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土流失问题的现代研究成果

水土流失问题的现代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总量仅占全国1/8,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排入黄河。因灾害年均损失粮食2000多万t,棉花22万t。

水土流失问题的现代研究成果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殖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至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t/a。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km2,其中:水蚀为165万km2;风蚀为191万km2;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km2。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t,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地表土。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t,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为16亿t,特别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7万多km2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万t/km2,严重的高达3万~5万t/km2,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t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近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km2

2.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产生大量泥沙,淤积在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的16亿t中,约4亿t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cm,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降低了水库的调蓄和河道的泄洪能力。(www.xing528.com)

3.影响水库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干旱的发展

我国多年农田受旱面积2.94亿亩,多数发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总量仅占全国1/8,但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排入黄河。而在下游,平均每年需舍弃200亿~300亿m3的水资源,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4.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贫困的根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力衰退,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系统失衡造成各类农业自然灾害加剧,受灾面积扩大到年均4000万hm2。因灾害年均损失粮食2000多万t,棉花22万t。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危害程度不断加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