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乐论:相关研究状况的述评

中国传统乐论:相关研究状况的述评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氏著作中与本研究较为相关的是第3卷和第10卷,在这两卷中冯特分别论述了艺术和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阐明个人对文化和历史的总的看法。抗战期间,中央大学心理学系还进行过“比较民族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乐论:相关研究状况的述评

首先,就民族心理学而言,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dt,1832—1920)在该学科的发展史上所作的贡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为近代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冯特在其研究中重视寻求适用于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方法,立足于构建科学的民族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他花了近20年的时间(1900-1920)潜心研究并完成了10卷本的巨著——《民族心理学》,通过分析社会历史文化产物,即以语言神话、风俗、艺术四个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得出人类共同体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规律。尽管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谢·维戈茨基为代表的学者对冯特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冯特将社会文化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是“以意识形态偷换了心理学,而实际上都不是心理学”,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冯特的相关学说在其后直至今天仍成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冯氏著作中与本研究较为相关的是第3卷和第10卷,在这两卷中冯特分别论述了艺术和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阐明个人对文化和历史的总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冯特在其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为目的的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中,的确较少与心理学有着直接联系,而更多地是与文化人类学相关。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冯特对社会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与历史功绩,而且还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研究模式给后来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所给予的启迪作用,而带动了更多的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乃至其他学科的学者来致力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如法国艺术美学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通过对欧洲艺术史上经典性艺术成就的分析,指出不同民族由自然气候、民族气质的差异所引起审美趣味多样化,不同民族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审美心理特点上的诸多差异。其他,如黑格尔的《美学》、列·谢·维戈茨基的《艺术心理学》、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菊与刀》等西方著作也都分别从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乃至文学艺术等各自不同的角度探索了民族审美心理的规律特点,提出过许多有关审美心理构成、民族风格要素、民族鉴赏趣味等各个方面的精辟见解,虽然尚存不少局限性,但客观上为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其理论贡献功不可没。在这些研究中,对西方心理学派中的诸如格式塔、精神分析符号学集体无意识等理论的引入也都对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在国内,无论是民族心理还是民族审美心理则都是一个有待于拓荒的新兴研究领域。就民族心理学领域而言,早期有1919年陈大齐发表的《民族心理学的意义》,李子光1924年发表的《论民族的意识》,肖孝嵘在1937年发表的《中国民族的心理基础》等。抗战期间,中央大学心理学系还进行过“比较民族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近年,当代的相关著作则有孙玉兰、徐玉良的《民族心理学》、张世富的《民族心理学》、李静的《民族心理学研究》、韩忠太、傅金芝的《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熊锡元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等。其中,专事于民族审美心理的专著只有於贤德的《民族审美心理学》、梁一儒的《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包括该书的修订本《民族审美心理学》)以及梁一儒等著《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这三本。

就审美心理学而言,诸多研究成果中涉及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也为数不多,代表性论著有刘伟林的《中国审美心理学史》、潘知常的《众妙之门——中国美感心理深层结构》、陶东风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申荷永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徐光兴的《君子乐——中国古典音乐心理分析》等,但这些研究也大多从文艺理论角度出发,缺乏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通过所搜集的相关文献可见,在有关民族心理的文献中,一般较少涉及“审美”;而一般的美学、心理学又几乎罔谈“民族”。虽然在某些民族审美心理学的著作与文章中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也有少许的涉及,但多为从地理环境、文化形态、社会、遗传特征等方面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所作的一般性的流于表层的探讨,且极为零散。(www.xing528.com)

就关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研究的以往文献来看,在我国古代的诸多美学论著中,儒道释各家对汉族为主体的审美心理特点都有过精深独到的体验概括,并创造出许多言简意赅的审美范畴,虽然其中描述之细腻、概括之精妙令人叹服,但绝大部分却又都是先人用其所喜好并习惯的情感体验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关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感悟与评点。虽然这种采用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偏于直觉、意象思维而发出的感悟(实际上也就是审美范畴)看似零散、随意,但其中也有着内在、隐匿的体系托附,且未必就会比西方蔚为壮观的庞大体系更易吃透、把握。但就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的这种更多停留在审美经验描述阶段的理论还是缺乏更大的概括意义,尚未形成严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外,汉文化圈一贯以来的保守内倾,缺少与别种文化参照系的主动的横向比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在音乐学领域中,首值一提的是较早走出国门、并最先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王光祈先生,他着意于运用跨文化的比较视野,在《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德国人之音乐生活》等多种论著中对中西音乐差异形成的文化心理、东西方民族在音乐审美心理上的特征差异等问题早有关注,并多有精彩见解阐发。还值一提的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林华教授新近出版的《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9]一书,在第14章《美感的民族心理因素》中,也对民族审美性格对音乐的影响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虽然该部分的内容篇幅以及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分量都不大,但毕竟作为第一部相对集中地探讨音乐审美心理的专著,有着开此领域先河之功。其他还有些许偶有涉及与此领域或多或少相关的论述,都散见于一些音乐心理学、美学或其他专业领域的文献中。[10]

所以,就总体情况客观而言,对于本课题的专门研究,目前尚未见相对完整、成系统,并得到足够深入挖掘的研究成果,相关散落资料尚需归纳、梳理、整合并理论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