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氏宗祠:探访中山梁氏历史

梁氏宗祠:探访中山梁氏历史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知道,梁姓作为中山第一大姓氏,每十个中山人当中,就有一个姓梁的,他们的祠堂自然“威水”得很。据资料记载,中山梁氏共有17族。横栏四沙贴边梁氏一族,于元初由顺德陈村冈头迁来。村里目前有户籍人口900人,其中绝大部分姓梁。北宋末年,先祖从南雄珠玑巷而来,以其姓氏命名为梁家基。历史的长河悠悠流淌,至今梁氏一族已繁衍了16万余名子孙,遍布中山城乡各处。以功建铁城梁公祠为代表的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探访中山梁氏历史

千百年来,祠堂就像一条纽带,将同根同源的血脉宗亲联系在一起。据现有资料,中山的祠堂,始建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延续到民国,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祠堂遍布城乡。中山现有的最早的祠堂,是建于宋代,位于南区福涌村的功建铁城梁公祠。要知道,梁姓作为中山第一大姓氏,每十个中山人当中,就有一个姓梁的,他们的祠堂自然“威水”得很。

本土梁氏分支广

梁姓系依国名而定,传说伯益的后代有个叫非子的人,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于秦地,后逐渐强大建立了秦国,其子因功均被封侯,建立梁国,人称梁康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灭掉梁国,失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且以原国名为姓氏。而梁氏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南迁的?据《梁氏族谱》记载,西晋时期,梁姓南迁始祖梁芬,其女为晋怀帝后,因晋室离乱,举族跟随晋室渡江,子孙在浙江、广西等地繁衍隋唐时期,梁姓在南方又有了新的发展。宋末因金兵入主中原,直到蒙古军南下,梁姓再次南迁,至元、明,梁姓在广东、福建、浙江已发展成大族,并遍及全国各地。

据资料考究,广东梁姓的始祖是梁熙学,在南宋期间,梁熙学因战乱从福建晋江莺歌里流迁到南雄珠玑巷,其后迁到增城。梁熙学的子孙后代散布于东莞、广州、佛山、南海、云浮、中山、珠海等地,他们主要是从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移居而来,移居时间基本上集中在宋元、明清之际,移居原因则五花八门,十分复杂。现阶段,广东梁姓约占全省人口的4.7%,占汉族梁姓的35%,是梁姓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中国当代的著名人物中,姓梁的人绝大多数来自广东。

壁画讲述宗族渊源变迁

灰雕瑞兽

宗祠主体结构为两进一体

那么,中山的梁氏是什么时候迁来的呢?据资料记载,中山梁氏共有17族。南区梁氏为宋庆历年间(1041—1048)进士梁杞(梁杞是香山建县的发起人)之后,于元明两代之间迁族于北台、曹溪、福涌及邻县番禺。横栏四沙贴边梁氏一族,于元初由顺德陈村冈头迁来。南朗麻东村梁氏一族,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顺德泮涌迁来。石岐张溪梁氏一族,于明代由南雄珠玑巷迁至东莞又辗转至此。

此外,小榄梁氏共有11族,于明清两代之间由顺德、新会、开平等地迁来。大涌叠石梁氏一族,则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从南雄白沙巷迁到田头村,其第九代孙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迁来。张家边黎村梁氏一族,于清嘉庆中期由南雄珠玑巷迁来。

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梁姓分布比较集中的有黄圃、小榄、民众、港口、东升、横栏、南区、坦洲和石岐等镇区。

至于本文侧重介绍的福涌村梁氏一族,自先祖梁宏益因避乱从南雄珠玑巷迁居而来,繁衍生息已有二十七八代子孙。先祖梁宏益别名溪浦君,后人称之为溪浦祖,他膝下有四子:天财、天福、天盛、天富。天财后来迁居新会,天福、天富膝下无子,因此如今福涌村里梁氏一族约有900人,皆为天盛的后裔。

春风雨露八百年

福涌村位于南区西侧,和大涌镇相望,西临石岐河,东接105国道。村里目前有户籍人口900人,其中绝大部分姓梁。出自该村的海外华侨华人甚至比村现有户籍人口还要多。北宋末年,先祖从南雄珠玑巷而来,以其姓氏命名为梁家基。后村人梁溪甫以村有河涌围绕,易称为曲涌,后认为是福地。清道光初年改名为福涌,沿用至今。

笔者发现,村内的碉楼与风水林很有看头。整个南区现有65座碉楼,而福涌村就有11座,散落在蜿蜒而建的村居中。这些碉楼大多和古屋连成一体,属中西合璧风格。大体看来,碉楼本身多为三四层,最高不过五层,高达十五六米,方方正正笔挺而上。一楼的铁门稳固厚重,楼内各层均不设阳台,楼口安装有厚铁板拖拢。至于碉楼四面的墙体,涂有大幅图案饰纹,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模糊难辨,不过神韵犹在。此外,碉楼顶层是不封闭的,四边砌着围栏,旧时可在围栏上架炮防范山贼强盗,颇有西方城堡的味道。

功建铁城梁公祠概貌

花草鱼虫雕刻历经风霜

从碉楼出来,沿着村东一条曲折的石板路曲折而上,步行数百米,便到了福涌村面积达4.05公顷的风水林,这儿是中山现存最大的香樟林。因香樟树能散发淡淡香味驱赶白蚁蚊虫,1969年被村里人寓意“避邪之物”而种下的。盛夏时节,一整片樟树林比肩矗立在你面前,仰头便是如伞般散开、密密匝匝的香樟叶,很是清凉舒爽。这些香樟树,吸天地之灵气,长势茁壮,下部主干笔挺而上,上端枝杈蜿蜒而生,可谓虬枝龙爪,傲然挺立。

老一辈中山人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三涌,后有石岐”,沙涌、福涌、库充三个村庄相传是最早在中山开村的村庄。其中,福涌村是中山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之一,其历史比铁城(今石岐)还要早许多。村内鼎鼎大名的功建铁城梁公祠,便见证了一段五桂山下风云际会的历史。

功建铁城梁公祠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主体结构两进三间,左边为偏殿。青砖墙,硬山顶,灰黛瓦,屋顶上直立着灰雕瑞兽,身披卷毛,四肢有力,翘首顾盼。祠门以石栏环绕,门上挂着“功建铁城梁公祠”几个金色大字,门两边是一副对联,上书“祥锦岭缴,贤冠江乡”。走进祠堂,磨光的青砖缝隙里泛着点点绿色,一人抱不过来的木柱子,顶着同样大的屋梁,柱子又杵在圆形的石墩上。砖雕、泥塑、陶瓷、木刻、花草及人物壁画,装饰在横梁、瓦角、柱子、墙壁之上,显得富丽堂皇,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在祠堂的正殿一石刻上,记录着民国14年(1925),重修梁公祠捐资人的名单。(www.xing528.com)

原来,这梁公祠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是铁城(今石岐)为表彰梁溪甫及其四个儿子参与建城之功而建的祠堂。梁溪甫为福涌村人,是当时邑县的能工巧匠,被原香山寨官陈天觉选中为建铁城的总设计师。1154年,烟墩山下的铁城建成,良都沙涌望族马氏及其他乡绅认为梁溪甫及其四子建城有功,建议县署在其家乡建梁氏纪念祠堂,表彰其功。

石刻栩栩如生

宗祠彰显着家园情怀

从建祠堂至今,已有850多年,祠堂几经风雨。现在看到的主体,都是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和民国十四年(1925)重修的,但也还保留有唐宋风格。从祠堂的简介上,可看到祠堂已经于2009年被定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历史的长河悠悠流淌,至今梁氏一族已繁衍了16万余名子孙,遍布中山城乡各处。以功建铁城梁公祠为代表的梁氏宗祠,不仅蕴涵了博大精深的古建筑文化和家园情怀,还有梁氏后人的远思与近愁。尽管今天的梁氏后代们都抛开了先人的那份荣耀的浮光,构筑了各自的天地,但其深厚的文化根脉未曾湮灭,依然绵延地传承并创新着。

风华容颜待朝夕

事实上,除了功建铁城梁公祠,东区三溪村亦有一间有历史的梁氏宗祠。它建于清代,面积约238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祠堂正墙两侧中部各开一窗,上设拱形窗楣,内饰瑞兽、花卉等灰塑,窗楣上部饰有花鸟灰塑,并开有方形通风口。前进为硬山搁檩结构,后檐有两根石质圆形檐柱支撑。后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木梁架,前部设卷棚顶廊,由两根石质方檐柱支撑,前端有三级石台阶,两边镶抱鼓石。梁氏宗祠外面,同样古色古香。不远处,巷子里是整排民国时期的古旧建筑,大多保持着原来的面貌,而有些则被有头脑的文化人或生意人改造成酒庄、会馆、博物馆或特色餐饮店。这儿,不知不觉多了几分文艺味道与情怀。

位于石岐区的张溪村拥有数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大量外来人口进入,这里已成为中山典型的城中村。如果不留心寻找,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梁氏宗祠会在不经意间被淹没在周边商户及小贩嘈杂之中。它坐南朝北,呈三座式布局,面积超过一亩。宏大的建筑规模显示,梁氏一族绝对不会是小家族。据梁氏后人介绍,这家祠堂大约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距今已有170多年。据称,当时梁氏后人在当地相当富裕,筹集了大约一万两银元建造了宗祠,用来记录家族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据村里老一辈人回忆,旧时祠堂的神龛与屋檐都镶着金箔金光灿灿,两边的墙壁还有壁画等。每一处细节,都是家族势力的写照。每年大年初八,长辈要在这里为男丁开灯,意为家族灯火一直连绵不绝。经历了动荡年代,祠堂里的文物和资料要么被迁走,要么被毁于一炬。由于张溪村有抗日的传统,梁氏宗祠多年来一直被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梁氏宗祠细节精巧

岁月渐老,物事依存

——氏族名流——

梁 杞:说起中山梁氏的祖先,不得不提的是梁杞。在《中山市人物志》里面,梁杞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他生于东区槎桥村附近,宋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授连州司理(主理狱讼官)。在任秉公审判案件,获吏部官员赏识,晋升桂阳(今湖南郴州)令。不久,升任比部员外郎、朝政郎。宋熙宁元年(1068),梁杞告老还乡,后迁至曹边(今南区北台村一带)开族。当时,香山渔盐发达,兼有银矿场之利,于是梁杞便于宋元丰五年(1082),向广东运判(征运赋粮的长官)徐九思建议,由徐奏请朝廷立香山为县。此奏虽未获朝廷批准,但他已成为香山立县的首发起人。

梁云扶:祖籍小榄,明末举人,清顺治年间(1644—1661)进士,初授山东高密知县,后由顺治帝下旨钦授吏部验封司主事。

梁得禄:香山人士,清道光年间(1821—1850)荐选官军,历任碣石营都司、宋备,升平海营参将,晋迁碣石镇总兵。

梁龙腾:隆都坎溪人,青年时为南洋进步报人。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应召返国任总统府秘书。其后,曾到海南岛办报,晚年归隐家乡,未仕。

梁 棣:隆都坎溪人,新加坡布业商人,任中山会馆名誉会长。

梁树权:籍贯中山,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20世纪30 年代以化学法测定铁原子量,所测得的数值沿用多年。他热心于审定化学名词与编辑化学刊物等工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本章图片 夏升权 余兆宇 文 波/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