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知军事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战争-通用信息基础

探知军事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战争-通用信息基础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战争最终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大家将会了解军事信息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对战争的影响。任务目标●了解军事高技术等概念;●了解典型信息化战争案例分析;●知道现代信息化战争体现高信息技术性。当信息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并成为战场上主导力量时,就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战争时代。

探知军事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战争-通用信息基础

任务描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最终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大家将会了解军事信息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对战争的影响。

任务目标

●了解军事高技术等概念;

●了解典型信息化战争案例分析;

●知道现代信息化战争体现高信息技术性。

任务实现

一、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六大技术群,这六大技术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不断涌现新的学科和技术,并且都被运用到军事上。

二、军事信息技术

军事信息技术是军事上用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军事信息材料、器件、设备,以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综合集成和作战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是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催生出大量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从而改变着战争形态。

三、信息化战争

战争形态,是由主战武器、军队编制、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等战争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面貌。当信息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并成为战场上主导力量时,就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战争时代。《军语》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它是以机械化战争的装备平台为载体,以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为主导,以能量为后盾,以网络为神经触角的战争形态。

(一)典型信息化战争案例分析

1.海湾战争

战争背景: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占领其全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从而发动海湾战争。

作战情况:海湾战争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和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战争分析:海湾战争是美军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例如,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战争期间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88枚,多国部队集结了2 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 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动用6 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尤其是美军使用的高技术兵器几乎包括陆海空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军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夜视器材、新型坦克、隐形飞机、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系统、电子战武器、军用计算机、C3 I系统(communication,command,control and intelligence systems,指挥自动化技术系统)等。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使战争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况。

海湾战争展示了全新的信息化战争形态,特别是美军和多国部队所建立的战区通信网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多、最全、最先进的,它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和数字化通信网络技术,把数十年来各国研制、生产和装备的各种战略、战区及战术通信网络和设备全面融合,综合为一体化的高效率的C3 I系统,以98%以上的高战备率确保白宫五角大楼、后勤支援基地与中央总部、多国部队和基层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系,以及不间断的持续通信和信息交换。

2.阿富汗战争

战争背景: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作战情况: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2014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耗时13年之久、逾两千名美国士兵为之阵亡的阿富汗战争正式结束。

战争分析: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首次试验网络中心战和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在这种作战程序中,指挥机构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最主要的不再是听取下属发来的请示,也不再是拟制电报或下达话音指令,而是在C4 ISR系统(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的辅助指挥控制下,根据掌握敌我双方的情报,制订作战规划计划,部队自行协同,并进行战损评估。

(二)现代信息化战争体现高信息技术性

信息、火力、机动,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即信息技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现代信息化战争体现高信息技术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武器系统信息化(www.xing528.com)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通常所说的智能化。武器系统信息化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个方面。

(1)硬杀伤——直接杀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图1-21为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图1-22为美国宝石激光制导炸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信和指挥系统,对敌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纳米武器和机器人等。

图1-21 美国战斧巡航导弹

图1-22 美国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

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 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等;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信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复存在。

图1-23为美军宙斯盾系统指挥控制室,图1-24为美国网络战司令部。

图1-23 美军宙斯盾系统指挥控制室

图1-24 美军网络战司令部

3.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五位一体”,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系统战场资讯,方便明确地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

美国为了应付网络黑客的攻击,防止出现网络“9·11”事件,2002年布什总统发布了第16号“国家安全总统令”,要求组建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简称JFCCNW)。在我国周边,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纷纷成立网络战部队。网络战的作战目的是干扰敌人的指挥和控制网络以及与军方有关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武器设施。从此,网络战成为一种信息化战争的新的战争形态。

传统的“五位一体”,加上网络战,形成新的信息化战争的“六位一体”战争模式。

4.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更残酷,大量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精度更高,毁伤性更大。

5.非接触式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模式

非接触式作战是美军首先提出的一种作战思想,并用于战争实践。非接触式作战的出现,是一体化的远程侦查信息系统和远程作战武器发展的必然结果。战争实践表明,非接触式作战具有许多优越性:一是能够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的威力;二是战争的突然性增大;三是提高生存能力,减少伤亡;四是可实施全纵深同时攻击,增大作战效能;五是战争的政治风险小。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技术、生产力水平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化战争的出现。

任务总结

本任务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影响,从军事高技术、军事信息技术,到信息化战争,信息技术渗透到现代战争的每一个环节。对典型信息化战争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代信息化战争体现了高信息技术性,国防事业的发展少不了信息技术的助力、护航,希望大家能高度关注军事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