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乐论:闺怨与宫怨

中国传统乐论:闺怨与宫怨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礼教下,女子往往没有自主爱情、婚姻的权利。亦每每寄情于琴,古琴曲《闺怨》、《闺中怨》、《深闺怨》、《思凡》中反映的都是这种古代女子自怜、自伤的精神寂寥之忧。此外,在中国戏曲的悲剧作品中,女性命运悲惨的形象也几乎随处可见。在中国音乐中与女性题材相关的还有一个方面,即表现后宫宫女、妃子的寂寥、哀怨之情,则可以划为“闺怨”中之“宫怨”。

中国传统乐论:闺怨与宫怨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礼教下,女子往往没有自主爱情婚姻的权利。即使婚后若丈夫或远征边塞、劳役,或遐游他乡,也只能继续独守闺房。便易生闲愁、哀怨和叹息,春光易逝、韶华难返,期待无望而红颜寂寞。为了排遣这无尽的闲愁与闺怨,遭受感情空虚与压抑的闺妇与佳人们不断地登楼、凭栏、远眺、卷帘、徘徊、忆旧……亦每每寄情于琴,古琴曲《闺怨》、《闺中怨》、《深闺怨》、《思凡》中反映的都是这种古代女子自怜、自伤的精神寂寥之忧。

在广东音乐《双声恨》中,速度极缓,并通过羽调式的暗淡色彩,#1的特征音,各种滑指的运用,音乐尤显深沉悱恻,怨恨之声犹闻,凄断之情犹见。在旋律发展中一些特性音调常被重复使用或递变,造成一种连绵不断的音乐效果,成功地表现了闺中妇女流不完的血和泪,诉不完的恨和愁,表达出何日是尽头的情绪。“愁人怕对月当头,绵绵此恨,何日正干休,悔教夫婿觅封侯。瘦为郎瘦,羞为郎羞,韶光不为少年留。唉呀,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遍洒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别离愁……”[74]而《琵琶行》(琵琶协奏曲)中琵琶女意欲“说尽心中无限事”,委婉连绵的旋律配以琵琶连珠般的轮指则刻画了一位面容憔悴、感情悱恻的“天涯沦落人”的古代妇女形象。

在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管子二胡)中,丈夫服劳役惨死他乡,妻子来到曾经送别丈夫的江边(这一别亦成千古恨),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思念亲人,号啕痛哭,倾诉心中无比悲痛的感情。该曲中有凄凉的引子,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哭诉音调,有如痴如呆、絮絮自语的凄惶之境,还有悲愤激昂的控诉爆发,忧愁别恨思情俱参其间,可谓是一首集思愁、别恨、政怨与闺怨于一体的乐曲了。类似题材的还有《祝福》、《兰花花》、《和番》、《落院》、《窦娥冤》、《声声哀》等。

汉族民歌中,不但有反映女儿待字闺中之怨的《迷情五更》、《盼情郎》等,还有反映出嫁后在夫家地位低下的新媳妇之苦的《十八姐儿担水》、《女儿望娘》。以及封建伦理压力下的寡妇精神之苦的《寡妇五更》、《孟姜女》,还有反映女性特殊社会角色悲怨生活的,如《尼姑思凡》、《尼姑下山》等等。(www.xing528.com)

此外,在中国戏曲的悲剧作品中,女性命运悲惨的形象也几乎随处可见。隋唐时期,作为戏剧雏形的歌舞小戏《踏摇娘》就充满了怨和苦,崔令钦《教坊记》中载:“北齐有人,姓苏,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则殴其妻。妻衔怨,诉于邻里。……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称冤,故曰‘苦’。”宋元南戏中也多写弃妇,在南戏中甚至“无一事无妇人,无一事不哭”。如《琵琶记》中赵五娘勇于牺牲自己,含辛茹苦奉养公婆,表现出坚忍、尽责的品质。《白兔记》中塑造了李三娘这样一个受尽折磨、坚贞不屈的妇女形象。元杂剧潇湘夜雨》中张翠鸾丈夫崔通中状元后,另娶试官之女,翠鸾寻夫后却被丈夫诬为逃奴,发配荒岛并企图在途中暗害。这类苦情戏中大多反映民女蒙冤受屈,有冤无处诉,有仇无处报的悲惨困境,是对当时社会黑暗和阶级压迫深重的生动写照。较为著名的还有《窦娥冤》、《红梅记》、《荐福碑》、《魔合罗》、《灰阑记》、《朱砂担》、《贫儿鬼》、《冯玉兰》等。正如前文论中国人性格阴柔偏向时所说,对女性和女性生活的关注贯穿了整部中国戏曲史,在戏曲中大量的作品也都是表现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所遭受的痛苦。

在中国音乐中与女性题材相关的还有一个方面,即表现后宫宫女、妃子的寂寥、哀怨之情,则可以划为“闺怨”中之“宫怨”。如《汉宫秋月》“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表现了古代被迫入宫的嫔妃、宫女们,在凄凉、寂静的秋夜里,回忆往事,满腔愁怨,哀叹着自己的悲惨命运。同样,在《长门怨》中皇后陈阿娇初甚得汉武帝宠爱,后失宠遣往长门宫,琴曲委婉曲折的音调,表达了女主人公愁闷悲思而又无奈、凄凉悲苦哀怨的心境。而《苍梧怨》、《湘妃怨》、《斑竹泪》中则都是表现了相传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在舜死后对其的思念之情。“帝南狩,崩于苍梧之野。二妃追思盛德,泪染湘竹,竹为之斑,因为是曲。……苍梧之怨,可以写忧者也。”[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