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藏开通通往新疆路线

西藏开通通往新疆路线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古往今来从西藏高原通往其西北的道路主要有两条:1.向北去塔里木盆地。所以,上述第一条道路实际上是吐蕃向高原以外发展的最早路线。将汉、藏史料有关西藏高原早期食盐的记载联系起来认识,可以认为,朗日论赞的食盐也是从女国转贩来的。日土苯教岩画的画面主要就是一系列不同的宗教符号,研究者认为可以反映日火崇拜在西藏发展的各个阶段。如前所述,桑株大坂自古就是西藏高原北通塔里木盆地的要道之一。

西藏开通通往新疆路线

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古往今来从西藏高原通往其西北的道路主要有两条:

1.向北去塔里木盆地。有两条路线:一条大致与今天的新藏公路所经相同,即穿越阿克赛钦(AksaiChin,突厥语,意为“中国的白石滩”)这片夹在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的荒漠;另一条经由今天印占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向北,翻越喀喇昆仑山口、苏盖提山口到达赛图拉(Shahidulla)与前条路线相会。然后,或者转向西北直下塔里木盆地西南斜坡上的叶城绿洲(即唐代的朱俱波);或者向正北由桑株大坂翻越昆仑,再东去和田或西去叶城。

2.向西跨越帕米尔。这条道路的主要一段是要经过古代的勃律(Palur)地区,相当于今天巴基斯坦所领导克什米尔地区之大部分。

现在,学界公认,在公元七世纪上半叶,当吐蕃刚刚实现内部统一并开始向外扩张时,它还没有完全征服青海地区的吐谷浑。所以,上述第一条道路实际上是吐蕃向高原以外发展的最早路线。但是,这条路的重要性长期不被学界所重视。特别是一些研究吐蕃与西域关系史的学者,他们或者直接就无视这条道路的存在,或者仅仅由于恶劣的气候和地理原因而将其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这些学者都认为,吐蕃一开始就是向西绕道葱岭(即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的。但是,迄今所见有明确纪年的有关吐蕃人出现在葱岭以西的记载属于公元704年,尽管不完全排除吐蕃人此前跨葱岭进入西域的可能性,但如果他们一直就是这样做的,那该如何解释能够明确断代的有关记载都集中在七世纪末以后而不是此前这一事实呢?恰恰相反,我们掌握的许多史料表明,在唐朝初年,吐蕃军队几乎总是越于阗南山(昆仑与喀喇昆仑)与西突厥余众连兵袭扰塔里木盆地缘边绿州的。只是后来,唐朝于长寿元年(692)重新收复安西四镇并戍以重兵,吐蕃才被迫向西开通绕葱岭进入西域之路的。

有关于阗之南存在这条道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现存最早有关西藏高原与外部交通的汉文文献史料。据《隋书》记载,于阗“南去女国三千里”。至唐朝初年,玄奘说,东女国“东接吐蕃,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三波诃即今印占克什米尔之赞斯卡(Zanskar)地区。据《释迦方志》说:“东女国非印度摄,又即名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三波诃,北接于阗。”。《唐会要》卷99和《通典》卷190都说大羊同东接吐蕃,北接于阗。可见,玄奘所说的“东女国”就是《隋书》记载的“女国”。

一般说来,汉文史料记载的“大羊同”就是藏文史料中的上象雄。据敦煌所出古藏文《大事记年》记载,吐蕃已于公元644年征服羊同并将其纳入治下。古代的羊同主要指今天西藏阿里和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所以,随之而来的吐蕃军队经由这里传统的交通路线向北发展是很自然的。

食盐曾经是这条路上贩运的主要商品之一。《隋书》说,女国“尤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另一方面,据藏文史料说,是朗日论赞从北方的突厥人那里得到了食盐。朗日论赞是吐蕃王朝第一代赞普松赞干布父亲,他的活动时代当在公元六世纪。将汉、藏史料有关西藏高原早期食盐的记载联系起来认识,可以认为,朗日论赞的食盐也是从女国转贩来的。很可能,正因为女国地近北方的突厥人居地,它才成了北方所产食盐的重要转贩地。

同时,朗日论赞的行动也表明,西藏高原本身的食盐资源开发并不太早。甚至直到本世纪60年代,著名的英国记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还这样描写阿克赛钦:“虽然这个地区一片荒凉,人迹罕见,寒风刺骨,根本没有饲料和躲避风雨之处,然而,对人们来说,也还有它的重要意义。一条古时的商路穿过此地,在断促的夏季,中午前后几个钟头,溪流里的冰融化可供牲畜饮水时,载着生丝、玉石黄麻、食盐、羊毛的牦牛队,就从现在的新疆经过这里前往西藏。”当时食盐仍然是这条道路的主要商品之一。而且,正是在这里,在今天的新藏公路上的著名站点三十里营房往东,有两个连续的地名:小盐池、大盐池。据这里的盐商说,狮泉河的人认为这里盐矿产的大粒盐(石盐)特别适于腌制用。只不过据大红柳滩开饭馆的人说,这一带虽有两个盐矿,都已经不正常生产了,只是偶而有人去挖一袋来自己吃。

同商业活动一道,文化交流也沿这条路展开进行。在西藏最西北的日土县,曾经发现了大量岩画,其中不少内容与宗教有关。据研究,大部分宗教岩画都是关于古老苯教(Bon)的。苯教是西藏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在原始萨满教的基础上接受波斯祆教即拜火教因素而形成的。日土苯教岩画的画面主要就是一系列不同的宗教符号,研究者认为可以反映日火崇拜在西藏发展的各个阶段。类似的日火崇拜岩画也发现于新疆和田地区桑株巴扎西南26公里处的桑株河谷中,当地地名叫“乌拉其”,维吾尔语意为“指路者”。如前所述,桑株大坂自古就是西藏高原北通塔里木盆地的要道之一。因此,可以认为,那些古代波斯的宗教因素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从中亚传入西藏的。尤其是迄今为止在巴基斯坦北部所发现的传播波斯宗教的古代粟特商人的活动痕迹,很少超过印度河谷中的夏提欧(Shatial)东边。夏提欧是印度河谷中著名的奇拉斯(Chilas)镇西面的一个地名,该地在印度河南岸,其对岸就是达列尔(Darel)河口与唐格(Tanqir)河口之间的山崖。达列尔河谷前人曾考定为古代的悬度,并将之比定为玄奘所记乌仗那旧都达丽罗川。现在看来,所谓乌仗那旧都所涉及范围当不止于达列尔河谷。(www.xing528.com)

异质方产生交流的必要。正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了文化发展的障碍,象阿克赛钦、帕米尔这些地方才成了不同文明联系的纽带!所以,当我们致力于文明史、文化交流史研究乃至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研究工作的时候,有必要对这些地区给予更多的注意。这一现象也表明,开展和实现交流是人类文明不可逆转的趋向和不可缺少的因素。

很可能,古代穿过阿克赛钦在中亚与西藏之间开展的经济文化交流,同在欧亚大陆上许多其他地方一样,也是由粟特商人来承担的。例如,写于十世纪的波斯文佚名作者地理书《世界境域志》中提到一个叫做Tusmat的地方,位于于阗之南,与于阗相隔一道大山。这就是说,Tusmat指的正是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的那片地区,即今天的赛图拉、苏盖提(三十里营房)一带。Tusmat很可能是一个合成地名,tus源自突厥语的tuz“食盐”,mat或math为波斯语“浆、汁”之意,二者合成意为“盐汁、盐卤”,用以指当地的盐池。这类合成地名在中亚屡见不鲜,它们或许是由于当年操东伊朗语的粟特人在突厥游牧部落中经商而产生,或许是在后来的民族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由此我就想到,可能正是从粟特(Sogd)这个名称产生了苏盖提(Suget)这种地名,这种地名在中亚也是屡见不鲜的。“苏盖提”一词在现代维吾尔语里意为“柳树”,但却不见于古突厥文碑铭,现代维吾尔语里更常用“塔勒”(tal)一词来称呼柳树。

许多学者都认为,藏人自称所用的族名“蕃”(Bod)就源自古代宗教名称“苯”(Bon),古藏文中这两种写法相通。唐代便称呼西藏第一个统一王朝为“蕃”或“吐蕃”。苯教是吐蕃王朝直到其全盛期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有理由认为,吐蕃之统一并兴起为一强大王朝与苯教接受祆教因素从而成为系统宗教有关系。就现有资料来看,祆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广泛流播主要是萨珊波斯(约公元224~651)将其定为国教以后的事,尤其是中亚的滑国(Chionites)或者说哒(Ephthalites)统治时期(约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对祆教东传有很大推动,而这正好在吐蕃王朝兴起的前夜,因而很发深省。有的学者认为,苯教产生于三、四千年以前,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形成系统宗教至少也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但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这些重大事件没有对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西藏地区的历史进程发生任何影响呢?我们不能接受这种仅仅基于传说的推测。

公元七世纪60~90年代,吐蕃与唐朝在西域进行了多次争夺。从史料记载可知,当时吐蕃人进入西域几乎总是首先进攻于阗,这就清楚的显示了吐蕃进军的方向。当时,吐蕃大论钦陵曾把他在西域活动的道路称做“五俟斤路”。俟斤是西突厥五弩失毕诸部首领的头街。五弩失毕部落的牧场分布在西突厥人居地的南部,所以又被称为西突厥十姓部落的右厢。因为突厥人以东方为前面,于是南方便成了右面。由此可见,所谓“五俟斤路”就是翻越于阗山,穿过昆仑、帕米尔和西部天山的山麓或山间草原,前往北部草原南缘的路线。将这条道路同古代吐蕃人获取食盐的道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吐蕃人进入西域与西突厥余众连兵的主要路线。当然,这条路线肯定也能为商人尤其是粟特人所利用。

但是,公元692年唐朝收复安西四镇以后派遣汉兵三万前往镇守。在于阗地区,唐军配置的情况是:“于阗东三百里有坎城镇(今策勒县东北),东六百里有兰城镇(今民丰县东安迪尔/安得悦),南六百里有胡弩镇,西二百里有固城镇(敦煌出土古藏文大事记年写做Guzan,指今皮山县桑株镇),西三百九十里有吉良镇(今皮山县西南克里央)”。据唐朝兵制,镇下还有城、戍、守捉等驻防单位。在唐朝如此严密的重兵防守之下,吐蕃很难再从此道直接向北进入西域,于是,向西绕道葱岭便成为必要。公元十世纪成书的《世界境域志》说:“TWSMT(Tusmat)之地,从前为汉人所有,现在属于吐蕃”,那虽然讲的是后来的情况,但也反映了从前唐朝与吐蕃在这一带的争夺。

在初唐,就有取经僧走过这条路。就当时中国与印度间的交通而言,这条路是与吐蕃道(经泥婆罗)、迦毕试道(经吐火罗等地)并列的“北道”(注意,与《释迦方志》所谓“北道”不同)。作为商道,这条路直到近代还比从喀什去吉尔吉特一路利用率要高。此路沿途自然条件要比想象的好得多。这条路一年四季均可利用,只是冬天严寒造成一些困难。

过去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古代的吐蕃军队是从克里雅山口进入西域的。确实,有一条小路翻越克里雅山口从新疆进入藏北羌塘无人区,但诚如清末所修《西藏志》所言,其路“冬夏不可行”,困难异常。著名的探险家如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1839~1888)、英国的斯坦因(1862~1943)以及日本的橘瑞超(1890~1968)都曾想从这条小路翻克里雅山口前往西藏,但都没有成功。所以,说这样一条路在唐代就已存在并为吐蕃军队所利用是不可想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