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号演奏技巧与心理培养

小号演奏技巧与心理培养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小号临场演奏的最佳心理培养对于小号演奏者来说,无论技术难度有多大,也无论什么样式的音乐风格或什么时期的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情绪超前过敏,临场心理异常等心理障碍。

小号演奏技巧与心理培养

(一)小号演奏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1.对临场吹奏技术难点及高音时的失常分析

(1)在演奏具有较大技术难度的乐曲中,特别是在吹奏像托马斯·海顿等难度较大的协奏曲过程中,高音演奏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小号演奏者最容易出现的临场超前性过敏,即演奏者由于吹奏高音时的恐惧而出现的心律过速、手足无措、技术动作失常的现象。小号是铜管乐器中的“男高音”,所以对于高音吹奏的准确性和把握性要求很高,能够演奏出漂亮、饱满、圆润、自如的高音,可以说是每一位小号演奏者矢志追求的目标,也是决定一名演奏者是否能够成为一流演奏家的先决条件。虽然每一位演奏者在吹奏高音时都是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但容易造成心理负担,每遇吹奏高音时容易产生心理紧张、吹奏失控的状态。

(2)在演奏歌唱性和弱奏乐段时,无论在小号独奏还是在乐队作品中,经常会有要求小号演奏出像双簧管长笛等木管乐器以及像小提琴那样优美、动听、感人、柔和的音色,这对小号演奏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小号擅长的是演奏号角式、进行曲式的、大音量的音乐。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气息控制力和自然的嘴唇震动,才能演奏出轻柔、优美的弱奏效果,而对于一般的小号演奏者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不能首先从心理上放松,使演奏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那就很容易出现前述的失控状态。

2.对临场大面积演奏失常的分析

小号演奏者在吹奏过程中把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音漏掉或演奏得不准确、不清晰,主要不是出现在演奏困难的乐段,蛾是在演奏并不困难的乐段,在平时不出现失误的地方。这种情况属于临场演奏生理及心理异常的表现,即在演奏过程中出现口干舌燥、冒虚汗、低热、过敏、呼吸不畅,肠胃不适严重时会出现完全吹奏不出声音的现象。造成这种临场演奏生理及心理异常的原因可能有:①由于疾病或过度疲劳和紧张造成的身体不适;②由于平时练习没有达到演出所必需的演奏水平,在演奏之前预感到自己完成不了此次演奏,从而导致心理的失衡和自信心的丧失;③由于各种原因,临场演奏时不能够全神贯注,反应迟钝、精神恍惚,从而导致演奏的彻底失败。

(二)小号临场演奏的最佳心理培养

对于小号演奏者来说,无论技术难度有多大,也无论什么样式的音乐风格或什么时期的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情绪超前过敏,临场心理异常等心理障碍。为了使演奏心理达到一个较为正常、平衡的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号演奏中出现的失误,使小号的演奏成为一种非常愉快的主体行为,演奏者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的技能练习,建立起演奏的信心(www.xing528.com)

技能练习是为了完成规范的小号演奏动作和饱满的声音效果而进行的练习,也是对与之有关的演奏知识的学习。首先应该从运动强度较低的练习开始,以自身体力和持久力的不断发展为中心,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吹奏水平的科学技能练习(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这一套技能练习包括长音练习、连音练习、吐音练习、音程练习、大小音阶练习、五声音阶练习、大小和弦分解练习、琶音练习等。同时技能练习内容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在什么样的空间中练习,使用多快速度练习,使用多大音量练习,在怎样的审美标准要求下练习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加以变化和调整的。在适当的音区范围内进行技能练习,并不断地减少休息时间和次数,通过数周、数月的努力,不仅会增加演奏的强度和持久力,而且对于吹奏的音域也会有扩展。对于音色、气息的控制能力,对于强弱的变化,对于高音吹奏的准确性等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会逐渐减少在演奏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逐渐建立起演奏的信心。但是由于技能练习太枯燥,有很多小号演奏者不喜欢技能练习。技能练习也包括演奏意识的训练,也可以称为头脑的练习。头脑是人类活动的管理者,使用头脑对小号技能练习进行管理也同样重要。小号演奏者需要针对演奏的要求,通过反馈建立起协调自己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程序模式,改善自己的演奏行为,形成正确、清晰的演奏观念最终获得演奏技能以及熟练的技巧。学习者应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审美要求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练习状态,不但不能获得正确的演奏技巧和技术动作的感觉,而且会浪费时间,这也是造成演奏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技能练习还包含音乐知识的运用。如果把所学习过的知识全部贮存起来,在演奏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应付自如,那就会对小号的演奏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人对音乐的构成却处于非常不理解的状态,这样的练习不是学习音乐只不过是机械的背谱,所以在小号练习中,必须要把所学到的乐理、视唱练耳、作品分析、和声复调等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技能练习之中,运用到独奏曲、室内乐、管弦乐曲的练习与演奏之中。总之,要把所学习到的音乐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演奏者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高度地协调起来。

2.高强度、持久力的练习,需要充沛的精力与体力

增加演奏强度和持久力,战胜疲劳,保持身体的能量,这也是小号演奏者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演奏者应该在精神放松和身体肌肉不感到劳累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延长练习时间,增强演奏的强度和持久力。肌肉疲劳与病变是身体在准备不足的状态下,不适当的练习引起的,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在无道理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例如。超越身体限度的长时间练习,还有重复单一练习动作,这些是造成身体疲劳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学会自然的练习。在小号练习和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如何把握好身体的整体与局部、动与静、用力与放松、变化与稳定、气息与横膈膜对立统一的依存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界变化无穷,但又和谐完美,演奏小号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学会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和感悟,去发现和创造更符合小号规律的演奏方法。有条件的小号演奏者最好能够到大自然中练习,去体会小号演奏与自然的关系。另外,小号演奏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饮食,坚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身体保持在随时能够完成小号演奏的最佳状态。

3.临场演奏锻炼与最佳临场心理培养

小号临场演奏的锻炼,是指演奏者在平时练习时就有“现在就是临场演奏”的意识。事实上,很多小号演奏者在练习时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为什么有时候能够很好地演奏一首乐曲,但再一次演奏时却变得“不理想”呢?为什么有时演奏效果非常好,再一次演奏却出现错误呢?这是因为没有把临场演奏锻炼纳入平时的练习中来,没有“现在就是临场演奏”的意识。我们应该把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出来并予以纠正,使我们的演奏变得更好一些。首先演奏者需要牢记小号演奏中最基本的和不能改变的那些肌肉运动的要素,如口腔、横膈膜、手形等,这些小号演奏所需要的器官和肌肉运动因素,在片刻、小时、每天之间都不能够有丝毫的改变。小号演奏的最佳心理状态是演奏者无论在小号练习或临场表演时,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水平。具体表现为大脑极其清醒,心理和身体极其协调,思想高度集中,情绪兴奋水平适宜,无焦虑和恐慌感,对练习和表演充满信心,对音乐有创作欲和表现欲,演奏动作自然、轻松、准确、自如。另外,在演奏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心理压力,现实中,小号演奏者在临场表演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压力,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把心理压力的程度控制到最小。小号演奏最佳心理状态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是伴随演奏者长期的不断追求,是向大自然、向社会、向生活不断学习的过程。小号最佳演奏心理状态培养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小号演奏远离心理障碍所带来的无谓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我们进入到自由的艺术王国之中,使小号演奏获得预期的完美效果。

4.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培养

审美意识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佳临场演奏心理不仅要求有健康、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而且要求有审美意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如果审美意识能够通过小号演奏者的表演化作亮丽的声音,化作优美的乐曲,那时听众就会说:“原来小号的演奏是如此美好!正如音乐美学家张前教授所说:“其实,凡是音乐表演,总是有某种理论观念和美学意识在起作用的。只是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有的低俗,有的高明,而要从不自觉,从到自觉低俗到高明,关键就在于音乐表演者是否具有理论的修养和美学的意识。概观中外的音乐表演大师,他们除了都具有精湛的表演技艺,又无一不具备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和深邃独到的美学见解,他们从不拒绝从理论和学识上来丰富自己对音乐表演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