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安全自助控制,防止网络成瘾

互联网安全自助控制,防止网络成瘾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成瘾综合征”是由长期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了解“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特点和危害,进行积极预防。上述十条标准是目前判断网络成瘾的主流标准,如果在1 年间有过4 种以上症状,便可诊断为“网络成瘾综合征”。

互联网安全自助控制,防止网络成瘾

前面我们谈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我们带来包罗万象的信息,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十分便捷;又有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让沉溺其中的人们意志消沉、浪费时光,产生“网络成瘾综合征”。

“网络成瘾综合征”是由长期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患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人们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上与生理上的依赖,但这个症状对人是有负面影响的,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应该了解“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特点和危害,进行积极预防。

1.“网络成瘾综合征”案例

我们先通过几个案例,看看“网络成瘾综合征”具体表现。以下案例引自“lmzxxwhua226”在360 个人图书馆上发表的文章。

案例一:

正在读初三的乐乐眼看就要中考了,但是因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让他父母十分着急。有一次,在期中考试前一天,乐乐非但不复习,还在电脑面前玩了一整天游戏,一点都听不进父母的劝告。于是,父亲一怒之下把网线给拔掉了,没想到乐乐像疯了一样对着父亲大吼,还挥拳把电脑屏幕砸了个粉碎,并威胁父母要和他们断绝关系,要离家出走。父母为此事伤心欲绝,为乐乐的不争气感到痛心,也为给乐乐买了电脑感到十分后悔。

案例二:

小冰是市重点学校里的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担任了班上的班干部,善良活泼、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欢。但是,班主任发现,小冰最近突然变得十分沉默寡言,意志消沉。有同学找小冰帮忙时,他非但不帮忙,还一言不合就对同学拳脚相向,在家对父母的态度也十分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父母对小冰性格的转变感到疑惑,翻看了他的书包,居然发现他随身带着一把锋利的刀。父母无奈之下只能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后来才了解到小冰这段时间迷上了网络小说和漫画,而且是暴力色情方面的内容,这让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分不清网络和现实。由于小冰的症状严重,父母只好给他办理了休学,让他接受深入的心理治疗。

案例三:

小宇在高一时原本是一个健康、阳光、上进的好孩子,从来不玩网络游戏,平日里学习态度积极,对他人十分礼貌和尊敬,受到了同学老师的一致夸赞。进入高二那个暑假,小宇本来准备在家看书学习,但堂哥突然来他家玩了几天,带着小宇玩网络游戏。从那以后,小宇就被网络游戏深深吸引住了,再也没有心思学习,成绩惨不忍睹。小宇爸爸一直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有出息,但看到小宇的近况十分生气,对小宇又打又骂,希望能让他清醒。但爸爸的做法取得了相反的效果,小宇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一次和爸爸的冲突中,突然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向爸爸刺了过去,导致爸爸受伤。深陷暴力游戏的小宇并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把爸爸送去医院,反而自顾自地去网吧上网。

看了这些案例后,大家有没有觉得“网络成瘾综合征”十分恐怖?严重患上这种症状的人,就像是被网络上的恶魔牢牢控制着一样,像牵线木偶一样生活,不会理会家人的关心和疼爱,看不到生活中的善良和美好,像被魔鬼吞噬了内心,对他人甚至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恶意。

2.“网络成瘾综合征”自测

大家可能还不明白,怎么样才算是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自己应该如何测试是否患上这个症状。安安博士在这里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的诊断网络成瘾的小测试,大家可以自己测一测,看是否已经有网络成瘾的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征”十条标准:

1.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

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情绪,精神亢奋;

6.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和事业;

7.因上网放弃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www.xing528.com)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

10.有孤寂失落感。

上述十条标准是目前判断网络成瘾的主流标准,如果在1 年间有过4 种以上症状,便可诊断为“网络成瘾综合征”。我们如果对以上标准无法判断,可以邀请家长或老师一起来做,如果是自己测试的,要及时把测试结果告诉家长哦!

3.“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

患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人经常通宵达旦上网,长时间面对电脑,打破了日常的生活规律,睡眠不足,饮食混乱,缺少运动,容易导致生物功能紊乱,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出现腰酸背痛、头晕眼花、疲乏无力、视力下降,甚至是思维停滞、情绪低落等症状,更严重者还会产生幻觉,导致猝死。

2016 年3 月,高中学生杨某(化名)在学校期间逃课上网吧玩游戏,由于其尚未成年且自控能力较差,连续上网五天五夜后他突感身体不适,并伴有短暂的抽搐状,随后仰面靠在座位上再也没醒来。据称,杨某是该校有名的英雄联盟玩家,他之所以当场猝死,除了连续上网五天五夜的原因之外,似乎还因为在游戏中即将五杀的时刻被队友抢了,一时间怒气攻心再加上不眠不休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最终才导致直接猝死。

这是现实的案例,血淋淋的教训,但这类事件已经不是偶然。在百度上用关键词“青少年 玩游戏 猝死”进行搜索,会出现很多青少年因长时间玩游戏导致猝死的事件。因此,大家在上网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制、适可而止,千万别因沉迷于虚幻的游戏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坏了,不用说游戏,你的一切都将没有了。

(2)影响学业

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将大把的时光和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缩减,学业受到严重影响,成绩急剧下降,甚至有些青少年出现了厌学、逃课等现象,严重者还被学校退学。

学习是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事,为了玩游戏而荒废学业,甚至逃课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该对比一下学习和网游二者孰轻孰重,哪个对自己的未来有帮助,哪个能够提升自己的学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包含了很多垃圾信息。据有关调查,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暴力、虚假等负面信息有关,这对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偏重娱乐类应用,网络游戏使用突出,使用网络游戏的比例高出网民平均水平7.9 个百分点,中小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比例达到70.9%。

网络暴力、色情是互联网上严重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两大“毒瘤”。青少年从这些信息中,接受的是不健康的、变态的知识,这不仅会导致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偏差,还可能引发青少年一系列的犯罪行为。

4.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防治

第一,要控制上网目的和时间,切忌盲目性和随意性。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差,在上网时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建议在上网前列一个上网清单,把自己上网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花费的时间列举出来,并设置闹钟或者请家长帮助来严格控制时间,做到严格按照清单上的要求来上网,养成这样的习惯,避免沉迷网络。

第二,要改正上网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都是从网络色情或者网络游戏开始的,因此,这些不良行为一定要改正。网络色情和暴力游戏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一定要远离这些内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如上网看新闻、音乐、参与学习讨论等等。

第三,要多参加现实中的娱乐活动。网络并不是我们的必需品,很多人上网的目的都是为了娱乐。为了避免我们沉迷于网络,我们要多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如参加学校的象棋社、音乐社,或者经常去爬山骑行等。多发现生活中真正的乐趣,你就不会留恋网络的虚幻,从而感受到生活比网络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