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书》原典本义重新审视,推进研究通识教育评论

《四书》原典本义重新审视,推进研究通识教育评论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讲解《四书》过程中,还需注意利用最新出土材料及重新审视旧有注疏,真正理解经典的原义,以对《四书》研究有所推进。《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章,到底是重知还是重行?[2]周春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7]陈少明《: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九辑,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13]廖名春:《从〈论语〉研究看古文献学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四书》原典本义重新审视,推进研究通识教育评论

在讲解《四书》过程中,还需注意利用最新出土材料及重新审视旧有注疏,真正理解经典的原义,以对《四书》研究有所推进。比如《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到底是愚民还是重民?《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章,到底是修养论还是治国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章,到底是重知还是重行?《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章,到底是隐匿还是匡正?等等[13]

Neo-Confucianism Four Books(“理学”《四书》)or Four Books in Philosophical Learning of Pre-Qin Schools of Thought(“子学”四书)?—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Four Book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Zhou Chunjian

Abstract:Four Book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erms of cultivating oneself and governing the people in the late Chinese classical society.Now designing Four Books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ill full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However,should we teach Neo-Confucianism Four Books or Four Books in philosophical learning of Pre-Qin schools of thought?To teach Four Books or only choose one book?To teach anthology or the whole text?To teach original text or annotation?Should we follow the order of Four Books which Chu Hsi arranged?and so on.These above issues need to be carefully examined.

Key words:Four Books;Chu His;Neo-Confucianism;philosophical learning of the Pre-Qin schools of thought;teaching

【注释】

[1]本文由作者根据2011年12月3日在广州西樵山召开的“两岸四地高校《四书》教学研讨会”提交的会议论文进行修订后成文。

[2]周春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陈少明:《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九辑,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

[4]同上。(www.xing528.com)

[5]同上。

[6]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诸子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7]陈少明《:四书系统的论说结构》,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九辑,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

[8]同上。

[9]彭国翔:《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以〈论语·乡党〉篇为例的考察》,载《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圣贤与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10年。

[10]陈少明:《论语的历史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1]比如《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纲领》云:“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又:“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其弟子黄榦亦云:“先生教人,以《大学》《语》《孟》《中庸》为入道之序,而后及诸经。以为不先乎《大学》,则无以提纲挈领而尽《论》《孟》之精微;不参之以《论》《孟》,则无以融会贯通而极《中庸》之旨趣。然不会其极于《中庸》,则又何以建立大本,经纶大经,而读天下之书,论天下之事哉!”

[12](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四书章句集注》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3页。

[13]廖名春:《从〈论语〉研究看古文献学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