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氏大宗祠与石狮子: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郑氏大宗祠与石狮子: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浦江世泽”牌坊的后面是郑氏大宗祠。郑氏大宗祠是濠头村现存最大的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濠头郑氏大宗祠原制规模较大,体现了典型的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修身学堂○郑氏大宗祠区域展示图濠头村的石狮子闻名遐迩。石狮子雕刻于明代,以黑花岗石塑造,共两只,一雄一雌,现立于濠头郑氏大宗祠门口。石狮子呈蹲伏状,前高约1米,下设垫石板。

郑氏大宗祠与石狮子: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在“浦江世泽”牌坊的后面是郑氏大宗祠。郑氏大宗祠是濠头村现存最大的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氏大宗祠,又称尚纶尚二祖祠,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2005年再修,保留了清代建筑风格。

祠堂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五间三进砖木结构,据称建造时所有木材由外国进口,所有石柱由人手磨制,可谓精雕细刻。现仅存二进台基、天井基础及三进建筑,面积约1025平方米。三进建筑原为“拔进”,现堂号称为“崇善堂”,硬山顶,龙舟脊,镬耳山墙,黄琉璃瓦当青砖外墙。

濠头郑氏大宗祠原制规模较大,体现了典型的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郑氏大宗祠门口

○郑氏大宗祠

荥阳派远,浙水支长”是悬挂在宗祠大门上的对联,简单明了却又形象地记载了郑氏一族的来源与传承。

濠头郑氏传承自浙江郑氏。该宗族有过不少的世称,包括明太祖朱元璋赐称的“江南第一家”。郑氏在濠头开族以来,族人最为推崇的便是“义门郑”。因为其中蕴含的是族人“团结一致,重情重义”的相处之道以及宗族族风。(www.xing528.com)

濠头郑氏族人秉承168条《郑氏家规》,对后代进行约束,无论为官还是务农,都需遵照家规为人处世。在严格的族风约束下,从明朝到晚清,濠头郑氏共有900多人封官,其中进士、知县以上多达32人。

现在祠堂里面新修建了一些供村民使用的活动室,如舞蹈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等,还不时举办各种活动。

○修身学堂

○郑氏大宗祠区域展示图

濠头村的石狮子闻名遐迩。石狮子雕刻于明代,以黑花岗石塑造,共两只,一雄一雌,现立于濠头郑氏大宗祠门口。石狮子呈蹲伏状,前高约1米,下设垫石板。垫座高60厘米,垫座四周附有花纹图案浮雕,正面为向日葵,两侧为富贵花。石狮子伫立着,气势磅礴。

○石狮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