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障碍与误区探析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障碍与误区探析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驱动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障碍和误区有哪些?据了解,66.6%的男大学生和77.7%的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性爱焦虑。心理咨询实践发现,大学生异性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障碍。大学生恋爱中,自卑心理是大学生自我性爱意识发展障碍和自我情爱能力评价不当的结果。进行心理疏导和转移是解决恋爱对抗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决定了其轻率冲动、易感情用事的心理特点,反映在恋爱问题上,则存在着重感情轻理智的误区。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障碍与误区探析

任务背景

恋爱人生中最美妙、最幸福的时光,但有时也会伴随着各种苦恼和痛苦,甚至遭受失恋的打击。据调查发现:恋爱问题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协调处理各种恋爱关系矛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任务驱动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障碍和误区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克服。

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源于对待性爱问题深刻的矛盾心情和冲突心理。据了解,66.6%的男大学生和77.7%的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性爱焦虑。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性爱生理成熟与心理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不知该如何对待情爱发展与经济尚未独立求学成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苦恼、烦躁不安、厌恶感和紧张感。大学生恋爱焦虑心理的主要引发因素有以下几个。

(1)性意识的困扰,即对性意念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烦恼。许多同学因性知识缺乏,性教育不当,而将性意识表现与觉醒,如性幻想、手淫等看作罪恶,产生严重的“自我道德谴责”,越想让自己不去想这些问题,结果越适得其反,陷入痛苦的不安之中。有的同学因以第二性征为重点的体象状态不如意,希望改变,又不遂人意,很难将它改变时,就出现了深刻的焦虑与烦恼。

(2)陷入婚恋认识误区。有的同学曾经有过性伤害或性过失,而在心灵上留下较深的烙印,而当再次面对情爱问题时,由于调适能力差,他们既渴望通过某种形式的爱去战胜自己的孤独感,又担心自身“不洁”而失败,处于困惑和极度压抑之中,在婚恋观上形成种种焦虑的自我否定评价。

(3)面临情感问题的困难选择。在恋爱动机和需要、理想与现实选择的情景下,他们不知如何才能做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而思虑万千、顾虑重重。例如,有的同学因没有异性朋友、无人赏识而产生心理压力,但又担心恋爱影响学业、学校家庭不能认可而焦虑不安。

需要指出的是,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性爱焦虑心理,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病理性的。有的焦虑随着时间推移与认知提高而自动消失或转移;有的焦虑在一定的家庭、社会、教育管理者等引导下也能得到自控与转移,对大学生身心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比较严重和持久的焦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深刻的,应仔细观察、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心理治疗。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女大学生在进行交往时,总容易被认为带有一定的恋爱色彩,这就使异性大学生正常交往变得困难。心理咨询实践发现,大学生异性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障碍。

(1)自傲心理。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如果自视过高,就会影响对他人的认知,从而影响交往。有些大学生孤芳自赏,瞧不起身边的同学,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这是交往的一大障碍。

(2)自卑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一些负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卑等,都是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观念造成的。大学生恋爱中,自卑心理是大学生自我性爱意识发展障碍和自我情爱能力评价不当的结果。一种是恋爱挫折归因不当,如因失恋、单相思或男女交往受阻等而怀疑自己的恋爱能力;另一种是自我评价不当,许多同学因自己的体形特征、经济状况、家庭地位不尽如人意,造成了情爱品质评价过低,形成了消极的恋爱心理定势。(www.xing528.com)

对抗心理表现为“明知故犯”的逆反行为。他们以叛逆性行为、对立态度来表达与众不同的恋爱个性特征。一般都认为,恋爱对抗心理与以前生活中的不良经历有关,也与现实中限制与管教过死、过严有关。它往往与个人的惭愧和失望同时迸发。有的同学在幼年时期因父母离异或遭受伤害等挫折而留下了破坏性的反应,成年后,对婚姻、性爱抱有强烈的抵触、怀疑情绪,往往以畸形的性爱审美对待恋爱问题,以对立的态度处理恋爱问题,坚持一种悲剧意义,包括玩弄感情等。这种心理定势常常以丧失自我作为代价。他们通过回避和歪曲现实使自己得到解脱,又以防御性的反应将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进行歪曲,以保持自我的完整。对抗心理往往起始于人际关系障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成过程。因恋爱问题出走、自杀等非常方式是恋爱对抗心理的集中表现。进行心理疏导和转移是解决恋爱对抗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常有这样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或者两人已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总是怕这怕那,思前想后,害怕对方欺骗自己,事事“话到嘴边留三分”,然而却又不知如何了解和观察对方,结果造成整日食欲不振,茶饭不思,精神萎靡。一般来说,两人如果建立了恋爱关系,那就具备了互相信任的基石。互相信任是爱情之花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果双方还不具备这样一种信任感,然而又确定了恋爱关系,这无疑是鲁莽的。培养信任感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是在和对方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善于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对方。

嫉妒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包含着忧虑和疑惧、羡慕和憎恨、猜疑和失望、屈辱和虚荣以及伤心和悲痛等。有人认为嫉妒的轻重取决于爱情的强烈程度。也有人说,嫉妒得越厉害,爱得越强烈。这都是错误的。嫉妒意味着猜疑,而爱情的基础却是信任,从这一角度看,二者毫无共同之处。爱情中的自私成分越多,嫉妒表现得就越狂暴。这种嫉妒包含气愤和报复等强烈的感情色彩。

尽管大学生恋爱的心态各异,但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理性地对待爱情的,只有少数大学生的恋爱是盲目的,甚至是畸形的。仔细分析恋爱心态就不难发现,在青年学生的恋爱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决定了其轻率冲动、易感情用事的心理特点,反映在恋爱问题上,则存在着重感情轻理智的误区。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谈恋爱的大学生发生两性关系的比例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受现在开放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当一部分同学谈恋爱时往往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发生两性关系。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只要双方彼此相爱就可以发生两性关系,以追求灵与肉的结合,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将来。但是不理智的性行为可能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以致影响将来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恋爱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感情因素,也应考虑现实因素。

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对待爱情问题上存在着重现在轻未来的问题,与社会青年的恋爱相比,往往侧重感觉,较少考虑对方的家庭地位、经济条件、现实因素,因此大学生的恋爱也更加浪漫、纯情。在校学生的经济收入和毕业后的去向都存在着未知和不确定性,他们也不可能过多地考虑将来的问题,但他们不愿意因为将来的不可知而放弃享受爱情和青春,于是就出现了重现在轻未来的心理误区。不少大学生恋爱往往只看重当时的感受和过程,而不看重恋爱的结果,只要彼此合适就走到一起,充分享受美好和甜蜜,至于爱情的种子能否结出婚姻的果实,则很少考虑或没有考虑,因此“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大学生中重现在轻未来的恋爱观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却反映了他们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应当看到,恋爱的最终目的是结婚,但大多数青年学生的恋爱只是享受爱情,而很少考虑将来能否组织家庭,甚至明明知道将来不能组织家庭还要谈恋爱,由于不考虑将来,所以也就可以不对对方的将来负责,这是极其有害的。

在大学校园里虽然流传着不少大学生恋人双方互相促进,最后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佳话,但大多数大学生谈恋爱后却未能在学业上齐头并进,为将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是把时间消磨在霓虹灯下、花前月下,二人世界的甜蜜使他们淡化了对知识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放松了对未来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大学校园里恋爱的风气之所以盛行,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很容易被对方漂亮的外表等外在因素所吸引。大学生恋爱容易出现一见钟情的情况,谈恋爱的大学生一开始是被对方的外表所吸引的。大学生里那些相貌出众的男女同学就容易成为被追求的对象,而相貌不出众的男生女生就不那么引人注目,这反映了大学生在择偶方面的幼稚和片面,他们没有意识到外在的美是一时的,只有内在的美、丰富的内涵才是永恒的、更重要的。

从广义上说,恋爱只是异性交往的一种形式,友情才是异性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但恋爱使两个人每天在一起而忽略了与他人的交往,过早地进入二人世界,失去了许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的机会,也失去了许多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最后导致人际交往发生问题。

恋爱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这是青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爱情的萌发也是他们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由于众多的原因,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把握不住爱情,走进误区,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