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新闻写作技巧-媒介融合时代的创新采写

传统新闻写作技巧-媒介融合时代的创新采写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新闻写作的手法在消息等基础性文体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形成了特定的要素组成和结构模式。(二)结构1. 倒金字塔结构简短的消息写作的常用结构,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把最重要事实信息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到1880年,导语在新闻写作中普遍使用,倒金字塔结构也应运而生。

传统新闻写作技巧-媒介融合时代的创新采写

为了便于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传播与发展,关于新闻体裁与创作手法的规律与方法逐渐形成,成为经典的新闻实务理论,也是创新写作的基础与内核。传统新闻写作的手法在消息等基础性文体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形成了特定的要素组成和结构模式。

(一)要素

1. 标题

新闻的标题要求能够概括整个报道的中心意思,可以直截了当地交代主旨,也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实”是从新闻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最主要、最精彩的事实;“虚”是从新闻事实中总结出来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意义表达。具体使用中,会有“以实为主”“虚实各半”“虚大于实”等不同的手法。标题有单标题、双标题、多标题,具体的组成要素有正题/主题、引题/肩题/眉题、副题/辅题、插题/子题、提要题,等等。

2. 导语

导语是正文开首的文字,它以简练的文字,准确、生动地报道新闻最重要的内容或最具有吸引力事实,一般是指第一段或前两段。从内容上看,它是对新闻事实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概括;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和建造新闻展开的逻辑顺序。导语的写作方式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与类型:五个W[1]俱全导语、突出部分要素导语、延缓式导语、多事实导语。

3. 主体

主体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加以具体展开的部分,是对导语中所提及事实的进一步细化,是整体报道的主干。它让受众看到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在明白“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明白“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是这样”,是对新闻深度要素“为什么”(Why)与“怎么样”(How)的解释。主体的写作要做到围绕导语、对照类型、层次分明、叙述生动。

4. 背景

背景是用来解释新闻事实的历史性信息与环境性信息,可以起到深化主题、补充事实、释疑解惑和介绍人物等作用,可以分为烘托性、说明性、揭示性等类型。运用背景的方法,一要善于联想和对比,隐藏自己的观点;二要善于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资料,即记者不能只使用一种背景材料,要学会综合运用多元背景资料。

(二)结构

1. 倒金字塔结构

简短的消息写作的常用结构,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把最重要事实信息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这种文体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稿件有时不能完证整传送,时常中断。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也即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后来《纽约时报》的编辑在编稿时,把关键内容“倒”到文章开头,这是倒金字塔中导语的开端。到1880年,导语在新闻写作中普遍使用,倒金字塔结构也应运而生。

2. 编年体式结构(www.xing528.com)

依照新闻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的文体结构,比较适用于情节性强、时间要素更为关键的新闻。写作中通常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一般来说,编年体式结构有利于作者按照时间的要素进行叙事,给读者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并在描述中反复强调最为重要的信息。

3. 并列式结构

在导语中将新闻事实所具有的共同性加以概括,形成总纲,然后分述各个新闻事实,每一个分述的部分通常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但并非以小标题形式出现的写法就是并列结构,它要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和可调换的关系。

4. 华尔街日报

该新闻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开创并惯用的一种新闻行文结构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

(三)原则

1. 新闻主题是用事实说话的主旨

新闻主题,即新闻报道所表达的主旨,也是新闻报道的“意旨”和“灵魂”,是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要意图,是新闻作品全部信息所阐发的基本思想。新闻写作中有“无主题”“明主题”“暗主题”等不同分类:对于气象信息、商品信息、服务信息等新闻报道,通常是“无主题”方式;对于富有舆论引导作用的通过相关文件、法规及会议进行报道的新闻则要有明确主题;常规的写作方式则多是将主题暗藏在新闻报道中,不需要很明显地“点”出来,用事实说话。

2. 新闻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点,它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价值和新闻主题。一篇报道能否让受众在接触它的一瞬间就引起关注,往往取决于报道的角度是否独特。选择新闻视角,可以遵循一些规则,如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最能表现事物非同寻常之处、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与受众利益最为密切、受众最关心的角度;最能触动受众情感、有人情味的角度,等等。

3. 新闻笔法与新闻语言的多元性

新闻写作不是死板生硬的“八股文”写作,它要求写作笔法与语言具多样性、丰富性,以增加新闻信息的可接受感。写作笔法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如用最简要、最简练的语言来勾勒事物的某个场景的“新闻简笔”;用概括力强的笔触进行描述、叙述和议论的“新闻粗笔”;用大跨度的方法表现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跨越性的“新闻跨笔”;结合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于一体的“新闻合笔”;不正面直写而是从另一角度、陪衬的角度写作的“新闻衬笔”,等等。而新闻语言也追求多项标准特征,如准确、简练、鲜明、生动、通俗,既要能够报道事实和解释问题,又要学会语言风格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