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研究成果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争议中求发展、在多元下求融合,在本源与多元的撞击下,扎根本源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中国民族声乐更要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发展和前行,在发展和借鉴的同时要明确具有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民族声乐在实践与创新中的特质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和诠释。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研究成果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多元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继承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和融合异国文化的精髓。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多元文化、多元理念和多元共存已经成为当下的发展主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就是在不断的文化自觉、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中慢慢积淀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质、厘清文化本源。

(一)本源与多元的融合文化

本源文化是文化无论经历怎样的变革、融合、发展和创新,在探寻其文化源头的时候,可以找到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起始。艺术是文化重要的表象之一。可以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更是要根源于文化。本源文化对艺术的内容、形式及其表象都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显而易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发展本源,在此基础上,融合多元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吸取和借鉴西方演唱技巧。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多元特质,这种多元特质是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凝练和把握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和脉络。中国民族声乐经历近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从最初的形成阶段到现在,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一路走来,中国民族声乐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较为重要的考验。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争议中求发展、在多元下求融合,在本源与多元的撞击下,扎根本源文化,融合多元文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对“土”“洋”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论证与实践,一批以王昆、郭兰英为代表的歌唱家,在舞台展演的时候都在积极地尝试和探索本源与多元的结合,在无数尝试和探讨中逐渐确立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质与演唱风格。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社会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几个较为关键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统民歌、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集合多民族不同的音乐语言音乐创作思维等特质,形成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丰富多彩、样式各异的文化特质,从而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和根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本源的基础上,以融合多元文化为手段,不断地丰富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质和内涵。这种特质与内涵集中地体现出艺术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融合文化元素,文化内涵在变革和发展中不断丰富、不断凝练。

(二)实践与创新的特质文化

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来看,不论在萌芽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还是在繁荣时期,中国民族声乐都没有离开实践与创作的舞台。中国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交织着本源与多元文化,融合艺术实践与内涵创新,不断地前行和发展着。从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新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江姐》等剧目的演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摸索演唱的科学性,对于以前演唱中出现的“音量小”“咬字不清”“喉头不稳”等演唱技巧问题,对照西洋演唱方法进行拆分式一一对应的借鉴和整合。在演唱中,以西洋演唱发声方法和理论为基础,突破原有音域窄、音量小的问题,建立演唱中胸腔与头腔统一的腔体,寻找声音的支撑点和位置,让声音有的放矢、有根可循。可以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实践中,歌唱家们在创演歌剧的同时,不断地对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进行探索与更新,在创新和融合演唱技巧的同时,不忘中国民族声乐的本魂与根脉,摒弃不适用于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内容,在实践与创新中逐步拓宽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道路。(www.xing528.com)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中国民族声乐更要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发展和前行,在发展和借鉴的同时要明确具有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文化内涵。沈阳音乐学院刘辉教授在教学和实践的30多年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先腔后字,以腔带字,先声后字,以声带字,声韵同出,腔圆字正”民族声乐歌唱方法的24字诀。可以说,这24字诀是刘辉教授30多年教学、科研和表演经验的总结,是在无限尝试与探索中总结出来的重要思想和内容。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刘辉教授在古人“字正腔圆”观念上的创新。例如,刘辉教授演唱的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民歌《丢戒指》,就是在“字正腔圆”和“腔圆字正”的理念下,注重吐字与行腔,处理声音与咬字,通过气息的控制、音色的转换、音量的调节等演唱技巧将这首东北民歌演绎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需要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突破固有的理念,在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东方人演唱的科学方法。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民族声乐在实践与创新中的特质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和诠释。

(三)传统与时代的继承文化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形成至今,一直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融汇时代的特色,不断发展和繁荣。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对群众文化进行深入调查。在“整风运动”的推动下,专业文艺工作者们明确了文艺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文艺的内容要实实在在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白毛女》《赤叶河》等一批受到了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是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和音乐语言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的艺术创作。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传统的传承与接续中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著名声乐演唱家、教育家金铁霖教授指出:“民族性应该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体现我国声乐艺术特有的风格和韵味,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哲理。”多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牢牢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在熟悉中国民族音乐语言和元素的基础上,从民间歌曲、戏曲曲艺和说唱音乐中吸取精华元素。例如,《咏梅》《一支歌啊一颗心》这两首歌曲的曲调是结合了戏曲京剧的主要元素,在行腔、润腔、咬字和气息控制等方面都借鉴了戏曲京剧中的演唱技巧,从而用旋律歌声表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解读艺术作品的时代特质、彰显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底蕴。这样,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体现了属于不同时代的中华声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