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哲学:天地不仁,圣人效法

老子哲学:天地不仁,圣人效法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雏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雏狗。天地是无私,无欲,无争,无妄。直截了当地说,天地是物质存在,不是人类。天地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说圣人效法天地,排除人性中的私、欲、争、妄,把黎民百姓看作是幼小的生命,百般呵护。这就是“不如守中”的中心意思。“中”者,正也,根本也,聚中不偏也。

老子哲学:天地不仁,圣人效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雏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①不仁:仁,人,人类。不仁,指天地不属于人,不属于人类,人和人类有私,有欲,有争,有妄。天地是无私,无欲,无争,无妄。

②雏狗:初生小狗,指幼小的生命。

③橐龠(tuó yuè):袋囊,古代的风箱。

【解读】(www.xing528.com)

本章揭示物质世界的属性,并将其引入人文领域

“天地不仁。”直截了当地说,天地是物质存在,不是人类。仁者,人也。天地,不像人类那样有思想,有感情,有爱和恨,有私和欲,有争和妄。天地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天地对万物就像对待幼小生命(雏狗)一样,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百般呵护。这就是天地的属性。

“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效法天地,排除人性中的私、欲、争、妄,把黎民百姓看作是幼小的生命,百般呵护。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数者,术数也,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是谓六术数。本句的主要意思是,与其言尽术数,道尽五行,说得条条是道,天花乱坠,不如以正治国,以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如烹小鲜一样,实事求是地治理好国家。这就是“不如守中”的中心意思。“中”者,正也,根本也,聚中不偏也。

从风箱(橐龠)中的空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揭示和说明宇宙的空间和本体的虚无,是空而不空,空中有物;虚而不虚,虚中有实;无而不无,无中有有。参阅第十四章、二十一章,可以进一步理解空间和虚无的“恍惚”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