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客寻根访宗祠追溯世系

中山客寻根访宗祠追溯世系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蒙古、山东等15个北方省区,王姓人口长时间占据各自姓氏人口的首位。这副联为全国王氏通用楹联,也是王氏代表性楹联。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山乃至珠三角,王与黄在粤语上读音相同,为分别两姓,王姓通常被称为“三划王”。期间,他与王守仁各立门户,同时讲学,私交甚好,被誉为“王湛之学”。每一氏族皆有传说,眼下依旧素雅风致的王氏大宗祠,便是龙头环王姓族人追根溯源的场所。

中山客寻根访宗祠追溯世系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位的大姓,不过广东是王姓人口最少的省份。似乎,王的后裔由古至今大多愿意留在长江以北的故土。尽管如此,却不妨碍王姓族人在香山地界上繁衍生息。位于黄圃镇旧城区的三社,户籍人口6200多,大部分为王姓。这儿既是大黄圃的发源地之一,又是黄圃飘色的根据地,蕴藏着不少史料逸事。

长江以南少王姓

国家统计局2014年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1%,形成了以长江为界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内蒙古、山东等15个北方省区,王姓人口长时间占据各自姓氏人口的首位。如此看来,王姓是个超级大姓,其来源相当复杂:一说来自姬姓,周文王之后,周文王第15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就改称为王。二说出于子姓,这一支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后。三说出自妫姓,乃齐太公田和之后。

史上,王姓之所以成为显赫的家族,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业(南京)建立了东晋,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其子孙亦世代簪缨。因为名望甚高,因此王姓来源有许许多多的说法,时人莫衷一是。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姓王的人,并不是一个来源传下来的,以汉族而言,有的是周文王的后代,有的是虞舜的子孙,有的则是殷商比干的后代。这种情形,已经够复杂了,但王姓扩张的历史步伐一直没有停歇。从汉、晋一直到明、清,北方的鲜卑、高丽、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不断有王室或将领的后裔改姓王。他们较大的权势、丰富的资源,较高的文化水平,在人口繁衍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娶得起几房媳妇,养得起十几个娃。如此这般,王姓人口快速增多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尽管王姓来源繁多,数来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气最大。据考证,使王姓成为望族的晋朝中兴名臣王导,便是周文王一支在山东繁衍的子孙。

“唐宋元明,十八状元三学士;公孙父子,七人拜相九封侯。”这副联为全国王氏通用楹联,也是王氏代表性楹联。据史料显示,王姓在东汉隋唐,担任宰相者共有104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92人,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此等盛况,在全国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

至于中山的王姓族群,主要分布在沙溪、小榄、黄圃、开发区等镇区。沙溪石门村的王姓始祖在元朝时任中书政事,为福建莆田望族,因漳州之乱举家迁入此地。沙溪龙头环村的王姓始祖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随军来此守戍屯田,此后其子孙便在此开族。小榄也有一支王姓族群,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由新会迁来,其后裔又迁往黄圃等地分支。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山乃至珠三角,王与黄在粤语上读音相同,为分别两姓,王姓通常被称为“三划王”。

飞鸟归来,桑梓情深

风云聚会有名堂

提及黄圃,中山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腊味。闻名于世的黄圃腊味,其创始人亦是当地的王姓后裔,名为王洪。王洪本是黄圃当地的一位卖粥档主,清光绪十二年(1886)的隆冬时分,迫于粥档无人帮村,为了不浪费之前备好的猪肉猪肝、粉肠等配料,他便用盐、糖、酱油等调味料把肉料腌起来。此后连天阴雨,王洪只好把粉肠掰开,将猪肉切粒,塞进肠衣,用水草分截绑好。又经数天的风吹日晒,别有一番风味的腊肠悄然登上历史舞台,随即名声大噪,当地人争相仿制。自民国初年开始,腊味制作在黄圃蔚然成风,其制作工艺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据黄圃当地史料记载,1930年前后,王洪的大儿子与几位乡人一起闯荡省城广州,当仁不让做起腊味师傅,此后培养了一大批广式腊味的制作人才。与此同时,王洪的二房陈氏带着儿子回到东莞厚街另立炉灶,同样是经营腊味,一直流传至今。

黄圃坐享“广式腊味之乡”的殊荣,与王姓族人的贡献密不可分。而三社王氏大宗祠,则是这一族人创造力与凝聚力的又一体现。王氏大宗祠三社灵古上街41号,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建,三间三进,面阔12.84米,进深49.32米,面积约640平方米。该祠头门前设三步廊,上用斗栱承托,四根花岗岩石檐柱,上有石雕雀替、托脚,两侧有塾台。中堂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挂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制成的“思成堂”木匾。后堂的梁架,则用砖承托檩。

重温旧时光景

大门上的“王氏大宗祠”木匾,乃明代著名理学家湛若水的墨宝。湛若水是增城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期间,他与王守仁各立门户,同时讲学,私交甚好,被誉为“王湛之学”。此外,他还是个云游四方的诗人和书法家。时值这位政坛大腕兼文坛巨匠游历黄圃,醒目的三社王姓族人便以光宗耀祖之名求得墨宝。2009年,这间祠堂列入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三社,沙溪龙头环村与开发区宫花村亦有王氏宗祠,不过情况一喜一忧。据记载,龙头环立村之时有“九姓十三丁”之说,这十三人皆为明初南下驻军,分别是周、王、杨、刘、侯、陈、谭、欧、黄等九姓。每一氏族皆有传说,眼下依旧素雅风致的王氏大宗祠,便是龙头环王姓族人追根溯源的场所。相形之下,宫花村的王氏大宗祠显得有几分残破。前些年造访时,这间位于村中老年人协会活动中心斜对面的宗祠,没有标记或题字,倒是靠近宫花正街的一堵墙上写着“宫花小学”几个楷体大字。原来,王氏大宗祠在20世纪初还兼有私塾的功能,1908年又变身为宫花小学的上课场地。它始建于清代,原分前、中、后三殿,总面积约为321平方米,不过现今只剩后殿。岁月侵扰,年久失修,这间宗祠已属危房,族人有重建的计划。

现阶段,王姓是宫花村的主要姓氏,其先祖来自山西太原,因长期战乱,为谋生计不得不举家南迁,先在番禺沙湾村落脚,后来迁到宫花村,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宫花村里的康公庙,成为王氏族人心中最为神圣的地方。农历七月七日的康公诞,更是村里的一大盛事。康公庙位于村里篮球场一旁,大门口有一副四字对联“道成无漏,法证上真”。庙宇不大,始建于清代,重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70.5平方米,砖瓦结构,坐西向东,塑有“坐神”和“行神”各一尊。据传康公姓王,名保嗣,为元朝驻守边关大将。外寇入侵中原时,康将军率兵抗敌,大仗小仗打过上百次,身上多处负伤,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宫花村的王氏族人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于是建立庙宇纪念他,并于康公诞这天举村拜祭,祈求平安

历史光影书流年(www.xing528.com)

三社是黄圃最早有人烟的村落之一,它东与鳌山,南与永平,西与兆丰,北与镇一交界,旧时以农业为主,近些年依靠商铺厂房的土地出租收益。

明清时期,黄圃发展成为珠三角重镇,商贾云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元素在这里交融,很大程度上催生了黄圃飘色一类的民俗文化。明末清初,在三社坊、灵会坊、古楼坊交界的水井头,飘色巡游被当地乡人从番禺沙湾一五一十模仿过来,且形成三社、灵会、古楼三种风格的飘色,一度被称为三坊飘色。旧时,飘色的日期选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被民间视为北帝(传说掌管风水之神)诞,乡民欲借飘色向北帝他老人家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998年,黄圃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飘色艺术之乡。黄圃飘色具有强烈的本乡特色,与番禺沙湾飘色、吴川飘色以及南朗崖口飘色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另据《香山县志》记载,黄圃飘色为单个色芯,由色梗支顶以人力扛抬作飘游展,内容以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等为表演主题。

屋檐下,风儿掠过那片砖与瓦

除了飘色,当时的商贸繁华,亦带来旺盛的人口香火。时至今日,黄圃当地各类庙宇随处可见。当中,较为有名的报恩禅寺(原名为观音古庙)位于三社的葫芦岗山腰处。该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庙内建筑依山而建,与园林景色浑然一体,空间变化迭出。寺庙前座供奉文武二帝像,后座供奉着观音像,香火终年缭绕。

此外,报恩禅寺还有一口古钟。清嘉庆年间,小榄不时有幼童离奇死亡,迷信的乡民归咎于黄圃山上的观音庙。传说,每每入夜,小榄可见黄圃山上的观音庙门前两盏灯笼,像是一对“虎眼”,对小榄幼童大为不利。为求人丁安康,小榄乡民后来出资请求黄圃把观音庙改建于山脚,并于重建观音庙之时铸了一口钟为记。

——氏族名流——

王 清:字祖义,黄圃人,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任粤东都司。

王 斌:字羽斯,黄圃人,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任山东济宁州指挥使。

王 耀:字懋贤,黄圃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甲子科第十二名副榜。

王兰溪:黄圃人,明崇祯年间(1628—1644)任轻骑都尉。

王天叙:字秋猷,黄圃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第六十名举人。

王云五:南朗王屋村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持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批古籍、辞书、教科书及中外名著,成为我国近代著名出版家。

(本章图片 余兆宇 夏升权/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