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网络微视频产业:主体及生产模式的演变

中国网络微视频产业:主体及生产模式的演变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大众对微视频影像生产的参与,促进了新的影像生产主体的生成。掌握了影像生产工具的大众,对微视频这种本质上是草根化的影像书写方式表现出比精英更大的热情,与传统影视产业相比,微视频的影像生产主体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的蜕变。(二)传受互动型影像生产模式的生成诞生于网络时代的微视频影像生产的平民化,使得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播的单向、线性特点悄然发生了变化。

中国网络微视频产业:主体及生产模式的演变

(一)影像生产主体的转换

文化传播理论从单向到互动的范式转移清楚地表明,大众并不是文化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生产者;他们并不是被锁定的静态的受众,而是一种更为自由的主体力量;他们不仅能够在消费中生产出自己的意义和快感,同样能够介入符号的生产领域,进入符号的编码过程中,成为文化传播积极的参与者、构建者、传播者。

这一切进步与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出现密不可分。“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原先作为大范围、单向、中央-边缘传输或发布的方式。”[9]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传媒生产机器的大众化,托夫勒也发现,“消费者越来越卷入生产的过程中去了”[10]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大众对微视频影像生产的参与,促进了新的影像生产主体的生成。具体表现为:

(1)网络交互性促发网民创作热情,UGC视频大量涌现。传统影视内容的生产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生产,尽管民间影像生产者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意愿,但这种交流与传播的迫切渴望传统媒体时代却因受到精英主导的影视生产体系的压抑而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在传受一体的互动式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话语权下移,大众参与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微视频生产成为精英与大众的共同事业。各种摄影工具的普及、视频制作技术门槛的降低,为大众参与网络微视频生产进一步提供了便利。掌握了影像生产工具的大众,对微视频这种本质上是草根化的影像书写方式表现出比精英更大的热情,与传统影视产业相比,微视频的影像生产主体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的蜕变。

(2)网络虚拟性激励网民表达欲,生产内容平民化。在一个个ID后,网络出版者可以毫无拘束地抒写自己的真性情,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

(3)网络多媒体性丰富表现形式,生产手段多样化。网络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兼备,这些要素的变形及巧妙组合在微视频领域催生出真人扮演、影视剪辑、动漫、MV、静态图文讲解等不同表现方式,photoshop、premiere等主要用于多媒体平台的技术软件为微视频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传受互动型影像生产模式的生成(www.xing528.com)

诞生于网络时代的微视频影像生产的平民化,使得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播的单向、线性特点悄然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上的大众正在改变一对多、中心对边缘的生产传播模式,实现受众与生产者角色的互换,大众不再失落为没有思想、一味沉浸在感官享乐欲望中的“原子式的存在”,成为清醒的影像写作者,在传播中的主体性大大增强了。

在大众(包括一些民间制作团队)由受众转变为微视频影像生产传播主体的同时,他们也在关注并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在影像生产中加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一种新的传受双向互动型影像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微视频用户的评论、推、顶、转发等网络互动行为能及时给予生产者反馈意见,使作品更加适应大众的需求。正如新锐导演程亮所说:“网络视频或者说网络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就是自由,网络上的观众给片子的点评和创作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下一部片子的选择,作为一个创作者和导演来说,那是很幸福的。”因此,一些网络微视频拍摄前就充分重视网民意见,通过微博、电邮等征集剧本创意、故事提纲,或在播放期间开辟网民投票区、通过视频网站中的“看吧”等互动社区搜集网民评论意见,不断修正情节发展。网络时尚剧《Y.E.A.H》的剧集周一至周五播出,周末进行网民投票,决定下周剧情走向和主人公命运。摄制组将会拍摄多种剧情,网民票数胜出的选项将成为剧情正式版。借助网络这一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当前流行的Web2.0方式,微视频生产者可以轻易地将网民塑造成为与作者一起操控剧情的另一只手。

网民参与互动的代表为网络互动剧/互动微电影,即以交互式网络视频的方式,由用户在关键情节点处通过点击视频播放器内的选项按钮,来“选择”情节的走向,选择不同的分支,则会进入不同的叙事段落,并遭遇不同的结局,其过程类似玩一款网络游戏。网民“吉普指南者”为其制作的互动微电影《爱情可以不程式》开辟了专门的宣传网站,其中开设了“不程式大导演活动”,网友可以按照操作改变这爱情短片中的文字,“导演”出属于自己的故事。2008年圣诞前夕由香港林氏兄弟制作的真人视频《电车男追女记》是国内最早出现在视频网站的互动剧,在YouTube上吸引了大量网友点播参与。2009年底,他们制作的第二部互动剧《宅男最后的120小时》,更是引爆海外华语地区。在上述作品中,观看视频的网友也成为影视剧的“制作者”。

给予网民视频改编权可以提升用户参与体验,并激发网民兴趣。2011年搜狐网打造“7电影移星唤导”计划,由7位几乎没有导演经验的演员分别担任7部微电影的导演,这一计划特意举办了“二手电影”线上活动,导演精选出影片素材,供网友下载后进行自由创作、“二手加工”,制作出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DIY作品,从而突破了将微电影视为封闭式文本,简单拍摄、播放的1.0模式,将在线视频带入互动2.0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