的拖着兔子灯、滚灯、狮子灯,还有的腰前装着马头腰后装着马尾的马灯等在古镇龙街等地串游。

古镇十大寺庙,更是灯彩纷呈,璀璨夺目,纷纷敬神拜佛,观灯,猜灯谜。

在五夜元宵节,特别是正月十五这一天闹元宵,人们敬神、祭祖、串街、逛庙,夜里古镇内外到处灯火辉煌,同时在镇外四周农村田野上人们纷纷放草火像天空星星,处处火光闪闪摆动。古镇上人声、锣鼓声、鞭炮声连成一片,形成春节即将结束前人们敬神、祭祖、欢乐、祝福新的一年,得到好运的新高潮。

(马锡华 周 忠 曹甫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