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育作文训练教程研究的基础、观点及创新

美育作文训练教程研究的基础、观点及创新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对作文教改现状的关照和把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要求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又由于该研究课题选择了校本作文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合点进行研究,这使得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扩展到课程资源的层面上,这一研究可为校本作文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

美育作文训练教程研究的基础、观点及创新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权力和职责,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此外,对学校课程资源的看法和认识也有了重要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不再将教科书、教参、练习册等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在来源、范围、形式和使用方式都得到扩展认识。2003年我省统一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编写的指导思想及体例结构上都做了重大改革,尤其是作文版块的独立安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分量和重视程度。同时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改的重头戏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引起了众多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但由于存在地区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作文校本课程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上采用完全地“拿来主义”地照搬,不一定适合我们,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符合本地学情特点的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

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对作文教改现状的关照和把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要求开发新的教育资源。“《人本美育作文训练教程》开发研究”就是为配合“以人为本的美育作文序列训练实验”这一高中作文教改课题而开展的子课题研究,两个课题都是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校本研究重点课题及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其本质都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其研究的基础、观点也有一定的交叉性。

两个课题都针对当前作文教学本身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训练的无序性等问题,以及作文教学过分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研究而忽略了作文的主体(学生)在写作中的作用的现实,从“人”“文”结合的角度,对作文教改提出了“人本修养”与“文本训练”相结合,相促进,并产生教化作用,最终使人格与文章都有所进步的实验思路,具有现实改革意义。

两个课题都主张作文教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建立一个崭新的作文训练体系,尤其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对写作教学做宏观把握,并提出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性策略,即开发一个“教养性”的作文教程。同时,作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作文教学如能“披文入情”,在作文教学中突出美育的形象性,然后引导学生激发感情,进入情境陶冶,再引导学生领会情思美,做到以美启智,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因此,两个课题都主张充分挖掘文本(作文)中的育人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作文中饱含人文因素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美育作文训练,这也与新课标的精神一致。(www.xing528.com)

又因为作文教学离不开“训练”,新课标中又多次强调“体验”活动的亲历性和实践性,故很有必要架构一个既能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作文校本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又能适合本地区学情的美育训练平台——由若干个美育训练点构成一个作文训练序列体系。目前,这一体系已在“以人为本的美育作文序列训练实验”中搭建完成,但尚缺少一个与之配套并可供方便使用的操作细案,即一个成型文本训练教程。经典教学论中也讲,没有对教材的自觉“限制”,也就不能达到教学的彻底性。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等于编写教材,但校本课程开发本身需要有“课程纲要”等有关“文件”的撰写,需要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教师对自己任教课程具体设计的实施教材。

同时,理论研究的动力来源于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实践探索也应该给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现实课题。在审视作文教学的现状,从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及创新精神的高度上,为适应新课改及校本课程开发,为配合“以人为本的美育作文序列训练实验”的开展,为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低要求(要有课本),我们提出了开发“人本美育作文训练教程”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作文教学本身的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载体。又由于该研究课题选择了校本作文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合点进行研究,这使得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扩展到课程资源的层面上,这一研究可为校本作文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该课题同时构建了校本作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架构和建立了初步的校本作文课程资源文本,这将为当前的作文课程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课程资源。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普通高中自行开发校本作文课程资源,也为学校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校本作文课程资源库。本课题的研究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地方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等课程资源载体的研究和开发也应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