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经传》:记载政治活动的圣典

《春秋经传》:记载政治活动的圣典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也称《春秋经》。《春秋》的内容记载以政治活动为主。《春秋》成书以后,历代学者多有引申阐发的评、传。现存的《春秋三传》即指上述三种评传,是历代研究《春秋经》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左氏传》简称《左传》,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内传》。它是一部以历史事实解释孔子《春秋》经文的编年体史书。《公羊传》也是《春秋》三传之一。

《春秋经传》:记载政治活动的圣典

春秋》也称《春秋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扼要地记述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这一时期共242年历史。它以鲁国为主,兼举其它国家的历史。书中对发生在当时政治事件均有简扼评论,历来被儒家奉为必读经典。

《春秋》一书总计一万八千字,它的记事方法是:在一年之内标示春夏秋冬,再写上月份和日期,然后记述所发生的事件。这种录史法为编年体史书开辟了先河。在记述史实时,《春秋》为求简洁,仅述事件和结果,而略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各个事件一般不相关联。最长的记事条文四十七字,少的只有一字。《春秋》的内容记载以政治活动为主。其中大多数是记录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以及与战争有关的诸侯会盟,而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情况记载较少。有关自然方面的非正常情况,如日月蚀、地震、星变、洪涝、山崩、旱灾虫害也用了一小部分篇幅记载下来,给后人留下极珍贵的资料。

现存的《春秋》本,据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按照鲁国十二国君的在位顺序,重新加以整理删定而成。它曾经作为孔子游学讲课的重要材料。孔子作《春秋》使用了“寓褒贬,别善恶”的“春秋笔法”,借以打击“乱臣贼子”的“犯上作乱”的行为。所以“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乃《春秋》一书的特有笔法。

《春秋》成书以后,历代学者多有引申阐发的评、传。到汉代释经的最著名的有《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十一卷,《谷梁传》十一卷。现存的《春秋三传》即指上述三种评传,是历代研究《春秋经》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左氏传》简称《左传》,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内传》。它是一部以历史事实解释孔子《春秋》经文的编年体史书。所记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正年(前464年),共计二百五十九年。《左传》比较客观地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各方面代表人物的活动,是研究和了解先秦时期历史和社会政治情况的重要参考书。

《左传》大约编成于战国初期,关于作者、历来有争议。汉代司马迁班固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人左丘明所著。它六十卷,十八万余字。按编年体的形式,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分条记事,以时间为纲,不以一事为本末,对比《春秋》已有的史实与《左传》互为有无。总起来看,《左传》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公羊传》也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以问答的形式,逐字逐句地将经文“微言大义”阐发出来。不过《公羊传》所述史实对《春秋》只起印证作用而无新的佐证。西汉后颇受史学家重视。

《公羊传》的作者,相传为孔子弟子子夏的门生齐国人公羊高。最初公羊高仅口述《春秋》微言大义,历四代传到玄孙公羊寿时,公羊寿与他的学生们合作著录成书。书因作者姓氏而得。《公羊传》今所见本共十一卷。从历史角度看,史料价值并不高,但却能使我们加深对经文的章句理解,对了解先秦时代的名物、礼仪制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谷梁传》也是《春秋》三传之一,也是专门解释《春秋经》而作。它的体例既有别于《左传》讲史,亦有别于《公羊传》疏证,它偏重于对《春秋经》的逐条述义训诂。与《公羊传》相比,它立言更加审慎,质朴无华,历受上层统治者的重视。自汉以后,历代均设官学,流传广泛。

此书之所以称《谷梁传》,殆因相传为孔门弟子子夏学生鲁国人谷梁赤所撰。最后谷梁赤口述《春秋经》每条的含义,他的再传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编纂成书。成书约在西汉初年。现存本《谷梁传》共十一卷,对研究春秋时代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

附录一

《春秋三传》重要注本

(1)《左传注》晋杜预(www.xing528.com)

(2)《左传正义》唐孔颖达

(3)《左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

(4)《春秋左传读》清章炳麟

(5)《春秋公羊解诂》东汉何休

(6)《春秋公羊疏证》唐徐彦

(7)《公羊何氏解诂笺》清刘逢禄

(8)《公羊义疏》清陈立

(9)《春秋谷梁传集解》晋范宁

(10)《春秋谷梁传疏》唐杨士勋

(11)《春秋谷梁传补注》清钟文烝

(12)《谷梁古义疏》近人廖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