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声乐发展研究:演唱技巧的日益丰富

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声乐发展研究:演唱技巧的日益丰富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声唱法和中国唱法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态所包含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声乐表现形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技术上的多元化。因此,在表演中,歌者可以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整个声区使用混声而不是从真声开始逐渐混入假声,以此改变声带的振动方式,减少歌唱者的过度劳损,延缓歌唱者的艺术寿命。然而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正是因为各自迥异的风格特征而展示艺术魅力的。

多元文化视角下民族声乐发展研究:演唱技巧的日益丰富

我国的民族声乐从唱腔到技术、表演等各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美声唱法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发展,中国的民族声乐积极开展了对科学的发声技术的追求,积极地借鉴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按照人体生理机能的特点,使声音在符合字义和音律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艺术审美,得到受众的认可与欣赏。美声唱法和中国唱法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态所包含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声乐表现形式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技术上的多元化。

(一)演唱形式多样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从客观上决定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各民族在声乐的唱法上也各不相同,在全国范围内,从传统的戏曲到地方民歌,种类繁多,从各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声乐的多元化。

我国各民族由于发音习惯、吐字部位不同,歌唱的声音和风格也不同。在发音方面,各民族的技巧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由于蒙古语的语调发音,长调的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舒缓,且在演唱中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辽阔的草原》是广泛传唱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一首长调牧歌,全曲四句歌词,表现的是年轻牧民对爱情的追求。

湘西苗族语言发音特点是在音节上常常带有喉音,这样的发声使民族韵味浓厚,使人有置身山水田园间的感受。

在我国大小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语言结构比较简单,其发音是在字词句的开头与中间词在第一个字母上通过元音和辅音有规律地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词韵关系,这一特点在鄂伦春族的许多民歌中都有体现。

(二)打破唱法的界限

中国民族声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子类型数不胜数,究其原因,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语言等因素有关,并且,在现代声乐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唱法,它们共同发展。

民族唱法是指建立在中国传统音乐如民歌、曲艺、说唱和戏曲基础上,发展至今的一种学院派的唱法;美声唱法是20世纪初期从意大利传来的一种外国唱法;通俗唱法又称流行唱法,歌词通俗易懂,流行广泛,是一种很前卫的都市音乐;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平时生活中、劳动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发展而来的一种唱法,与民族唱法在传承上有着内在的联系。(www.xing528.com)

在诠释歌曲时,怎么唱、用什么唱法,成为演唱者选择的重点,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进程促使我们要不断地回到自然中去,回到百姓身边,去寻找创作的源泉。传统的声乐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保证它原有的韵味特征,我们要不断地学习艺术成果和经验。

(三)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的融合

1.美声唱法融于民族、通俗唱法

我国早期的民族唱法基本上是运用民间大嗓也就是真声演唱,或者是以真声为主导的演唱,这种演唱功法虽然真实、质朴、自然,声音音质明亮,声音位置靠前,但是对于部分音域较宽的声乐作品而言,歌唱者只能使用更多的呼吸冲击声带而获得。由于真声太多,声带负荷太重,致使很多歌手患有咽喉或者声带疾病,导致歌唱者艺术寿命短暂。因此,在表演中,歌者可以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整个声区使用混声而不是从真声开始逐渐混入假声,以此改变声带的振动方式,减少歌唱者的过度劳损,延缓歌唱者的艺术寿命。

通俗唱法最具语言化,但绝大多数歌手有音域狭窄的困惑,以致无法准确表达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美声唱法严格的声部划分同样为民族和通俗唱法声部划分提供了理论参照。在演唱中,遵照声部划分原则,科学地确定声部,并准确选择能够胜任其唱法的作品,可以避免只有嗓音条件好的男女高音声部才能演唱民歌的自然判定。目前,许多歌手掌握了科学发声的方法,使通俗歌曲在表达的过程中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获得了更好的演唱效果。

2.民族、通俗唱法融于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使歌者有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即获得科学的声音,当歌者的声音顺利成为一种表达工具或者是一种传输文化或情感载体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风格之间的差异而不再是声音本身的问题了。然而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正是因为各自迥异的风格特征而展示艺术魅力的。

我国各地的民歌都有着地方特色,很多歌曲须用方言演唱,因此,其发音与普通话的发音有区别,润腔的区别也极大。大体来讲,北方的民歌更加豪放宽广,南方民歌委婉细腻,融合了各地自然环境的秀丽风光于歌曲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